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励机制是为了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激励措施的总和。文章重点强调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有着深远的意义,但是因为企业的性质各不相同,管理者在运用激励机制的时候切不可生搬硬套,只有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量体裁衣,选择适合的体制,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组织设计职能对知识共享的影响显著。在剖析组织设计职能、知识共享机制的概念及其构成的基础上,研究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组织设计职能包括组织文化设计、组织结构设计、组织评价设计和组织激励设计4个构成要素,知识共享机制则包括知识共享理念基础、知识共享结构基础、知识共享导向机制和知识共享激励机制4个构成要素。其中,组织文化设计奠定了知识共享的理念基础,解决了知识共享中的信任问题;组织结构设计奠定了知识共享的结构基础,解决了知识共享的渠道能力问题;组织评价设计强化了知识共享的导向机制,解决了知识共享的资源协调问题;而组织激励设计则强化了知识共享激励机制,解决了知识共享的动机强化问题。  相似文献   

3.
西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严若森 《经济管理》2001,(12):68-72
西方公司治理结构体现为市场主导型与组织控制型两种典型的不同导向;在这两种不同导向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之下,其代理人约束机制各自偏重不同的内容,其代理人激励机制在激励形式与效果上存在明显差异;基于一定制度支持体系的混合治理模式,是当前中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激励机制是为达到激励员工,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方针政策、规章制度、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理念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是激励措施的总和。通过这一机制所形成的推动力和吸引力,使员工萌发实现组织目标的  相似文献   

5.
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主导作用已引起业界广泛关注,根据知识管理理论和激励理论,在将激励机制划分为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的基础上,构建了反映激励机制对新创企业知识转移影响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仿真分析了工作价值、心理契约两种内在激励机制以及股权激励、薪酬激励两种外在激励机制对知识转移的影响,并就两类激励机制及二者互动对转移效果的影响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能有效促进新创企业的知识转移,且二者存在互补耦合效应,据此可为提高新创企业知识转移绩效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6.
高校中建立对教师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可以提升教师的工作热情,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文章从高校教师的职业特性入手,分析了激励高校教师的理论选择,并提出了激励高校教师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双因素理论与企业激励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涛  顾凡 《经济与管理》2003,(10):22-23
本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出发,分析了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并进一步指出只有基于激励因素的激励才会对员工产业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章探讨了中国企业目前激励机制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冉洁  吕璇 《时代经贸》2013,(22):22-22
以人为本的激励机制是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亦是高校工会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高校教职工特质和群体需要的基础上,综合分析了各种激励因素,探讨了工会工作可以应用的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高校工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苏华  张宁 《生产力研究》2008,(22):87-89
对国有企业而言,知识型员工的数量、质量以及价值观对企业的成长及可持续发展越来越重要。企业如何有针对性地激励知识型员工,设计相应的知识型员工管理激励机制模式,从而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已经成为经营者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极为关注的课题。文章以马斯洛需求论为理论前提,结合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以及需求特征,选择了健全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最优模式及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产学合作关系下研究型高校科研人员R&D活动的最优激励机制设计问题。应用共同代理理论.在考虑高校R&D活动具有多任务代理及存在客观绩效评价扭曲等特征的基础上,分别就激励合同中不存在固定工资和存在固定工资的情形进行了激励机制设计,并深入探讨了规模效应、客观绩效评价以及由共同代理引起的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搭便车”效应对于最优激励合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申滢 《经济研究导刊》2009,(12):124-126
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根据国家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事业单位改革势在必行,而其薪酬制度的改革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薪酬激励机制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它作为一项制度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吸引和留住人才,并充分发挥组织各成员的工作积极性,激励员工做出高质量的工作。在分析和探讨了当前事业单位薪酬机制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提出完善激励薪酬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激励一直是管理学当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在人力资源管理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激励也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工作的重点.企业也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合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本文从激励理论出发,对企业建立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高校会计人员工作积极性,在分析高校会计人员需求的层次性以及激励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根据会计人员需求的差异性,从基本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3个层面进行激励,以提高会计人员的激励效应,从而有效提高高校财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4.
赵东辉  张纯宁  孙新波 《技术经济》2021,40(11):133-145
为提高接包绩效,推进众包活动的有序进行,在现有研究基础上,通过Crowdspring平台和猪八戒网两个案例企业的对比分析,明晰众包模式协同激励机制的差异性,构建创意类众包绩效的主体间协同激励机制模型.结果表明:①主体间的协同激励机制有利于提高众包整体绩效,基于不同的激励目标会衍生出差异化的激励因子交互关系;②发包-接包-择优三个阶段,通过不同维度下各激励因子间交互、协同,分别构建以"引导""对接"和"控制"为导向的激励机制,存在激励不对称性;③与以往企业或联盟中的研究中的协同激励机制不同,众包模式下激励机制最显著的特征是存在"接包方-发包方-众包平台的自激励循环",研究结论对完善众包中多主体协同激励的理论体系及指导参与众包企业与管理部门实践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研究-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这一重要课题一直未能得到经济学家应有的重视。作为一篇综述论文,本文首先深入地分析了科研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应的激励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介绍了常见的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并分析了它们的激励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经典的研发竞赛机制及其改进以及最优的研发竞赛机制设计问题,并指出了研发竞赛机制的不足之处和相应的改进思路。而作为最终的落实,我们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从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对公司发展的研究着手,以河南某医药集团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企业的激励机制的理论研究,调查企业的人才发展战略的成效及问题,以期破解该企业人力资源的激励困境。调研发现,企业目前激励机制尚不完善,主要体现在方式单一、缺乏价值导向引领和制度不合理等。因此,需要从个人层面、企业层面进行多维度完善激励体系;以企业文化为价值导向对员工进行整合、教育和激励;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制定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7.
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研究-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这一重要课题一直未能得到经济学家应有的重视.作为一篇综述论文,该文首先深入地分析了科研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相应的激励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介绍了常见的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并分析了它们的激励效果.该文重点分析了经典的研发竞赛机制及其改进以及最优的研发竞赛机制设计问题,并指出了研发竞赛机制的不足之处和相应的改进思路.而作为最终的落实,我们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主要根据浙江省科技民营企业的产业发展特征,对实施企业股权激励机制的模式选择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讨。首先,分析论述了企业产业发展特征对企业激励模式选择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浙江省科技民营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几个理论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9)
针对现代组织而言,组织生态环境将塑造组织成员的行为偏好和意识偏好。从而,在对其进行岗位激励策略构建时,就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组织激励的策略系统。通过对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策略分析,激励机制可围绕着:在岗位激励的调适中切实落实群众路线、结合现代组织的资源现状优化组配激励内容、环境适应性要求下创新激励手段的实施、重视组织文化在激励机制设计中的作用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相似文献   

20.
俞海宏 《技术经济》2010,29(10):85-90
本文研究了数量柔性契约下服务供应链的最优激励机制问题。运用连续工作表现的道德风险模型,构建了服务供应链激励模型,得出最优的激励转移支付,并详细分析了数量柔性契约下供应商需要努力的必要性条件、不同激励程度的机制设计以及不同谈判力要求下的激励机制控制等。研究认为:①在数量柔性契约中,只有特定需求分布的服务供应链才能提供有效的供应商激励机制;②最优激励机制存在一个震荡间断点;③可通过改变参数来调整激励程度并调整成员间的利润分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