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丁宁  胡徽宁 《价值工程》2021,40(34):1-3
本文基于2000-2018年安徽省16个城市市级的面板数据,采取了Hansen的门限效应模型,实证验证了金融集聚对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非线性门槛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集聚在不同时期、发展程度不同情况下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在此基础上,文章引入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政府干预、科技、经济发展水平、信息化水平六种因素综合考察模型的门槛水平,从而得出在安徽金融集聚程度较低的部分城市区域,仍存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进步空间的结论.文章最终对安徽金融集聚发展和产业发展给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2002年至2012年长三角16个城市的服务业为例分析了集聚经济的空间演变及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基于散点图研究发现长三角服务业集聚经济存在空间相关性;基于条件散点图研究发现集聚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其中地方化经济的区域差异较小,城市化经济的区域差异较大;基于静态面板回归分析发现地方化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显著为正,而城市化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则显著为负;基于动态面板回归分析发现地方化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影响依然为正,但有所减弱,而城市化经济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长期影响为负。  相似文献   

3.
金融集聚和区域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可以从地理角度和经济角度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考察。研究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区域房价及产业结构升级存在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呈现出较强的扩散效应和示范效应。金融集聚通过资源配置效应、规模经济效应、创新激励效应和风险管理效应等路径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区域房价通过成本效应和劳动力供给效应等路径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金融集聚、区域房价对产业结构升级均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两者互动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抑制作用,但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科技创新、外商直接投资及教育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政府干预程度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明显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4.
借助2008-2014年中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引入互联网发展变量,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和经济总量皆对金融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水平经金融危机期间的调整,在后期成为推动集聚的重要因素;政府干预与地区开放程度对集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期初;科技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存在滞后性。本文依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金融集聚的动因出发,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集聚的建议,以求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借助2008-2014年中国内陆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引入互联网发展变量,通过空间计量模型对区域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互联网发展和经济总量皆对金融集聚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产业结构水平经金融危机期间的调整,在后期成为推动集聚的重要因素;政府干预与地区开放程度对集聚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期初;科技发展水平的作用效果存在滞后性。本文依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从金融集聚的动因出发,提出了促进区域金融集聚的建议,以求缩小地区差距、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后经济危机和资源环境约束日渐趋紧的形势下,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压力.本文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总体状况出发,从三个地域层面总结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布局的结构.根据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及其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加快,分析得出本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优化过程中将形成具有极强竞争力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与现代制造...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京津冀、长三角以及鄂豫湘城市群作为样本地区,从碳金融交易机制、商业银行业和企业战略调整三个视角,分析了碳金融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选取2006-2016年样本地区数据,利用因子分析法测度出九省市和三个城市群的碳金融发展水平,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三个城市群碳金融发展水平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碳金融发展水平会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升级起到积极的正向作用。同时,不同城市群之间存在着差异性,主要归结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导向和发展阶段。最后提出政府应加大节能减排的投资力度,加强产业的集聚整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注重城市群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区域的扩散效应,利用各地区的产业优势,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在利用成本费用利用率和增加值率对长三角16个核心城市工业企业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行测度评价以及运用区位商和摩尔结构转换值对长三角的产业分工、产业结构变动进行衡量的基础上,建立面板数据模型揭示长三角工业企业的成本费用利用率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内在关联。结果显示:长三角地区存在低成本费用利用率现象,但这并未构成对长三角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发展的倒推力;一定程度的产业同构能够促使生产要素流向边际生产率高和比较利益高的行业或企业,从而有助于产业的合理分工、集聚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当前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背景,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框架下,探究数字经济对中国服务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中国城市服务业结构升级,政府治理效能显著增强了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数字经济可以通过提高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效率推动服务业结构升级;政府治理效能强化了数字经济的资本效率提升机制和技术效率提升机制,但未明显改善数字经济的劳动效率提升机制。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经济四个维度的影响效果存在一定差异,数字产业、数字用户和数字平台产生了正向影响,但数字创新的作用并不显著;另外,数字经济对一线城市、中心城市、东部城市和服务业结构水平较高城市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本文丰富了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也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服务业结构升级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0.
经济集聚与服务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服务业的发展,不仅可以缓解我国就业压力,而且还有助于优化经济结构,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然而,我国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很多研究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地研究,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经济集聚对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中,我们得到了这样的结论:经济集聚程度加强可以促进服务业的发展.用广东省21个地级市2001-2007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所做的实证研究支持了这一结论.这说明.推动经济活动在空间上的集聚可以有效地促进各个地区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中国在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不但能优化产业结构,还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而这些与集聚水平具有重要联系.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区,要明确自身定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发挥核心区作用.因而,研究福建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就福建省生产性服务业的现状和集聚水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金融机构的集聚,提高了不同类型金融机构的合作效率,加快了资本流动速度,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促进了经济增长速度。由于省域之间的经济活动交流密切,所以省域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在指标计算上采用综合评价法得出金融集聚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分析西北五省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集聚对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正向溢出作用;引入的控制变量“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也具有较明显的影响作用。金融集聚空间溢出效应的有效发挥,需要政府给予宏观政策支持,积极推进区域间金融交流与合作和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发展通过形成规模经济、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引领城市科技创新等,有效推动了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并促进了城市集聚扩散功能的发挥。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高度集聚已经成为全球中心城市的重要特征。为适应中心城市特征的变化,同时真实地反映出经济全球化时代专业化分工不断深化的规律性趋势,基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水平对中心城市等级进行划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工具对不同等级中心城市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估算。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等级中心城市对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遵循从全国性中心城市向地区性中心城市依次递减的规律;全国性中心城市对相邻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而对全国其他地区的平均影响显著为正;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地区性中心城市也对其他地区经济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因此,通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将能够有效地推动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娜  郭爱君 《城市问题》2022,(4):35-44+86
基于2004—2019年黄河流域地级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度了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系统分析了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并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服务业集聚对城市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传导机制。结果显示:服务业集聚能够明显改善黄河流域城市绿色经济效率,这一促进作用随着上游到下游地区服务业集聚水平的降低而逐渐减弱。服务业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影响的非线性关系仅在上游和中游地区呈“U”型路径,上游样本均跨过拐点,集聚效应显著,中游样本中仍有37%的地区位于曲线左侧,服务业集聚水平较低。服务业集聚能够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优化产业结构来提升城市绿色经济效率,且产业结构优化的传导机制效应占比更大。  相似文献   

