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兼融南北风格,孕育着楚化底蕴的“汉派服装”在中国服装界自成一派,在上个世纪末,它的勃勃生机曾一度为世人所瞩目,在国内同行业中享有较好的美誉度,并受到广大消费的认可和喜爱。今天的汉派服装情况如何呢?不久前,湖北省“汉派服装课题”围绕这一问题组织了一次抽样调查。这次调查采取结构式访问的方法。调查目的主要是了解武汉地区的消费对于汉派服装品牌的认知度以及评价。  相似文献   

2.
夏萍 《财务与会计》2016,(17):35-36
产业互联网是传统行业与互联网融合后的新型业态,其为小批量柔性制造的服装企业带来了商机和活力.本文分析了在"电商+制造"产业互联网模式下,服装"淘工厂"产生的背景、生产组织特点和流程,并基于快速报价有助于购制双方达成合作意向这一前提,具体解析了服装"淘工厂"快速报价下的成本核算.  相似文献   

3.
"汉派服装"曾于上个世纪末一度为世人瞩目,深为消费者喜爱。那么,现在的"汉派服装"可"安好"?《喜忧参半的汉派服装》一文就是对武汉服装市场现状的调查分析。详细的数字、分项调查的结果将对行业人士大有助益。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设计师品牌日益发展的今天,中国越来越重视由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大国,将创新意识注入传统行业;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政治、经济、文化开放性极强的地区,时尚产业的发展蒸蒸日上.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服装设计师品牌在此区域发展的地域性因素,探讨区域环境对设计师品牌的创建与发展所形成的支持条件.  相似文献   

5.
我国服装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为遍布全球的公司生产越来越多的产品,从"世界工厂"、"中国制造",逐渐向"中国设计"转变,经历了不同寻常充满机遇的20年,形成了自己的服装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6.
“加强服装设计师队伍建设,推动中国服装产业升级,这是当代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光荣历史责任,也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生存和发展的历史价值”。“要加快中国服装业的现代化建设,首先是要加强服装设计师协会的自身建设,促进设计师队伍的壮大”。  相似文献   

7.
言颖 《企业导报》2002,(6):11-12
<正> 2001年,武汉餐饮业空前繁荣,全市餐饮营业收入突破75亿元,比2000年增长20%。其风头大大超过了曾风光无限的汉派服装。然而,危机往往在最辉煌的时候接踵而至。武汉商学院陈光新教授分析,武汉餐饮业的发展,似在步汉派服装的后尘。 "夫妻店"心齐发展速度快  相似文献   

8.
陈蕾 《总裁》2009,(11)
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应当具有优秀面料设计师的素质,面料学和服装设计是密不可分的.服装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所以对于服装设计师的设计,面料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2021年12月12日,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迎来一件"盛事"——由汕头市人民政府、中国针织工业协会指导,汕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成立大会成功举办.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协会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汕头市纺织服装产业形成抱团发展新格局.汕头市领导温湛滨、曾风保、谢泽生、项天保等出...  相似文献   

10.
皮尔·卡丹可称当今世界的风云人物,是创新与冒险的奇才.他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不仅成为法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服装设计师之一,而且还以自己的经营才能建立起了以服装、餐饮、家具等几十种产业组成的"卡丹帝国",成为世界上唯一拥有自己银行的时装设计制作大师;在戛纳拥有自己的私人码头;全世界90多个国家约有600多家工厂在生产"卡丹"牌和"美心"牌的各种服装、香水、家具、食品以及器皿等;在全世界拥有10个陈列馆.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纽约服装产业集群的结构特征,发现纽约服装区长盛不衰的创新能力一方面来自服装区内成熟的产业集群基础设施和频繁的企业互动,另一方面得益于纽约服装区对"变异"的开放和包容,中介机构在这两方面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照纽约服装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服装产业集群的不足,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产业集群升级的公共政策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
蓝平 《企业导报》2001,(3):24-25
<正> 失去个性的中国服饰 在中国服装界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头禅:中国服饰一大抄。其抄袭的主要战术是:改进,消化,吸收。于是,中国的服装界出现了四大流派:京派、海派、粤派、汉派。这四大流派仰仗自己的地理优势,几乎都有自己抄袭的蓝本。京派以模仿欧美为主,海派以模仿日本为主,粤派以模仿港澳为主,汉派“九省通衢”,什么服装都  相似文献   

