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红军  谢富纪 《技术经济》2021,40(10):108-118
产学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多维邻近性作为创新主体获取外部知识的关键因素,对协同创新绩效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多维邻近性视角,采用京津冀28个高校和492家企业2009—2018年在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同联合申请并授权的发明专利数据,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地理邻近性对产学创新主体间的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②制度邻近性对产学主体协同创新具有积极正向作用;③技术邻近性对产学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著倒U型作用;④技术邻近性与地理邻近性的交互作用会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⑤技术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的交互作用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显著负向影响;⑥地理邻近性与制度邻近性的交互作用对京津冀产学协同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作用但不显著.因此,京津冀应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和通信网络投资,加强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建设,加快完善制度和市场一体化政策的实施和管理,发挥多维邻近性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交互作用,实现科技创新资源优化聚集,形成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科技人才政策与产学研合作既是国家科技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也是地方政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重要政策手段。基于此,以27个省(市)2011-2018年面板数据为支撑,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检验了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显著为正,即科技人才政策有利于区域创新绩效的提升;(2)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产学研合作的门槛效应,即在产学研耦合度大于0.524时,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正向激励作用更加明显;(3)科技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中东部地区科技人才政策与产学研协同政策组合效应优于西部地区。研究结论对于提高我国各省科技人才政策的精准有效设计、优化产学研协同和促进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3.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运用2002-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省际或各地市数据,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与数据包络法度量协同创新度和创新绩效,构建了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计量模型;应用空间计量技术对区域一体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珠三角外,长三角和京津冀协同创新活动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区域内部创新绩效分布越均衡;“企业自身投入”与“政府资助”等内生要素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和提升创新绩效的主要动力。因此,应促进区域内部生产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实现创新资源有效溢出,提升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加深区域一体化程度,提高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4.
简洁 《当代经济》2016,(25):119-121
本文从投入和产出两个方面选取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评价指标,并且基于DEA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具体的评价模型,对现阶段我国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比较了各省直辖市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差异.从而提升产学研合作各方的经济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加速.  相似文献   

5.
从区域和部门两个维度,技术转移可分为国家间技术转移、国内跨区域技术转移以及技术从生成部门向使用部门的转移.本文通过构建技术转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泛环渤海经济圈、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及所属省份技术转移绩效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泛长江三角洲经济圈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高,北京和上海等龙头城市技术转移绩效最突出,吉林、黑龙江、海南、云南和贵州的技术转移绩效相对较低.为提高技术转移绩效,应提升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供给能力以及对他们的需求能力和消化能力;建立完善区域性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和中介机构,助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探索完善区域技术创新协作及成果转化机制;充分发挥北京、上海和深圳等全国及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在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方面的带动作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基于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个直辖市的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结合实证以全要素生产率变动指数tfpch衡量政策绩效,并对tfpch及其他指数结果进行分解和说明。结果表明,在一期滞后的前提下,考察的四个直辖市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只有北京略有提升,另外三个城市均有小幅降低,政策效果尚不明显,但这并不代表政策无效,而可能是由不同城市相异的政策滞后效应带来的。就北京来看,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绩效的提升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指数techch的提升,即技术进步有助于提升科技创新政策绩效。本研究一方面为城市创新建设提供一定借鉴,另一方面也为创新导向的城市改进方案设计和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立改废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7.
协同创新是区域协同发展的内在动力。运用2002-2014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省际或各地市数据,应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与数据包络法度量协同创新度和创新绩效,构建了协同创新对创新绩效影响的计量模型;应用空间计量技术对区域一体化与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除珠三角外,长三角和京津冀协同创新活动对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区域一体化程度越高,区域内部创新绩效分布越均衡;"企业自身投入"与"政府资助"等内生要素是促进区域一体化和提升创新绩效的主要动力。因此,应促进区域内部生产要素自由、合理流动,实现创新资源有效溢出,提升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加深区域一体化程度,提高创新效率。  相似文献   

8.
科研经费和科研人员投入是创新团队活动进行的两个基本条件。选取江西省108个省级优势科技创新团队(其中知识创新团队52个、技术创新团队56个)为样本,对科研投入要素与团队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科技创新团队平均科研投入强度较低,增加科研投入对提升科技创新团队绩效具有积极正向影响;科研投入内部要素协同匹配对科技创新团队科研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对科技创新团队非科研绩效的正向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9.
以2001-2011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支撑,通过理论路径构建和实证模型验证,研究政府行为、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行为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明显,金融发展在当期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明显,在动态环境下,两者都存在对创新绩效的正向滞后效应;在现阶段,我国区域市场化程度、创新环境等因素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明显;政府对科技投入具有滞后效应,但不稳定;FDI带来的技术外溢和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明显。基于此,提出政府应从5条促进路径出发,出台引导政策、支持政策和保障政策,同时,积极优化创新外围环境,保障企业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0.
