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徐毅鸣 《中国外汇》2010,(20):45-45
一方面,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迹象、不断走高的CPI,再次引发了人们对楼市“二次调控”和加息的猜想;另一方面,银信合作领域新出台的监管政策使银信合作产品和信贷类产品加快了退出的步伐。在这样的形势下,创新成为理财市场的主旋律。毕竟,只有创新,才能带来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陈琼 《中国金融》2007,(22):29-31
随着综合经营步伐的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了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创新,其中与信托公司的战略合作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一方面,银信合作因其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令机构兴奋着迷;另一方面,银信合作也因其市场基础的脆弱而令投资人疑虑胆怯。到底应该怎样看待我国银信合作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就此笔者谈一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3.
张雪莹 《金融博览》2010,(20):44-46
从今年7月银信合作理财业务被规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投资者很难在市场上找到曾受追捧的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而债券类和货币市场类理财产品则重新占据市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占比也开始大幅扩大。  相似文献   

4.
从2005年第一款银信合作产品问世以来,短短几年,银信合作市场发展迅速、规模日益庞大。早期的银信合作基本上源于证券市场的新股申购理财产品,2008年证券市场进入深度调整,银信合作的重点转移到信贷类产品上来。银信合作的方式和投资的领域也更加多样和广泛,以信贷为主,结合股权等权益投资稆受益权分层设计,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事业投资等领域大战拳脚。  相似文献   

5.
银信合作:制度约束下的金融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创新离不开制度约束的诱发,我国的银信合作正是源于这样的制度安排。当前的分业体制下,银行与信托机构均面临各自的制度约束。尽管同在一个相互竞争的理财市场,银行和信托机构之间的合作却越来越密切。剖析银信合作的制度根源,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认真对待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促进各类创新业务的展开,以推动我国信托与理财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综合经营步伐的临近和加快,我国商业银行加强了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合作与创新,其中与信托公司的战略合作就是一个重要的体现。一方面,银信合作因其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而令机构兴奋着迷;另一方面,银信合作也因其市场基础的脆弱而令投资人疑虑胆怯。  相似文献   

7.
银信合作理财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监管部门全面叫停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这意味着此前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银信合作产品不久可能将在市场上绝迹。去年以来,商业银行通过银信合作产品进行了大量的表内资产表外化的操作,成功实现了信贷的表内外"迁徙"。今年这类理财产品更呈现出突飞猛进之势。据普益财富统计,2009年9月末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规模还不足6000亿元,而今年上半年发行量已超过2500款,规模达2.8万亿元。尤其是今年二季度,银信合作业务逐月狂飙,发售产品总额达1.4万亿元,而同期人民币信贷投放总额也不过2万亿元左右。银信合作产品被叫停后,整个银行理财市场规模将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8.
面对市场变化,银信合作在新的政策导向和市场环境下发展空间巨大,其根本出路在于更新观念、不断创新和增加产品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9.
深度观察     
银信合作调整只是开始 7月初,银监会拉响警报,对银信合作关闸。自此,信托类理财产品淡出理财市场,失去半壁江山的理财市场上预计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产品数量急剧减少。同时,由于政策等因素的不确定,各银行也放慢了开发新品的步伐。  相似文献   

10.
深度观察     
《中国外汇》2010,(18):8-9
银信合作调整只是开始 7月初,银监会拉响警报,对银信合作关闸。自此,信托类理财产品淡出理财市场,失去半壁江山的理财市场上预计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的产品数量急剧减少。同时,由于政策等因素的不确定,各银行也放慢了开发新品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2010年7月2日,银监会对国内银信合作业务全面叫停。这颗重磅炸弹,意味着所有信贷类、股权投资类以及部分涉及银信合作业务的债券一货币类产品即将消失,也意味着理财产品市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2.
银信合作业务规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银信合作业务的飞速发展,监管正在逐步加强,这将对银行系统、信贷市场、债券市场等多个方面带来影响一、银信合作业务发展及规范(一)银信合作业务简介银信合作业务是信托业务中的一种特色业务形式。其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银信合作业务  相似文献   

13.
2005年以来,个人理财产品市场日益繁荣,银信合作产品作为重要的一部分也随着经济总量和社会财富的积累不断扩大.本文通过对银信合作产品的发展现状、发展环境和特点分析,旨在探究我国银信合作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梁婷 《西安金融》2011,(10):79-80
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模型对我国银信合作理财产品发行数量和股票市场市价总值两者闻的联动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期内股市与银信理财产品两者相互影响;长期内银信理财产品对股市单向影响。因此,规范化、市场化的银信理财产品市场有助于促进我国股票市场的进一步发展。长期来看,健康稳健的银信合作模式应当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近年银信合作监管政策的变化、效果及挑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简要回顾了自2008年以来我国银信合作监管政策的变化过程.分析了引起政策变化的原因和监管效果。在肯定2010年监管政策效果显著的基础上,指出银信合作监管尚存在执行不到位,政策不公平、不合理等问题。对未来我国银信合作监管政策的制定,文章指出需要注意银信合作政策变化所引发的蝴蝶效应,注意跨业金融产品的监管、银信合作产品中的投资者保护、监管政策的市场指导性以及监管政策合法性等方面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银信合作叫停之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微 《新理财》2010,(8):46-47
就在信托公司等待股指期货放行之际,监管层叫停2万亿元银信合作业务的哨声,给市场增添了许多紧张气息。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阐述了近年来银信合作发展的轨迹,全面剖析了监管当局出台相关监管文件的出处和动因。在当前宏观及监管背景下,思考银信合作的基础,探究银信合作的新思路,寻找银信合作合理合规发展的新道路,解决日益严重的"影子银行"风险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8.
徐毅鸣 《中国外汇》2010,(16):45-45
2010年7月2日,银监会对国内银信合作业务全面叫停。这颗重磅炸弹,意味着所有信贷类、股权投资类以及部分涉及银信合作业务的债券一货币类产品即将消失,也意味着理财产品市场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对当前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现状、银信合作理财业务主要形式以及银信合作理财业务法律关系的分析,就当前通道式融资类银信合作理财业务对宏观调控、金融监管、银行业及信托业发展、投资者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提出了通过堵、疏结合的规范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7月2日晚,信托公司收到银监会通知,要求从7月5日起,全面停止有关“银信合作”业务。这意味着以银信合作为主导模式的银行理财产品将要暂停,而整个银行理财产品市场也将因此受到波及,“蝴蝶效应”的传导或许会比我们今天看到的更加深远。对于投资者来说,应以稳健为主导方向,追求安全、合理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