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税监管区域的发展历程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也反映了每一发展时期的不同理念。目前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改革应紧密结合整个外汇管理制度的改革方向,积极实现“五个转变”,充分发挥保税监管区域作为外汇管理制度创新的“试验田”作用,在区内实现更加宽松的外汇管理政策。因此,在大的原则不变的前提下,保税监管区域的外汇监管思路应符合保税监管区域未来的发展方向,体现前瞻性;监管政策应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调整,体现对区域功能拓展的支持;监管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2.
保税监管区域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功能整合和归并,形成相对统一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功能,并辅以相关的研发、监测、维修以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功能.因此,外汇管理法规的调整思路应以监管有效性为前提,提高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的前瞻性,做到“松紧适度、宽严相济”,积极服务于保税监管区域功能的实现,提高区内企业的贸易便利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现行的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是经过多年的不断总结、完善形成的,基本符合保税监管区域外汇收支活动的需求。但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保税监管区域功能的不断拓展,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保税监管区域外汇政策暴露出一些与保税监管区域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环节,需进一步完善。现行政策出现监管空白。虽然现行外汇政策对区内企业的贸易外汇收支行为做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定,但由于保税监管区域的贸易种类繁多,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近年外汇收支形势变化,整合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叠加现有政策优势,促进保税监管区域健康发展,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7年8月颁布了《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汇发[2007]52号)。总体而言,新政简化了保税监管区域在账户开立、结汇、购汇、外汇收支等方面的外汇管理手续,实现了区内比区外政策优惠的目标,极大地便利了保税监管区域企业的贸易投资等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近年外汇收支形势变化,整合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叠加现有政策优势,促进保税监管区域健康发展,维护国际收支平衡,国家外汇管理局于2007年8月颁布了《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汇发[2007]52号)。总体而言,新政简化了保税监管区域在账户开立、结汇、购汇、外汇收支等方面的外汇管理手续,实现了区内比区外政策优惠的目标,极大地便利了保税监管区域企业的贸易投资等经营活动。  相似文献   

6.
《中国外汇》2007,(9):I0012-I0015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局、外汇管理部,深圳、大连、青岛、厦门、宁波市分局: 为适应保税监管区域功能进一步拓展和转型的需要,便利区内企业贸易投资,经商国家税务总局和海关总署,总局制定了《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见附件,以下简称《办法》)。《办法》整合了现行适用于不同保税监管区域的多项外汇管理政策,在继续保持部分优惠政策的同时,调整了购汇、结汇等保税监管区域内外不尽一致的政策内容,并进一步简化了对外支付审核程序。现将《办法》印发你们,请贯彻执行,并就出口加工区企业外汇账户问题明确如下: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国对保税监管区域实行区别于境内区外的特殊外汇管理模式,随着保税监管区域外汇收支规模快速增长,业务模式复杂多样化,现行对保税监管区域的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思路、管理手段无法满足贸易便利化目标,也难以有效监测跨境资金流动,同时部分区内企业外汇政策与区外政策不配套,对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实施改革日趋迫切。本文通过对银行、企业实地调研,从青岛地区保税监管区域贸易业务现状出发,针对当前外汇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重构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框架、加强非现场监测的思路,以期为完善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回顾保税监管区域的设置及其外汇管理政策的沿革入手,分析了现行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展政策外延、重构政策顶层设计、鼓励先行先试、防控交易风险、完善外汇管理法规、健全保税监管区域货物贸易统计监测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于正红  张鲁  董鹏 《中国外汇》2011,(17):28-29
保税监管区域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功能整合和归并,形成相对统一的保税加工、保税物流功能,并辅以相关的研发、监测、维修以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等功能.因此,外汇管理法规的调整思路应以监管有效性为前提,提高保税监管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融资租赁公司以境内保税监管区域为平台.运用保税监管区域“境内关外”的政策优势,以保税监管区域内设立的特殊项目公司(简称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为主体开展的飞机、船舶、大型设备等新型租赁业务发展迅速,业务规模成倍增长,业务运作模式不断创新,融资租赁发展凸显集聚效应。本文对区内融资租赁公司发展现状及运作模式进行了深入调查.对其主要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建立起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跨境工业区、保税港区和综合保税区等6类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以下简称特殊监管区域)。过去的一年,在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的积极努力和密切配合下,特殊监管区域成功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回稳向好的发展态势。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逐步回暖。我国特殊监管区域的发展已进入到一个非常关键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高翔 《中国外汇》2013,(9):68-69
保税监管区域是适应外向型经济发展设立的,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单一种类和功能到多种类、多功能的发展历程。政策演变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政策演变主要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横向上与海关管理政策齐头并进,一条是纵向上尾随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变革。  相似文献   

13.
目前,相对区外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口核销改革、出口收入存放境外、转口贸易等改革政策的陆续出台与实施,我国保税监管区的区内外汇管理政策却未能同步进行相应调整。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政策“剪刀差”,使区内外政策无法有效衔接,给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带来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自1991年5月国务院正式确认深圳沙头角保税区以来,广东省特殊监管区域持续蓬勃发展,在扩大吸收外资、促进对外贸易和现代物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广东开放型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2008年10月底,广东共有各类特殊监管区域15个,包括六个保税区、四个出口加工区、两个保税物流园区、  相似文献   

15.
2010年4月,随着西安保税物流中心通过国家验收并正式封关运行,陕西省保税监管区域规模进一步扩大,西安从此进入"港口"时代。本文在归纳、总结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外汇》2008,(9):44-46
《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及《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操作规程》(以下分别简称为《办法》和《操作规程》)施行以来,部分分局、外汇管理部、银行及企业等陆续提出一些具体操作问题。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将这些具体操作和技术问题简要回答如下。供大家在今后业务办理过程中遵照执行。  相似文献   

17.
《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是对现行适用于不同保税监管区域的多项外汇政策的有效整合,是在保证原有政策优惠和有效监管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和创新,在为区域健康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又为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探索了路径、积累了经验,对于基层一线的外汇管理工作,有着切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保税监管区域的设立和发展,是改革开放的产物。主要目的是借鉴困际经验,挣脱各种体制机制的羁绊和桎梏,发展困际贸易,探索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19.
资讯:广角     
《金融博览》2007,(9):14-15
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第四次加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首发区域金融稳定报告,中国人民银行加快推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我国外汇管理体制进行重要改革,外汇局发布《保税监管区域外汇管理办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8月22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试验区范围涵盖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总面积为28.7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