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动物和植物,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眭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三类。它们虽同属于生物资产,但在进行减值准备核算时却适用不同的具体准则,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的规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减值准备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一资产减值》的规定,公益性生物资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的规定不计提减值准备,其原因是公益性生物资产不具备生产经营眭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一、资产减值准则有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变化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出现资产减值迹象时,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同时还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  相似文献   

3.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存货等已确认的资产减值不得转回。针对新准则对资产减值单向计提的规定,本文从资产减值准备计提方向研究上市公司资产减值的信息含量,发现资产减值的计提方向存在信号显示作用。这表明资产减值准备方向传递了公司未来前景的信息,全面取缔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将减少资产减值的部分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4.
1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 1.1资产减值的概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如果企业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相应地按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部分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将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利润表中.  相似文献   

5.
资产减值会计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理事会于1996年6月作出制定资产减值国际会计准则的目的是:第一,目前许多国际会计准则都涉及到资产减值问题,如存货、投资、固定资产、建造合同、职工福利、所得税等,就资产减值制定国际会计准则,有助于保持资产减值会计核算方法的一致性,第二国际会计准则中有关资产减值的现行规定不够具体,不能保证各企业采用同一的方法进行资产减值的认定、兢夜计量,因此,在观上要求就资产减值制定国际会计准则,就资产减值的确认,计量作出系统规定。  相似文献   

6.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该准则借鉴了有关国际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资产减值会计实际,对准则适用范围、资产内容与概念、资产减值迹象判断标准、资产可收回全额的计量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等方面进行了更新和明确,并特别规定了资产减值准备,一经确定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与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相比,资产减值准则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较大的变动。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标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举例对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出以及资产损失转回的处理进行了分析,使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规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财政部于06年2月日正式颁布了新会计准则,与原会计准则相比,在该会计准则中,其中关于资产减值的规定发生了许多变化:新准则规定:部分资产的减值准备计提之后不得转回;新准则还规定在减值损失的确定方法和程序,资产组、单项资产以及商誉减值迹象的认定,以及减值额的计量等方面作出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栗岚 《西部财会》2007,(8):32-33
原资产减值准备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制度的不明确性、随意性和信息披露过于简单等缺陷。新资产减值准则在改进后明确了进行减值测试的前提,明确了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方法,明确了按资产组计提减值准备的方法,规定了已经确认的资产减值损失不得转回等,提出在实际操作中需要完善公允价值计量所依据的市场环境和加强上市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对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资产发生减值的判断标准进行了归纳和总结,通过举例对存货,金融资产、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各项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方法,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出以及资产损失转回的处理进行了分析,使会计人员对新会计准则中资产减值的规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1.
(一)改变了资产减值的计提基础。新准则规定:“准则中的资产包括单项资产和资产组”。采用了资产组的概念:“资产组是企业可以认定的最小资产组合”。在单项资产减值准备难以确定时,应当按相关资产组确定资产减值。旧准则中没有资产组的概念,新准则的提出是对资产减值会计的一大突破,是与国际会计的趋同。  相似文献   

12.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是为了避免资产的虚增导致企业利润的虚增,同时为了保证企业会计资料的真实性:阳可比性。财政部2006年2月15日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与以前的规定相比,改变较大。新准则明确规范了资产减值迹象的判断、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的处理、商誉的减值测试与处理以及有关资产减值的披露等具体问题。本文仅就资产减值准则的变化及实施设想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
王倩 《会计之友》2008,(32):51-52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于期末对资产的可收回价值进行估计。如果有关资产期末已发生减值,应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体现了谨慎性和实质重于形式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但由于准则对其规定不明确以及实施准则的外部体制环境的缺陷,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具体问题。本文就如何完善资产减值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一、资产减值准则有关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变化 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在出现资产减值迹象时,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时,即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企业应当确认资产减值损失,并将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可收回金额。同时还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的规定,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其实施前后亏损上市公司利用短期资产减值准备进行盈余管理的程度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短期资产减值准备已成为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邓红燕 《财会通讯》2009,(7):36-37,46
本文在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背景下,选用2001年至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经济模型,研究了新会计准则执行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减值准备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经济因素造成的价值损毁;新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前后,上市公司利用新准则的规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准则执行后上市公司减少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同时加大了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相似文献   

17.
一、新资产减值准则与原有资产减值制度的比较 1.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不得转回。我国原有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于已经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如果企业计算的当期应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金额高于已提资产减值准备的账面余额,应按其差额冲回多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相似文献   

18.
基于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6年2月公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规定当企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的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本文拟通过对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进行利润操纵的现象进行研究,揭示资产减值准备与企业盈余管理之间的关联关系,着眼于现行准则下资产减值的新特点来分析现行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企业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以下简称“资产减值准则”)与原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资产减值会计相比,突出的变化有三点,一是拓宽了资产减值确认和计量的范围,二是增加了资产组及其减值的概念,三是增加了资产减值一经确定不得转回的规定。相对其他具体准则而言,该准则操作的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20.
资产减值准则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新企业会计准则执行的背景下,选用2001年至2007年沪市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经济模型,研究了新会计准则执行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与转回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结果发现:影响减值准备变动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经济因素造成的价值损毁;新资产减值准则的执行前后,上市公司利用新准则的规定,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为准则执行后上市公司减少了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同时加大了短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