以2001-2011年中国内地31个省级面板数据为支撑,通过理论路径构建和实证模型验证,研究政府行为、金融发展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行为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明显,金融发展在当期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明显,在动态环境下,两者都存在对创新绩效的正向滞后效应;在现阶段,我国区域市场化程度、创新环境等因素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不明显;政府对科技投入具有滞后效应,但不稳定;FDI带来的技术外溢和人力资本对创新绩效提升作用明显。基于此,提出政府应从5条促进路径出发,出台引导政策、支持政策和保障政策,同时,积极优化创新外围环境,保障企业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协同创新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总结出企业协同创新的5类风险,即合作主体风险、信息风险、利益风险、结构风险、环境风险,探究企业协同创新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并基于京津冀地区206家高技术企业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企业协同创新风险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合作主体风险、信息风险、利益风险、结构风险、环境风险均与企业创新绩效呈负相关关系;②不同风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程度有所差别,其中信息风险和利益风险对企业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李燕 《新经济》2023,(4):111-120
科技创新和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的广东高质量发展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河源市为例,在对其科技创新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R&D投入及科技创新效率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实证分析,并依此提出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对粤东西北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也为广东省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RIS框架下产学研协同创新视角对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与绩效驱动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RIS框架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是由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政府等多种异质性知识主体协同创新的新型组织形式。创新网络具有协同特征,创新网络结构是创新网络的核心内容。区域创新系统是具有一定网络结构属性的知识生产系统,可以将区域知识创新活动分为知识创造与知识转化两个阶段,构建了知识视角的两阶段创新网络作用机理模型。在分析网络结构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绩效的驱动机制分析框架。本研究构建的创新网络作用机理模型能够为今后区域创新网络知识流动与转移、网络治理等相关机理的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创新绩效驱动机制分析框架则可以为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增长的实证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机理进行阐释,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指标体系,测算并分析了2010-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度。研究表明:2010-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子系统内部的有序度均呈上升趋势,其中科技创新有序发展速度较快,且于2014年赶超实体经济子系统;2011-2019年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复合系统相同基期协同度上升幅度较大但总体仍呈失调状态,相邻基期协同度呈波动下降态势;我国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复合系统协同度水平长期处于失调状态和低协同演变状态,二者的协同互动尚未达到一个稳定理想的水平,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协同发展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基于此,从营商环境、产权保护、普惠政策和金融改革等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客观、准确、全面评价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对建设区域创新体系有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收集了2000—2009年我国31个地区的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数据,用DEA方法分析了各地区科技创新绩效,总结了我国科技创新绩效的总体趋势及阶段性变化情况,分析了我国科技创新绩效的区域特点,发现东部地区科技创新绩效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最后,对区域科技创新有效性与科技进步环境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探析了区域科技创新绩效差异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许刚全  杨雯冰 《生产力研究》2020,(10):109-114+156
文章从系统动力学角度提出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框架,结合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的正反馈特征,分析两者的因果关系,并且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影响的因果图,系统流图以及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Vensim PLE软件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与应用价值。结果显示:模型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影响创新绩效的实际演化过程具有较高的拟合程度,通过调整政策力度,分析不同政策强度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绩效及其子系统绩效的变化趋势,验证了产学研协同创新政策和创新绩效之间的相关性。该研究结果旨在丰富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体系,以期为政府决策制定和产学研协同创新系统的良好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乐菡  黄明  李元旭 《经济管理》2021,(12):132-149
人才是创新驱动的第一资源,人才政策是政府提升区域创新绩效的有力工具之一。本文以2010—2018年全国280个城市为样本,利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人才新政"对城市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并进行了多维度、稳健的实证检验。实证研究发现,"人才新政"能够显著提升城市创新绩效,但不同政策工具的创新绩效存在差异,其中保障型政策的创新绩效最高,而奖励型政策的创新绩效最低;在政策贯彻落实方面,数字化平台应用、发文部门数量、人才新政传导层级对"人才新政"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人才新政"通过改变地区人力资本水平,调整人才结构的路径影响地区创新绩效。通过城市异质性分析发现,"人才新政"存在马太效应,即政府支出及人力资本存量越高的东部地区,"人才新政"对城市创新绩效的提升效果越显著,及时校正现行的"人才新政"有利于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最后,通过政策工具的异质性分析给出优化方向,东、中、西部地区应分别着力于保障型、发展型及奖励型的人才政策导向;高政府支出的城市出台发展型政策的创新效果要优于奖励型和保障型;高人力资本存量的城市出台发展型政策的创新绩效要优于保障型政策、奖励型政策。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选取中国30个省份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与门槛回归模型实证考察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推动作用;随着OFDI逆向技术溢出水平提升,该正向推动作用呈现出“边际递增”的非线性变化态势;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表现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据此,提出优化对外投资结构、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OFDI政策,以期驱动区域创新绩效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19.
采用2005—2015年长江沿岸11省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测度了各省市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协同度,并实证分析了产学研协同对各省市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各省市产学研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创新绩效处于改善状态,但整体水平偏低;企业与科研院所各自内部协同、政府的支持对区域创新绩效产生了明显的积极影响,且影响系数较大,而产学研全面协同及高校自身内部协同的影响力却不及预期;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安排、地区市场化水平在区域创新中也发挥着作用。最后,提出了相应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国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变量,基于地理邻接和要素流动两种权重矩阵,实证分析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对国防创新绩效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国防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在空间分布上呈显著集聚特征;在地理邻接权重和研发资本流动权重下国防创新绩效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从对本地区的影响看,产-研和产-学两类互补型协同对国防创新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研-研和研-学两类替代型协同则不利于国防创新,区域创新水平和对外开放均对国防创新有益;从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看,研-研协同显著提升周边地区的国防创新绩效,产-研协同则对研发资本流动关联紧密地区的创新绩效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