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P2P网络借贷平台具有投资回报高、借贷便捷等诸多优势,在国内得以迅速发展,但因内部缺乏成熟的管理经验、自律能力,外部缺乏监督、规制,面临诸多风险。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与机遇并存,相关主体通过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为生活、学习、创业、经营拓展等借取资金,为国内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相似文献   

2.
申益美  唐湘娟 《生产力研究》2015,(2):21-23,30,161
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金融脱媒,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主流模式,在国内外呈爆发式增长。文章在探索P2p网络借贷发展起源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P2p网络借贷平台的主要特征,并从理论研究、政策制定、风险教育、征信系统等视角提出了适合我国P2p网络借贷发展需要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3.
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在实现"本土化"过程中产生了多种"异化"模式.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社会征信体系不完善,以及政府监管缺位,导致网络借贷市场伪劣产品充斥,给行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当前,我国P2P网络借贷规模和速度全球领先,但制度建设尚不成熟,风险管理技术有待提高.我们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立足国内发展现状,一方面完善和提升内部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建立和健全外部监管机制,以促进我国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实现真正普惠金融.  相似文献   

4.
网络借贷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出现之后,有利于为贷款人提供快捷、方便的借贷模式,是传统金融借贷方式多元化发展的形式之一。本文论述了网络借贷的现实意义,对我国网络借贷市场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网络借贷市场发展的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5.
作为金融领域的新成员,P2P网络借贷金融创新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展开研究。本文首先介绍P2P网络借贷的发展背景,然后运用金融排斥理论、门槛效应理论和模型、信用配给理论和金融创新的相关理论对P2P网络借贷产生的机理进行分析,最后是结论。  相似文献   

6.
P2 P网络借贷是一种个人对个人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它将传统民间借贷的范围延伸,解决了中微小型企业融资难的问题,近几年在国内得到迅速发展,可由于监管体系的不完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风险,严重影响金融行业的稳定和社会稳定.本文在对当前我国P2 P网络借贷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运营过程中存在的信用风险、 政策风险、 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提出一系列监管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大数据时代,P2P网络借贷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部分,其平台数量呈井喷式增长.P2P网络借贷的出现无疑方便了人们对资金的需求,提高了个人资金的利用率,但P2P网络借贷中个人信息面临着滥用与泄露的严重威胁.本文介绍了P2P网络借贷的发展及借贷流程,从投资人和借款人的安全意识、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内控与系统、黑客攻击、法律法规等方面分析了P2P网络借贷中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以促进P2P网络借贷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金融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产生了一种新型的金融组织形式,即网络借贷.网络借贷能够满足市场上对小额短期资金的需求,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传统金融体系的重要补充.但是我们也看到,网络借贷存在诸如法律、信用以及操作等方面的风险.文章基于此,针对网络借贷的风险现状进行归纳,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文主要研究了我国P2P网络借贷与小微企业融资之间的关系。基于对2012年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数据和小企业统计年鉴数据的分析,论文得出以下结论:目前我国有近半的网络借贷资金流向了小微企业,支持了生产经营活动;P2P网络借贷额度小、融资效率高,便利了小微企业的融资,但平台管理费推高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我国的P2P网络借贷行业基本由融资需求推动,即小企业数多的地区,利用网络平台借入资金的人多,P2P网络借贷平台也多。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迅猛,不仅满足了借款人融资需求,而且丰富了放款人投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传统金融服务的空白。然而,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亟须加以规范。因此,对中美两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运营模式、风险及监管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发展的建议,以期为我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P2P网络借贷的迅猛发展给监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在美国,P2P网络借贷实行由证券监管部门、银行监管部门、金融消费者保护局等多个部门共同监管的分散监管体制,对投资者的保护主要是通过证券监管实现的。英国自2014年4月起将P2P网络借贷纳入金融行为局(FCA)的监管范畴。我国尚未对P2P网络借贷予以监管,但P2P行业因涉及公众利益,出于风险防范和其健康发展的需要,监管问题必须尽快予以解决。由于P2P借贷公司从事的是类金融业务,故应由监管金融业务的机构予以监管。在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下,对P2P网络借贷实行统一监管的机构应为银监会。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农户借贷行为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农户调查资料为基础,对17类农户的借贷水平、借贷规模、借贷发生率和借贷来源倾向、借贷用途倾向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农户借贷行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纯收入、家庭经营类型和非农化程度,这些差异主要表现为借贷规模的差异,并形成两类不同的借贷规模分布类型.同时农户的借贷规模、借贷来源倾向和借贷用途倾向均呈现出层次分明的结构性特征.由此本文提出了农户借贷行为的三种类型:被动借贷型农户、保守借贷型农户和主动借贷型农户.  相似文献   

13.
P2P网络借贷的风险类型有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技术风险和生态风险。利用logist ic模型,对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因素分别为:借款规模、使用利率、借款时间、信用分值。其中,借款规模对P2P网络借贷风险影响微弱;使用利率、借款时间对风险具有助长的作用;信用分值具有降低P2P网络借贷风险程度的作用,据此文章提出了防范P2P网络借贷风险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的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且成交金额也在逐年增长.由于P2P网络借贷平台具有融资门槛低、金额小、贷款期限较短等特点,因此在这种网络借贷模式的运行下具有监管风险、信用风险、法律风险及操作风险等,为了防范P2P网络借贷模式的风险问题,就应该加强对网络借贷的风险控制,本文就对P2P网络借贷的运行模式与风险控制两个方面进行着重分析.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种新的借贷方式应运而生——P2P网络借贷(Peer to Peer Leading),它在性质上属于小额民间借贷,方式灵活、手续简便,为个人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和融资便利.它有别于传统的银行借贷方式,是现有银行体系的有益补充.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中国现有的网络借贷市场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概括出中国P2P网络借贷的六种运营模式,并据此做出对中国P2P网络借贷市场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6.
P2P融资新模式是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网络借贷模式。它的出现使目前的信贷模式更加多样化、全面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在介绍P2P网络借贷运行模式和特点以及目前我国P2P网络借贷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这个创新的网络借贷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症结所在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13年以来,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发展速度较快,有效助推了普惠金融的发展,拓宽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P2P网络借贷平台暴露出平台机构风险、融资者风险、投资人风险和监管者风险等一系列风险。当前,在鼓励P2P网络借贷平台创新发展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坚持加强引导、规范和监管理念,采用"行业自律+监管"模式,尽快引入资金第三方存管和平台"去担保"对我国P2P网络借贷平台进行有效监管。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2007年开始学习国外网络借贷模式,经过十年不到的时间,网络借贷平台发展迅猛,暴露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最近几年各大平台甚至把网络借贷业务做进了校园,为广大学生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带来了隐患.本文从平台本身、用户群、监管者三方面浅析校园网络借贷存在的问题及其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9.
P2P网络借贷的应运而生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个人贷款难的问题,弥补了银行的不足.但是,P2P网络借贷平台如何控制风险以保证自身的运营和发展饱受关注.本文将对抽取的十家网络借贷平台进行实证分析,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探讨它们风险控制的方式,研究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张岩 《时代经贸》2009,(2):114-115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对农户的不同金融需求有着重要的支持作用。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农民的借贷途径和用途,提出了在农村建立借贷服务部的设想,以解决广大农民小额借款难和借贷合同不规范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