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世俊 《发展》2001,(7):35-36
主 要 特 点      (一 )、城乡市场商品供应充足,较好地满足了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近两年来,河西地区的商业流通部门和流通企业,以及各种经济成份的流通组织,积极组织适销对路的商品,满足市场供应。 2000年河西地区三地两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73.46亿元,同比增长 12.47%。同时,围绕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积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千方百计把当地的产品,特别是农副产品向外销售,解决农民的“卖难”问题,呈现出购销两旺、市场繁荣的新景象。   (二 )、流通改革进一步深化   河西地区流通改革的重点开始转向产权…  相似文献   

2.
河西矿产资源的开发保护和科学利用●·孟开苏文是全国“九五”计划重点开发地区之一。河西地区的开发、进步对于整个大西北尤其对甘肃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丰富的矿产储存是河西地区突出的资源优势,如何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河西的矿产资源并使其转化为经...  相似文献   

3.
“再造一个河西”,金昌怎么办?●金昌市市长甘庭德3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再造一个河西”的重大决策,符合党的十五大精神,也符合河西经济发展的实际,更符合金昌经济发展的实际,为河西地区乃至全省经济跨世纪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为了贯彻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4.
邓育洲 《发展》2005,(1):56-57
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之一,该项目拟在河西地区建立以市级信息交换中心为核心、以县级农业信息服务中心为主体、以重点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农业经济信息网络,达到互通信息、强化市场、扶优扶强及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首都经济》2009,(6):46-46
近日.为促进丰台区河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丰台区政府出台了促进河西生态休闲旅游区建设的具体措施。主要内容为:1、编制完成旅游发展规划.创建“休闲度假示范区”。  相似文献   

6.
甘肃河西荒漠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克振  李春梅  胡广阔 《发展》2009,(5):107-108
河西荒漠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应坚持多种能源开发方式综合协调发展,开发过程中应强调通过可再生能源地开发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促进其他高吸附能产业、旅游业及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7.
河西走廊素有“丝绸之路”之称。河西地区(又称河西走廊)东起黄河,西连新疆,南部与青海接境,北部除与内蒙毗邻外,尚有小部分地段与蒙古人民共和国交界,夹于祁连山与北山之间,因在黄河以西得名,是一条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40—100余公里的狭长地带,...  相似文献   

8.
1982年开始实施的“三西”(河西、定西、西海固地区扶贫开发,是我国扶贫开发史上第一个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开发式扶贫行动。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西”地区各族人民充分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大力推行“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和“有水走水路、  相似文献   

9.
《天津经济》2010,(3):82-82
“草根经济体融资难的症结。不在于市场资金约束和政府政策障碍,更应着眼于体制和制度性建设,”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开发银行前副行长刘克崮“两会”期间表示,“草根金融体系应‘三分两化’。”  相似文献   

10.
石兴中 《开发研究》2007,(5):147-149
小城镇建设浪费了稀缺的土地资源,造成了小区域生态环境的失衡,可持续发展能力被削弱。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内涵及运行原则出发,分析了欠发达区域小城镇建设进程中(以甘肃河西地区为例)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基于此,进一步研究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理论策略与政策体系,并提出了河西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应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发展》2010,(5):152-152
“现在的九粮春的市场,已经从陇东到河西以及省会兰州,成功占据了商务用酒、会议用酒等中高端白酒市场第一的位置,成为甘肃人宴请待客的流行风向标和陇酒市场上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之一。”近日,  相似文献   

12.
由于水资源的长期过度开采,不仅使河西走廊地区在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也使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上采取切实措施,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是河西走廊地区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明清时期河西走廊的开发及生态环境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西走廊地处中国西北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咽喉要塞。在政治、经济、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向来就为兵家必争之地。自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征匈奴起,汉朝便开始了对河西走廊大规模的屯田开发。《史记·平准书》载:“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令居、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戌田之。”这是河西经济发展的起点,也是河西经济区形成的开端。大规模的屯田有汉、唐、明、清四个时期。  相似文献   

14.
管东红 《发展》2011,(12):62-63
甘肃藏区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青藏高原的“生态门户”和“天然长城”,是确保黄河流域和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安全的“中华水塔”和“天然水库”,对维系黄土高原和蒙新高原的生态安全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生态功能极其重要。保护和建设好甘肃藏区的生态环境,是确保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的战略抉择。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甘肃藏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应重点关注生态产业化、经济生态化、生态补偿机制等战略层面的政策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15.
贾芳 《开发研究》2004,(5):66-67
甘肃省河西地区因自然环境的独特与历史发展的久远而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具备发展现代旅游业的优越条件。但该区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并不充分,原因之一是河西五地(市)缺乏整体开发的思想,未能打破即得利益、部门利益、地区利益的界限。笔者认为,进行整体开发,形成连线成片的经济规模,是河西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试图通过对资源特色及客源市场的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张霖 《发展》2000,(12):40-41
“再造张掖”是中央和省委提出的“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再造河西”的重要内容,抓住当前三个“再造”的有利时机,加快道路货运市场的培育和发展,对促进地方经济,实现“再造”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南京市建邺区大力推进河西金融中心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但与国内发达地区的金融中心相比,河西金融中心建设依然存在较多薄弱环节,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深化改革创新措施,进一步推进河西金融中心建设,争取在较短时间内把河西金融中心打造成集金融机构、金融交易、资金管理、金融研发培训和金融信息服务等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金融城,成为南京区域内的金融核心。  相似文献   

18.
河西地区是我国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7.94%,耕地面积有1400万亩以上,水浇地占河西总耕地的77.7%,工农业在甘肃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该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已初具规模,省委省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提出“再造一个河西”用...  相似文献   

19.
刘秉琪 《发展》2004,(10):62-63
甘肃河西地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是甘肃省河西地区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之一,该项目利用河西地区计划、农牧科技等部门现有信息网络和人员优势利用国家引导资金,在酒泉、嘉峪关、张掖、武威、金昌五市建立农业信息交换中心,在临泽等20个县(区)建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在南华镇等54个中心乡镇建立农业信息服务站,形成以五个市级信息交换中心为核心,以县级农业经济信息网为主体,以重点乡镇农业信息服务站为基础的三级农业经济新信息网络,达到互通信息、强化市场、扶优扶强,提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九五”规划明确指出,我国将加大中西部引资的力度,鼓励外资投向我国中西部正待发展的产业部门、鉴于中西部与东部之间差距较大,中西部经济基础较弱以及中西部广阔的市场前景,不少人将“以市场换技术”作为重声、的重点提出,强调以广阔的内地市场为引力通过高新技术加快中西部经济发展的步伐.尽快赶上东部地区。这种想法是正确的。但是中西部地区究竟该怎样借鉴东部地区长期以来“以市场换技术”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呢?这是个很俏得探讨的课题。笔者认为,中西部地区在“以市场换技术”方针的指导下,应努力把握好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