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9 毫秒
1.
"中部崛起"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中部崛起"是统筹区域发展的新思路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提出的要求,也是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的重要标志。"中部崛起"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一个 完整的战略体系。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面临巨大挑战,需要从战略定位、区域整合、结构调整等方面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2.
张翼  吕斌 《城市问题》2008,(3):30-34
传统"苏南模式"促进了苏南地区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但在城镇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制度缺陷使得传统模式面临空间和效率的多重困境,城乡统筹的需求和动力愈发显著.以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和利益主体能动性发挥为切入点,分析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选择及具体思路,并以无锡市滨湖区为例,提出基于统筹城乡产业与空间的现代农村发展策略及其具体的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3.
中部地区城镇化是国家城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家未来一个时期城镇化的重要生长点。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实施,中部地区城镇化全面跟进,加速发展,使中部地区城镇化呈现出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同时,新型城镇化作为中部地区跨越转型发展的强大引擎,对中部崛起战略实施形成了有力支撑。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条件下,中部地区城镇化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呈现创新、共享、绿色、协调、开放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4.
伊曼璐 《价值工程》2014,(18):308-30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乡联系日益密切,城乡二元结构制约下的城乡关系矛盾开始不断凸显,原有城乡"二元"规划模式已难以满足实际发展需要,城乡发展逐步失衡……资源型城市作为一类代表性城市,其未来城乡发展道路值得关注。本文基于对资源型城市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的研究综述,探索其城乡统筹与城镇化发展的模式与路径、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
陷入"PPE怪圈"①的欠发达山区县市已成为中部各省区域整体城镇化水平提高和城乡二元结构壁垒破除的短板。以麻城市为例,分析了县域城镇化现有问题及其成因,认为麻城市面临人地关系紧张、园区依赖惯性、智力因子流失及生境保护短视等问题,其根源是被动城镇化模式下"贫困恶性循环"规律的多维表现。提出了提升欠发达山区县市竞争力以实现健康城镇化的四大策略。研究结论可根据中部欠发达山区的共性特征给予推广,并为占据中部三分之二土地面积的山区县市健康城镇化路径模式的探索奠定一定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6.
特色小镇作为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对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协调大中小城市发展和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运用空间交易费用和产权配置相关理论,构建特色小镇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以杭州市"互联网+"特色小镇为例,应用多元协同空间组织模式来分析特色小镇,得出特色小镇在降低空间交易费用等方面较传统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有着显著的效果,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特色小镇这种发展模式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同时,为城镇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及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7.
促进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中部地区在实施这一战略决策中,必须做好县城经济发展这篇大文章.县城经济联结城乡、对接工农,是解决"三农"问题,加快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8.
《价值工程》2016,(10):246-247
在城乡统筹发展的大背景下,当前我国实施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以城乡互补,协调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求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本文在对河北省城乡义务教育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国内城乡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来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伴随着近70年波澜壮阔的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河南城乡关系经历了改革前城乡自由互助、二元形成,到改革后城乡分割"破冰"、失衡加剧、统筹一体,再到逐步走向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嬗变。未来,河南要坚持以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为重点,从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基础设施一体建设、乡村经济多元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方面着力,加快推进并实现城乡社会、形态、市场、经济,以及人与自然的全方位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部地区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论文主要研究了中部崛起战略下湖北城乡物流的衔接模式:在简要分析了中部崛起战略的重要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经济和物流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机遇;之后简要介绍了湖北省的三大物流圈,重点分析了武汉物流圈,进而研究了基于中部崛起的武汉市城乡物流的三种衔接模式;同时分析了这些衔接模式在湖北城乡物流的衔接上面的可行性与适用性。论文的观点希望能为湖北城乡物流的有效衔接,为促进湖北地区物流与流通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国家一项重大决策,城乡统筹要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从而形成城乡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需要协调土地流转与城市化过程之间的关系,使两者产生良好的互动机制。本文首先在分析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土地流转的一些热点问题,以及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缺陷。然后在城乡统筹背景下,提出土地流转和城市化的互动模式及互动途径。  相似文献   

12.
英美澳日四个发达国家分布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四个大陆,其城市化进程的模式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后城市化阶段表现出的特点更加鲜明.对比分析发现,四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政府政策、城乡关系、不同规模的城市所起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英澳日等国的政府在投资、规划以及法律建设等方面的介入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美国则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城市化模式.发达国家取得的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的城市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剖析了我国城市化与城乡一体化的辨证关系,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地域进行了类型划分,研究了不同地域类型城市化对城乡一体化的作用方式,并针对城市化对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障碍因素,提出了几点对策.以期在一种新的思维方法指下,为指导各级政府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的人类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祝影 《城市发展研究》2001,(4):34-37,50
本文基于人类学对城市化的释义 ,认为城市化的过程是城乡关联发展的过程 ,并引出在此基础上的城乡文化整合体现城市化实质的命题 ,且就城乡关联和城乡文化整合的一些相关内容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产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考虑城镇化在其中的作用,选取长三角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使用泰尔指数对城乡收入差距进行测度,运用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从产业结构高级化与产业结构合理化角度对城镇化在产业结构优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中发挥的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城镇化在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中发挥了中介效应;城镇化在产业结构合理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存在显著的双门槛效应:当城镇化水平较低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当城镇化水平超过72.9%时,产业结构合理化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基于此,提出了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余慧芬 《价值工程》2010,29(29):114-115
加快城镇化进程,是中央在新时期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文章从城镇化建设的内涵,城镇化建设的意义,中国城镇化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以及促进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相应措施等方面对我的城镇化问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未来我国城市化将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而且面临着复杂的环境.如何保持我国城市化快速、健康、稳定地发展展,这是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提出一些新的认识,即城市产业的发展既要考虑自身产业的发展,也要考虑全球和区域产业的空间梯度转移;城市化空间战略要实施以大城市超前发展为主的多元化城镇发展战略;在深化城市化的内涵中提升城市化的质量;实现农村人口迁移的城市化向功能城市化的转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产生了大量的农地非农化问题,进而导致了农地功能变异、生态和粮食安全问题以及粗放的发展方式等累积负面效应。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与生态保护,构建可持续的城镇化融资机制,注重私权和公权相互制衡下的土地资产开发,从而实现农地非农化向正常态的回归。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的重心将转移至郊区和乡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对乡村进行更新建设和对城镇进行棕地再开发将成为农地非农化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通过重构城市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泰尔指数、变异系数、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等方法测度了2007-2016年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城市化质量的综合水平及其空间特征,基于能源消费结构转型视角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以检验环境规制对城市化质量的门槛效应。研究显示:我国各省市城市化质量总体上逐步提高,但省域差异呈现出"四降四升"的双W型波动变化趋势。城市化质量省际间存在空间集聚分布格局,但异质性有所增强。冷热点空间格局表现出"东热西冷"的分布规律,环境规制对城市化质量具有显著的双门槛效应,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城市化质量具有驱动作用,而能源消耗和收入差距则抑制城市化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常亮  贾金荣 《城市问题》2011,(4):97-100
通过总结在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对比分析邻国日本、韩国乡村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农村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新农村建设策略应该是以建立在区域差异性基础上的城市化水平为轴线,通过区域功能分工实现城市功能延续,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