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回首话欧元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了欧洲统一货币的诞生。欧盟委员会认为,统一货币在成为“真正货币”之后,将和美元、日元一起成为世界三大主要货币,在世界经济发展和金融运作中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发行统一货币,不仅对欧洲来说是开天辟地的大事,而且对整个世界的“发展和稳定”也将产生重大的影响。但事实上,欧元启动两年以来,并未像众多经济学家所预测的那样保持币值稳定。相反,欧元从诞生时创下1欧元兑1.18美元的迄今为止的最高记录之后,几个月以来汇率一路下滑。在2000年元月跌破了1美元大关后,现在仍然是低位运…  相似文献   

2.
王世文 《经济师》2000,(9):36-36,83
在欧元诞生之前 ,学术界一直认为它具有国际货币的素质 ,将是一种稳定的货币。然而欧元启动一年多以来 ,兑美元汇率一路下跌 ,从 1月 4日的 1 .1 8到 1 1月 3 1日的 1 .0 0 66,跌幅超过1 4 %。于是 ,人们对欧元的稳定性倍感困惑 :到底欧元是不是一种稳定的货币 ?如果是的话 ,这一年来的表现如何解释 ?如果不是的话 ,启动前的预测难道没有了依据 ?恐怕要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什么是货币的稳定性。一、从货币的对内稳定上讲 ,欧元启动前后的稳定性没有偏差一种货币的稳定包括对内价值的稳定和对外价值的稳定 ,前者是货币的购买力的…  相似文献   

3.
2009年爆发的欧元危机持续深化,引发人们对世界经济能否顺利复苏的担忧.欧元发生危机以来,美国的金融学家和媒体异口同声地唱衰欧元.美国"投机大鳄"乔治·绍罗什认为,欧元面临的挑战超过希腊债务危机.  相似文献   

4.
郑鸣 《发展研究》1999,(1):33-33
欧元是“欧洲联盟”为建立一个团结强大的欧洲而采取共同经济及货币政策的产物。1999年1月1日欧元以记帐货币和结算货币的形式开始运行,1999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为欧元与11个成员国货币双轨流通过渡期,2002年1月1日欧元纸币与铸币正式流通,7月1日起实行单一欧元流通。 欧元的启动,使欧洲成为现有的世界经济格局中出现一个能与第一经济大国美国抗衡的经济实体。据统计,仅欧盟11个成员国199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75,581亿美元,仅略低于美国的76,360亿美元,但欧盟11国的贸易额占全…  相似文献   

5.
《经济导刊》2013,(Z1):1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公布的"外汇储备货币组合"最新报告显示,发展中国家更为青睐美元储备,而对欧元储备则持续减持。这凸显出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对欧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地位所造成的损害。2012年,发展中国家持有的欧元外汇储备资产为6770亿欧元,共抛售448亿欧元,减持欧元资产6.2%。欧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多国央行推出央行数字货币。与私人加密货币不同,央行数字货币是由货币当局发行的数字化的法定货币。在公众偏好转向无现金支付,支付市场供应商结构发生变化,以及对国外支付工具和技术的依赖风险加大的背景下,欧洲央行将发展数字欧元提上日程。在经历了评估、调查两个阶段后,2023年10月数字欧元进入准备阶段,在立法和规则设定方面为数字欧元的发行铺平道路。欧洲央行发行数字欧元的战略考量包括确保公民能够继续信任数字支付背后的货币锚,强化欧洲央行实施货币政策和维护金融稳定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欧洲一体化,以及通过提高欧元区对非欧洲支付解决方案的独立性来加强欧元区的战略自主权。随着越来越多经济体央行对央行数字货币的态度从审慎保守转向积极进取,数字欧元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7.
1999年初,世人普遍怀着期待的心情迎接欧元问世,两年过去了,欧元对美元汇率总体显得相对疲软,然而笔者以为对当前的这种局面不宜看得过重:它无碍欧元前途大局,欧元将会赢得世界信任。  相似文献   

8.
欧元问世后国际储备货币竞争格局与欧元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问世以来,国际储备货币竞争格局由美元垄断已经演化成美元与欧元的双头竞争。研究显示,造成欧元危机的真正原因是全球欧元储备份额的持续上升,它严重削弱了美元的全球霸权和美国的国家利益,欧元危机不是由债务国违约引发,而是由美国的评级机构调降这些国家的主权债务评级引发。本文认为,只要现存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仍然得以维持,欧元危机就不会导致欧元崩溃和欧元终结。  相似文献   

9.
如何构建出能够反映出一国(或地区)货币综合国际地位跨时间变化的一维量化指标是以往研究较少涉及的问题.构建可以概括国际货币作为储备货币、计价货币、投融资货币应用状况的货币国际地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能够反映出货币的真实国际地位.基于主成分综合评价分析法,研究1999年第一季度至2010年第一季度间欧元的国际地位和欧元相对于美元的国际地位变动,有助于深入研究样本期不同阶段中其相对地位变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之前,随着人民币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美元在我国货币篮子中的权重开始下降,而作为世界主要货币的欧元,在我国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显著增加,含有汇率市场压力变量的估计方程中,欧元的权重为17.66%,以世界商品价格指数为工具变量的估计方程中,欧元的权重为12.02%,它们都在  相似文献   