13.
王开颖 《潮商》2021,(6):56-58
从家庭作坊和"三来一补"起步,原来几乎一片空白的纺织服装产业经过40余年来持续发展,已成为汕头制造业中占比最大、配套体系齐全的特色产业.2020年,全市纺织服装产业总产值已超1000亿元,内衣家居服产值占全国细分行业40%左右,区域优势特色明显.近期,汕头市委、市政府立足"工业立市、产业强市"理念,提出构建"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发展新格局,把纺织服装特色传统产业列为"两特"之一,争取到2025年全市纺织服装规上工业产值超2000亿元,基本实现从"纺织服装大市"到"纺织服装强市"的转变.消息传来,汕头市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纺织服装从业人员欢欣鼓舞,更加坚定了创新实干求发展、将产业做大做强的信心和决心.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然而许多服装企业,实际上是典型的"代工型企业",是国外品牌商的打工者,这些企业赚取产业价值链条中最微薄的利润。随着劳动成本的增长,人民币的持续升值,中国服装企业面临着严峻的转型问题。本文通过对服装产业环境的分析,指出了我国服装代工企业转型的迫切性,并进一步研究了服装代工企业在战略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5.
2001年,武汉餐饮业空前繁荣,全市餐饮营业收入突破75亿元,比2000年增长20%。其风头大大超过了曾风光无限的汉派服装。  相似文献   

16.
《潮商》2022,(1):27-30
一、基本情况 纺织服装产业是汕头市最大的支柱产业,全市纺织服装企业超7000家(含个体单位,企业单位超3000家),以家居服装、针织内衣和工艺毛衫为主,是中国最大内衣家居服生产基地,其中,内衣家居服产量约占全国45%,拥有"芬腾""浪漫春天""奥丝蓝黛""秋鹿""美标"等一大批内衣家居服名牌,内衣家居服名牌数量位居全国...  相似文献   

17.
郑州服装制造业的崛起直接得益于郑州发达的服装商贸业,是服装"三产"催生了"二产"、带动了"二产".也正因为此,这一领域内聚集了一批懂市场、善经营的高手,眼下他们全力要做的,是寻求团队突破.  相似文献   

18.
<正>寻找到品牌的时代脉络,如同打通"任督二脉"引来新鲜气血,品牌自能强健体格,生生不息中国服装论坛秘书长王军"一个时代的品牌,一定是在体现时代的文明。"中国服装论坛秘书长王军在接受《东方企业文化》采访时表示。中国服装论坛在走过的十多年岁月中,已经成为业内具有影响力的话语平台。作为论坛总秘书长的王军,他希望这个平台能成为一个驱动品牌成长的平台,并且推动一批有独特品牌价值的中国企业,走到市场和产业领军行列中。  相似文献   

19.
《东方企业文化》2019,(3):14-16
<正>本刊讯(记者姚建平段新)4月19至20日,以"情系红色苏区助力服装产业"为主题的"送教到基层暨服装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大讲堂"活动在中国品牌服装制造名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中国纺织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联合主办,江西省总工会、赣州市总工会支持,中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是世界第一的"服装制造大国"、世界第一的"服装出口大国"。从表面上看中国服装行业在世界市场的地位应该是无法动摇的,然而在国际消费市场疲软以及在周边国家服装产业逐步蚕食的状况下,以外贸为主的中国服装服饰类企业的国际份额正在这种双重挤压的形势下优势逐步被弱化。转型升级已成为服装业内的共识,只有持续创新,不断提高研发设计实力,建立自主品牌,中国纺织服装产业才能不断做大做强。创新就是抓住"微笑曲线"的两端,即技术研发和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