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日前,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会长王茂林指出: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和竞争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命脉和价值非凡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国际信用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资质性品牌。为了适应中国“引进来”、“走出去”发展战略和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国际跨国公司研究会和美国邓白氏集团通过近两年的时间,共同编制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评级标准”,并开展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推展活动,联手将“中国国际信用企业”推向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2.
2012年5月15日,为了更好地办好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下称国际农机展),进一步推进国际农机展的专业化、国际化进程,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化协会、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联合在京举办了“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专家研讨会”。本次会议邀请的专家有,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方宪法,  相似文献   

3.
宋扬 《中国报业》2023,(5):184-185
在国际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要立足于国外受众、着眼于中国实践,讲求国际传播方式,用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构建多维的叙事网络,打造多元的叙事平台。在国际传播中,除了主动发声,还要把“借嘴传声”摆在重要位置上,用更具国际特性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要利用好感传播的方式,引导各国民众从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扩展到对中国的认同、对共同价值观的认同。中国文化要“扬帆出海”,加强与国际主流媒体的合作传播,实现“借船出海”是个有效途径。国际传播需要不断地研究、创新传播方式。做好国际传播,有利于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  相似文献   

4.
从第四届中国国际生物医药发展峰会美国FDA最新政策解读会上获悉,预计到2009年下半年,中国将首次掀起大批医药企业进驻欧、美、日等国际市场的高潮,实现中国医药企业大批次进入国际医药市场“零”的突破。据保守估计,在未来的4~5a,中国还将有约50家医药企业进军国际。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国内市场上,中国缺少名牌,尤其是缺少国际名牌,创建国际名牌已是 当务之急。中国名牌与国际名牌差距尚远,创建国际名牌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打一场跨越世纪 的攻坚战役。  相似文献   

6.
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分析及提升对策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金碚  李钢  陈志 《财贸经济》2007,(3):3-10
本文利用最新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加入WTO以后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加入WTO以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有较大程度提升;在与美国、日本、欧盟、韩国等国家进行竞争力对比时,发现加入WTO后,相对于上述国家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在不断提升;而与此同时,中国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虽然也有提升,但相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速度。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较慢。  相似文献   

7.
《连锁与特许》2008,(8):79-79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欧洲品牌在走过百年历史后又开始重新审视中国文化精粹,希望能将自己雄厚的影响力与流行工业整体引擎动力带入中国,中国也渴望借助欧洲创新与设计内涵将中国民族时尚纳入国际流行,打造出与国际比肩的中国品牌。UTA作为国内一家最优秀的服装服饰业策划机构,正致力于将更多国际顶级集团引入中国。  相似文献   

8.
从国家或地区层面来说,资源及大宗商品的价格话语权可以深刻影响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生活和竞争能力。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在需求还是在供给方面,中国在国际市场上都占有了较大份额,但在国际市场上却没有价格话语权,以至于出现了“中国买什么,国际市场就涨什么;中国卖什么,国际市场就跌什么”的怪现象。  相似文献   

9.
从一个国际视角来看,“中国梦”与世界的和平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中国梦”的提出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推动世界和平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其实现也离不开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当前,“中国梦”的实现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环境中既有诸多挑战,也存在很多机遇。为此,中国应当顺应世界潮流,结合自身现实,积极调整外交战略,为“中国梦”的实现打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相似文献   

10.
国际资本的流动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尤其国际资本流入中国后所进入的产业或是这些资本作用的方向更是学者们一直研究的问题。该文就以国际资本在中国进行风险投资为主线,通过风险投资的概念,中国的风险投资机会,在中国的风险投资人的组成情况与特点,主要就哪些方面作风险投资,如何选择风险投资以及风险投资所遏问题等方面对风险投资作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列举了几个在中国的成功的风险投资案例用于辅助理解国际资本在中国的风险投资。  相似文献   

11.
陈天成 《广告大观》2004,(8):118-118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大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迅速增强,这一现实令许多国际企业都看到了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作为为国际企业服务的广告公司,我们欣喜地看到,国际企业开始增强对中国市场和媒体特点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日益看重中央电视台在中国市场传播中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2.
陈天成 《广告导报》2004,(7):i026-i026
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大多消费者的消费能力迅速增强,这一现实令许多国际企业都看到了中国这个拥有13亿人口的巨大市场。作为为国际企业服务的广告公司,我们欣喜地看到,国际企业开始增强对中国市场和媒体特点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国际企业日益看重中央电视台在中国市场传播中的特殊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稻葵 《新财富》2009,(6):38-39
在IMF举行的“迷你达沃斯”会议上,46位国际金融界高管和学者针对国际经济体系失衡、国际货币体制和国际组织改革等问题提出了值得关注的观点:大多数人反对将金融危机的责任归咎于中国,并在未来对贸易顺差国及高额外汇储备国进行制裁,不过.也有人提议中国将外储更多投向发展中国家;许多人赞成IMF特别取款权SDR应逐步替代美元成为国际储备货币,而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与此并不矛盾;国际组织必须改变形象,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各种观点显示,中国面临有利的国际形势,中国应在国际上更加紧密地联系一批精英,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在国际事务中更加积极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4.
国际市场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对中国企业而言,如欲制胜全球市场,不但要在运营上紧靠国际商业规则,更要突破外国公私机构对于中国企业普遍的不信任感和固有成见,树立信用和国际声誉,让自己的海外拓展更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鞋业因劳动力价格低廉而在世界鞋业市场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中国制鞋产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通过运用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和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地区)制鞋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提出中国制鞋业应大力发展自主品牌,变外销为内销,加快产业转移,加强区域间协作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以提高中国制鞋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应对国际“热钱”流入的策略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美元走弱、人民币走强,形成一定的利差空间,给国际“热钱”有机可趁,致使大量国际“热钱”不断流人中国,伺机兴风作浪,投机套利。无疑这会给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带来严重隐患。对于当前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热钱”流人问题,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关注和警惕。对流人中国的国际“热钱”要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制定正确的治理策略,应对国际“热钱”的挑战。这对未来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并没有影响国际消费电子采购商对华采购战略,相反,巨大的中国机会吸引了更多的国际采购商。日前,记者从全球第二、亚洲最大的消费电子展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SINOCES)组委会了解到,将于今年7月在青岛举行的本届博览会,国际采购商数量比去年增加了五倍,这显示了全球消费电子企业对中国机会的普遍认可。  相似文献   

18.
Travyn Rhall 《成功营销》2012,(7):24-I0024
和许多行业一样,在未来几年中,中国市场将成为国际市场调研公司的主要增长拉动力:一方面,更加复杂的媒介环境和市场环境,以及更趋向规范的公司管理流程,使得中国企业开始更加注重市场调研的价值;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角色越来越重要,因此有海外野心的中国品牌将会是国际市场调研机构理想的合作伙伴。  相似文献   

19.
《商界》2007,(12):71-72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的推动下,中国市场及中国企业已融入全球市场竞争的大环境。 今年作为国际信誉研究院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二年,也是中国参与全球企业信誉测评的第二年,本刊采访了国际信誉研究院(中国)院长潘少华。  相似文献   

20.
运用RCA指数对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现状进行了分析。首先阐述中国服务贸易行业总体现状。然后通过RCA指数对我国基于10类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我国的传统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强,但新兴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则恰恰相反。为了更有说服力、更方便从行业中找出存在的问题,从单个行业继续分析国际竞争力,分别从竞争力高、一般和较低三种竞争力水平中选择了三个行业:使用TC指数得出中国建筑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用NRCA指数得出中国运输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使用MS指数(市场占有率)得出中国金融服务贸易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就中国服务贸易行业现存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