15.
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为上海向全球城市转型提供了机遇。全球城市的形成通常需要经历去工业化和生产者服务业集聚两个阶段。2003年上海市服务业占全市总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工业行业,意味着迈出了向全球城市转型的第一步,但生产者服务业就业却停滞不前,迟迟未能迈出转型的第二步。究其原因,上海常住人口(特别是外省市来沪人口)较低水平的教育结构是制约上海生产者服务业集聚和发展的主要阻力,低教育程度的人口资源不仅无法为上海经济的去工业化及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提供高素质劳动力,还使得低效率的传统制造业迟迟不能转型。对此的解决思路是:借助政府有形之手,运用外在的力量推动上海产业结构演进;提升外来人口的教育结构,为生产者服务业在上海的集聚以及上海向全球城市的转型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16.
谢守红  吴社丽  傅春梅 《城市发展研究》2022,(3):中插17-中插21
首先测度了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业的集聚水平,然后利用2008~2018年长三角27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金融集聚对城镇化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城市群金融业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存在正向的空间相关性,而且集聚趋势不断增强.长三角城市群金融集聚对城镇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直接效应、间接效应、总效应均通过...  相似文献   

17.
推动上海高端服务业和长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协同发展有助于促进地区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者的协同机制包括空间分布上的协同定位、发展模式上的协同演化、升级动力上的协同创新三个维度。基于系统协同理论的实证分析表明,上海高端服务业和长三角先进制造业正处于协同发展状态,且在2006年之后的趋势更为明显,但先进制造业子系统有序度较低成为制约复合系统协同度提升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结构转型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在研究金融支持对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基础上,将政府干预因素纳入研究框架。选取1990—2013年的各省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估计,验证在不同政府干预条件下,金融发展对产业升级的非线性关联。实证结果表明,金融发展对于产业升级影响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在较低的政府干预强度下,金融发展显著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效果随着政府干预程度的提高而增强,但是在政府过度干预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于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明显减弱,政府干预对于金融支持产业升级的影响效应整体呈现抛物线趋势。  相似文献   

19.
数字金融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市场一体化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中国30个省市2011—2020年面板数据,探析数字金融对市场一体化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并借助中介效应模型、面板门槛模型与空间滞后模型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市场一体化具有显著驱动效应,且产业结构升级是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中介机制,经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数字金融与产业结构升级已成为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双重驱动力。数字金融通过空间外溢效应作用于地理和经济邻近地区的市场一体化进程。从区域异质性来看,数字金融对市场一体化影响在东部地区呈现空间集聚特征,中部与西部地区尚未形成区域内协同发展格局。为此,应夯实数字金融基座、推动产业集群跨界共建、加速区域市场协调发展、驱动工业产业转型升级,以此助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俊 《经济界》2021,(6):46-51
基于中国31个省的省域数据,运用ArcGIS和GeoDa对省域金融集聚、空间分布以及动态演化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省域金融集聚具有空间依赖性和空间异质性双重特征,东部高中西部低(特别是西部)是主要金融集聚态势且总体以LL低低集聚类为主.有必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金融信用体系建设、强化金融"引进来"加"走出去"合力、注重区域协同发展以及发挥金融人才集聚效应等举措、推动金融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形成,进而提升区域金融集聚水平与集聚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