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始终将农村问题放在首位.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同时也开启了中国农村的改革.邓小平通过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等问题进行分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农村改革思想体系.正是在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农业、农村等方面才取得了伟大的成就.本文从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的形成、主要内容着手,探析了邓小平农村改革思想对当今中国农村问题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文章认为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描述的主人公桑提亚哥,不是以英雄的形象树立在人们的面前,但恰如海明威本人带给世界的形象一样伟大坚强.桑提亚哥仿佛是草原上的雄狮,虽然年迈力衰,但依然保持着作为英雄的尊严,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鼓起了全部的生命勇气,向竞争孝发动了英雄般的抗争,在他身上,生命的意义再次得到了升华.海明威把桑提亚哥描述成一个败而不馁的人物,在主人公的经历中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理解,以及对于英雄的尊重. 相似文献
6.
7.
温锐与游海华先生所著《劳动力的流动与农村社会经济变迁》,是一本研究赣闽粤交界地区(约20余县)从清代到20世纪末社会经济发展演变的实证性著作。该书的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的时间跨度大,说是20世纪,实际上溯到明清时期;二是史料详实,作者除了查阅引用了大量当地史志文献外,还亲自到该地区进行了数次调查,采集了一批调查材料; 相似文献
8.
小说的标题叫《受戒》,开头的第一句话是:"明海出家已经四年了。"我一开始以为这是一篇写佛门生活的作品,它也确实描述的是出家人的故事,只是读着读着,我渐渐觉得小说中的人与事虽然未离佛门,但作者真正要表现的东西却与佛的本意相去甚远。我感受到的并非佛寺的森严和佛徒生活的单调与清冷,而是与之相反的浓郁的世俗生活的情致与意趣,我实在看不出作为小说主人公的明海在这里到底受了什么戒,反倒是他和他的伙伴们在这里尽情享受着日常世俗日子的温馨与快乐。并不是说作者有意要作一篇"借佛反佛"的小说,也许作者的倾向远没有这样的激烈,正如作者对佛门清规的笃信也并不激烈一样。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农村改革在试行中摸索前进,无套路可循,而地方政府的做法往往能提供宝贵的经验,引人深思。文章以长期坚持农村改革的贵州省湄潭县为研究点,分析湄潭县农村改革的发展阶段及具体实施方法,发现其改革的重点在土地,并从中获取一些启示与思考,对未来中国农村改革之路提出了改革土地制度、充分发挥土地功能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农村改革之所以成功,其根本原因只有一点,就是在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这一改革形式中,包含着因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彻底分离引发的丰富内涵。而这一内涵的核心则是:农民在没有改变土地公有制性质的前提下,成为土地实际意义上的“主人”。成为土地的直接受者。由此,我们可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概括为两点,其一是保证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其二是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理顺了商品经济条件下基本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从安徽宿州走出的陈大斌先生是新华社高级记者、《瞭望》周刊原总编辑,多年致力于“三农”问题研究,成果累累,著作颇丰.最近推出了报道宿县“责任田”起源的新作《离离原上草》,读来令人兴奋!年逾古稀的作者满怀对家乡的挚爱深情,回顾了共和国1958年-1962年的艰辛历程,用数十年积累的丰富史料,展示了宿县人民5年间经历的春风夏雨秋收冬寒. 相似文献
12.
当前,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加入WTO之后国际竞争的加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农村经营体制中的一些矛盾也逐渐显露。这些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于单独经营的农户经营规模小,规模效益不高,产品竞争受到制约;二是由于千家万户的生产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难以对接,形不成市场主体;三是由于农户产业链条短,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十分困难。这些问题和矛盾,是在供求关系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处于调整时期出现的新问题,是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等问题在新阶段的集中表现。这些情况表明,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新时期改革和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加快发展来解决。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适应新阶段的要求,以战略性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农村经营体制改革,依靠体制创新,突破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 相似文献
13.
20余年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与问题,一并结到了新的世纪;而1999年的农村经济大帐总体上显得平淡无奇,这也算是给全国经济的"平稳过渡"作出了贡献。尽管许多农村经济与社会的深层矛盾逐步走向表面化,但总体上还应该是属于"通过经济发展可以解决的前进中的问题"。不过,比这些问题本身更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的认识偏差——总是把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和需要市场解决的问题混为一谈。我们想区别这两类问题,并着重分析新的历史条件下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村改革历史进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以来波澜壮阔的农村改革历程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缩影,是中国走向富强之路最激动人心的章节。回顾这段历史是今人的使命,也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明鉴。 相似文献
15.
16.
农村集体资产是广大农民群众几十年劳动积累的成果,也是农民一项重要的财产权。上海郊区农村集体经济发育较早,从80年代初期乡镇企业崛起,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拥有相当规模的集体资产。据统计,截止2002年底,郊区农村集体净资产总量为443.7 相似文献
17.
农业企业化是农村改革的第二次飞跃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以小农经济、条块分割为特点的传统生产模式越来越显示出弊端。 第一,农户家庭经营耕地规模太小,大大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 第二,由于土地经营规模限制了农 相似文献
18.
王新利博士撰写的《中国农村物流》一书,将物流理论和物流管理引入农村领域,从农村物流的理论基础入手,结合中国农村经济的特点,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对农村物流基本理论进行了开创性的系统研究,提出了许多在国内外首创性的学术观点,不仅填补了农村物流研究的空白,丰富了物流学理论,而且有充分的实践基础,对于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构建现代农村物流体系,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产业,实现农村物流资源功能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农村物流效率,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农村物流体系和运作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一、农村改革发展面临的人才问题
人才是农村各项事业建设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骨干力量。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精良、结构合理、专业齐全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才能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才能巩固好农村基层政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