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如何实现电力资源的供应,如何在实现电网优化方面,发展低碳电力系统,是我国电力行业密切关注的话题。智能电网就是对电网的智能化,以发达的通信网络为基础,实现电力正常生产和促进电网平稳运行。智能电网对低碳电力系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实现电力行业与环境、社会、经济三者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对于我国未来的电力行业的发展来说,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电网智能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电网智能化水平,我们必须在智能化电网建设中加强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才能更好的实现电力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正是基于这一背景,首先对智能电网和电力通信技术进行了概述;其次分析了智能电网中加强电力通信技术应用的必要性;再次就如何在智能电网中加强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最后对全文进行了简单的总结。旨在与同行强化业务之间的交流,以更好地提高电网的智能化水平,为广大电力客户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电力服务。  相似文献   

3.
黄再 《科技与企业》2014,(19):162-162
随着我国能源和资源结构的不断调整,传统的电网已经不能满足电力行业的需求,于是智能电网逐渐成为我国电力发展的主力军。它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中电网调度又是智能电网改革的重中之重,它关乎我国未来电力的发展,本文通过电网调度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对智能电网进行了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日新月异,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占有重要地位,强化我国的电力事业的建设,就必须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就是电力通信,它对于全面有效的构建智能电网至关重要。本文以我国电力事业发展的现状为立足点,进一步分析了电力通信在智能电网中的运用以及在智能电网中所面临的挑战,以促进电力事业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依靠现代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积极发展智能电网,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国际电力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对智能电网的特性进行了概述,并对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侯慧敏  王哲吉 《民营科技》2011,(11):190-190
随着我国电力管理体制的不断深化改革,随着我国电力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现代电力营销发展战略框架,出台了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指导意见。特高压电网以及智能电网背景下的电力营销必将迎来新一轮的改革。现对电力营销概念,国内外电力营销的发展现状及智能电网对电网营销管理的营销作了详细总结介绍,并采用智能营销概念,对智能电网下电力营销的发展策略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孟婕 《科技与企业》2011,(12):96-96
随着经济的发展,依靠现代信息、通信和控制技术,积极发展智能电网,适应未来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已成为国际电力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对智能电网的特性进行了概述,并对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随着当今社会科技越来越进步,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成为了智能电网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发展目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在建立智能电网的过程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把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并针对智能电网发展的需求对电力电子技术进行升级改造,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将在文中全面剖析我国智能电网发展对于电力电子技术方面的需求,并且大胆预测电力电子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方面的发展趋势,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各个生产领域的发展与进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电力系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市场不断增加的用电需求,不断的完善电网建设,加大科技力量的投入,是非常必要的。现阶段,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以及逐渐开始普及,并且也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用,不但提高了供电效率和质量,同时也为实现了电能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是符合社会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措施,文章首先对智能电网进行了阐述,然后又对电力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作为一项新兴的电力技术已成为世界主流国家电力工业发展的趋势坚强的智能电网能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更稳定可靠的电力保障。本文从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主要特征及应用价值出发结合我国的电网发展实际分析了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现状并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实现路径提出了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秋华  陈洁 《企业经济》2012,(12):171-174
为提高坚强智能电网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我国坚强智能电网发展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智能电网的对策建议。即:将坚强智能电网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完善坚强智能电网的相关政策规章,推动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保障试点和研发投入,突破坚强智能电网的核心和关键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相似文献   

12.
高鸿鹄  唐强 《价值工程》2014,(15):57-58
中压配电设备和电力线是电网系统中涉及面广的基础设备。由于使用量极大,且在电网系统中作为主电网沟通用户的桥梁,因此,其技术发展趋势也让用户及制造企业极为关注。随着电网规模的扩大以及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压配电设备和电力线的技术发展出现很多新趋势,智能电网产业是全球应对环境变化、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碳排放而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发展智能电网产业对实施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战略,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网物流体系建设中工作思路、业务模式和技术装备等面临的挑战,结合国网战略目标和现代智慧供应链体系建设需要,首先通过对电网现代智慧供应链数字物流体系概念与内涵的界定,基于系统工程理论,提出涵盖物资要素、资源要素、主体要素、技术要素和信息要素的双螺旋模型,并从实体属性和数字属性两个层面对各要素进行分析;其次基于国网数字物流战略发展上的需求变化,分析数字物流体系构建要素演化内涵,提炼电网现代智慧供应链数字物流体系构建模式;最后结合浙江省电力公司嘉兴云海仓库数字物流体系构建的创新实践,表明了所提出的电网现代智慧供应链数字物流体系构建要素模型及其演化,可为电网现代智慧供应链数字物流体系构建提供理论分析依据及其管理实践提供创新方向指导。  相似文献   

14.
在电网快速发展的当下,进行智能电网的配电自动化改造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它不仅有力的推动着电力事业的发展,对于提高电网运行效率而言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智能电网中的配电自动化改造进行研究,首先对相应系统的结构和技术指标进行了阐述,对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智能电网与配电自动化之间的关系,重点对改造进行了研究,包括:主站改造、子站改造以及终端改造,最后对改造效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张海洋  王建锋 《价值工程》2012,31(18):81-82
配电网是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优质电能的关键环节。其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城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投资环境的优化等。充分体现行业规划的宏观性和指导性,坚持电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快电网的技术创新,以确保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实施对于电力系统以及用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对配电网的规划有一定的作用。在对DSM进行多种条件下分析的过程,通过多种手段对电力负荷等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常泳 《价值工程》2010,29(9):217-217
电网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然而,近些年来,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客观环境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电网负荷快速的增长,大区电网互联初步形成,电力市场运行因素对电网运行的影响日益显现,加之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气候环境对电网安全稳定工作提出了很多的新挑战。本文通过对智能电网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来解决电力系统中常见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孔文霞  王敬 《价值工程》2014,(36):52-53
随着智能电网的应用普及,LTE宽带无线技术以其卓越的优势成为国际电力界公认的电力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本文通过阐述目前我国电力通信系统的现状,分析了LTE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孟祥辉 《价值工程》2014,(28):27-28
随着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输配电线路在电网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维护起来却比较困难,因为地域较广、距离较长,受人为方面和自然环境方面的影响较多。本文针对其设备的检修制度以及运行管理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要想让线路做到既可靠安全又能经济地运行,还需要依靠科学的管理。  相似文献   

19.
电网建设工程中的造价控制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造价控制与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已成为电网建设工程的关键环节。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经验,对加强电网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手段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李世辉  李秀彦  卞京  冯浩 《价值工程》2012,31(26):47-48
智能电网是未来电力系统发展的趋势。由于智能电网没有统一的定义,各国对智能电网发展的方向也各有特点,文章介绍了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从输电、配电、变电几个主要方面综述了智能电网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