11.
何慧刚 《经济前沿》2005,(11):49-52
20世纪的最后20年,国际金融领域危机四起,为应对冲击、避免金融动荡,区域贷币合作和货币一体化成为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趋向,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诞生和拉美国家美元化实践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两种模式:欧元模式和美元化模式。比较这两种模式对东亚货币合作具有非常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2007年回顾美元持续贬值;欧元大幅升值;日元变化不大,仍然保持在较低水平;商品货币相对美元普遍偏强;人民币兑美元大幅升值,但人民币相对一篮子货币的升幅则相对平和。2008年展望美元上半年可能都会承受较大压力,下半年则可能会出现转势;欧元走势或将呈现"先强后软"的态势;日元的走势比较平稳;商品货币可能大幅回落;人民币上半年将随美元相应调整,下半年人民币升值步伐则将走缓,且会受国内通胀形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02年1月欧元低(硬)币投入流通后走势如何?这是目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焦点,通过对有关方面的研究与分析。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欧元将相对走强,因为,日益强劲的欧腽经济将构成其强势的基础,不断成熟的欧洲央行宏观调控能力可为之保驾护航,潜在优势的释放有利于未来欧元的稳定与坚挺,种种迹象表明,欧元届时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存在明显的国际货币竞争态势,突出表现为美元与欧元的竞争。从决定国际货币地位的经济总量、金融市场发达程度及币值稳定性等因素看,欧元已取得与美元一较高下的资格,但在网络外部性与政治因素上,美元明显优于欧元。欧元与美元在国际货币职能上仍存在较明显的差距,特别是在交易媒介、价值贮藏职能上美元优势明显,相对而言二者的计价单位职能地位较接近。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初,由于美元持续贬值、欧元持续升值等原因,前者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首要地位日益面临欧元的挑战。譬如,前者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逐步下降,后者则相应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在国际石油交易中加入欧元等。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从根本上取决于各国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的对比,由于实力差距,欧元在短期内难以改变美元在这一体系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始于1970年代的美国经济全面转型是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首要前提。欧美经济的虚拟化是与国际产业转移相辅相成的统一过程,其"再工业化"将深刻影响国际分工格局并重塑国际产业体系。美元和欧元共同主导的"双本位"国际货币体系难以避免"滥币陷阱",债务危机可能成为欧美经济实现"再平衡"之前的一种常态。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面临着产业升级和金融深化的双重难题,唯有形成内生技术能力、内生市场需求和加速人民币国际化,才能实现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1999年新年伊始 ,欧元登上世界金融舞台 ,冲击世界金融市场 ,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回忆起欧元诞生的历史进程 ,人们总会提起为欧元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的罗伯特·蒙德尔 (RobertMundell)教授。荣获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蒙德尔出生于加拿大 ,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现在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所创立的理论是开放经济学中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基础 ,他对货币动态学和最优货币区域的研究是欧元理论大厦的基石。因此 ,人们称他为“欧元之父” ,路透社在报道他获奖时的标题就是“欧元之父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虽…  相似文献   

18.
2010年世界主要货币汇率走势及2011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全球经济不均衡复苏,各国货币汇率也呈现出不同的走势:上半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恶化引发欧元汇率急剧下跌,美元持续走强;下半年,欧债危机暂时缓解,欧元触底回升,而美国经济复苏放缓,美元大幅贬值,迫使其他货币被动升值。展望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仍然缓慢,美元将继续维持弱势震荡,欧元走势取决于欧债危机的进展,日元的下行风险将加大,澳元等资源型国家的货币则将震荡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也将加大。我国应利用人民币升值的有利方面,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日元的国际化与国际货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以1999年1月1日的欧元诞生为契机,开始有人认为日元会与美元、欧元一起成为世界三种主要国际货币之一,这将会给世界主要国家汇率带来稳定。为此以日本政府为中心的促进日元国际化的呼声日渐高涨。  相似文献   

20.
次贷危机和美债上限问题再次将各国目光聚焦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反思当前经济的发展模式和监管模式,以及其中的弊端. 金融危机前 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成效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金本位制崩溃后国际货币体系问题的国际谈判成果,其固有缺陷是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王华庆,2010),依靠美元这一主权货币对世界经济进行调节,由此美国的经济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牙买加体系诞生,将解决美元本位制存在的问题和僵化的汇率制度.但美元的国际本位和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和国际储备货币职能仍得以延续,因此牙买加体系并未根本解决"特里芬两难".1999年欧元诞生,发展成唯一能与美元抗衡的货币,但是在所谓的"后牙买加时代",储备多元化同时也意味着各国货币协调难度和运行不确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