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 2002年11月18日,石首市上津湖渔场2000亩切块全部吊蚌育珠,总长度达3000m左右,这是由浙江省诸暨市三水珍珠有限公司投资600万元兴办石首市规模最大的珍珠养殖基地。这一引资的投入使2002年石首水产业引资额达到了1600万元。  相似文献   

2.
《致富之友》2005,(10):44-44
池蝶蚌是目前世界上培育淡水优质珍珠的首选蚌种。由洪门水库开发公司于1997年首次引种成功。通过近几年的驯养、繁育和育珠性能研究,证实了池蝶蚌育珠性能优于我国的三角帆蚌,它具有壳宽大、个体重、贝壳珍珠层厚、晶杆粗长等特点。经与三角帆蚌进行育珠对比试验,成活率比三角帆蚌高6.8%,分泌珍珠速度是三角帆蚌的1.62倍,优质珍珠比例是三角帆蚌的2倍,且抗病性远优于三角帆蚌。由“池蝶蚌育珠性能及繁育技术研究”项目通过了科技厅组织的,由中科院院士及国内知名水产、贝产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的成果鉴定,肯定了池蝶蚌是一种优良的育珠蚌源,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研究的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赵同庆 《致富之友》2003,(12):24-25
一、珍珠是如何形成的?答:珍珠是华贵的装饰品,又是名贵的中药材,经济价值高,养珠业常有“金库”之称,因此发展养珠业大有前景。珍珠是利用蚌类的培育而成的。蚌类属软体动物门,瓣鳃纲,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养珠业常选用帆蚌、褶纹冠蚌和珍珠蚌等品种养殖。  相似文献   

4.
褶纹冠蚌,背瘤丽蚌育的珠,一般“两夏一冬”可采收,有的当年植片,当年采收;三角核蚌和其它贝蚌,一般要经过“三夏两冬”才能采收,有核珍珠要比无核珍珠时间短。为何珍珠形成需要这样长的时间呢?因为无论哪种贝蚌育的珠,也不管培养的是哪种珍珠,都要经历珠囊形成期、珠胚期、珠核期、增厚期、成圆期五个阶段。  相似文献   

5.
<正> 珍珠为河蚌所产,目前淡水珍珠生产大多用三角帆蚌育珠。因此,河蚌尤其是三角帆蚌的养殖对珍珠的生产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人工育珠业的发展,蚌病时有发生,因此对蚌病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对一些常见蚌病作一些介绍:1.三角帆蚌瘟病①病因:尚不十分明确,此病可与噜水气单胞菌形成混合感染或相继感染。②症状:发病初期,三角帆蚌的爬行运动消失,对水的净化力减弱,进水孔与排水孔纤毛收缩,排  相似文献   

6.
应毅 《浙江林业》2003,(9):21-21
长乐村座落在诸暨市白塔湖畔的珍珠之乡,全村354户,1227人,是诸暨养蚌育珠第一村。2001年集体经济收入达80余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为1万多元。富裕起来的农民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愿望越来越迫切,把创建“绿色生态村”摆上了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经过几年努力,去年长乐村被绍兴市绿化委员会命名为全市首批“绿色生态村”。  相似文献   

7.
<正>我养殖珍珠有八年了,为了提高珍珠的产量和质量,我动了不少脑筋,但养殖的珍珠产珠率低、珠形差。为此,我想尽了办法,但是效果还是不理想。为了探索鱼蚌混养生态高效养殖技术,我于2005年在武汉施瑞福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员的指导下,利用"满水活"生物肥和"多福可乐"微生态制  相似文献   

8.
淡水珍珠养殖被誉为水上“黄金”产业,近几年发展态势强劲,三角帆蚌以其体大、扁平、壳厚、质坚,便于手术操作,所产珍珠色泽鲜艳、细腻光滑等优点而作为淡水珍珠生产用的首选材料。但随着淡水珍珠产业的日益发展,天然三角帆蚌资源日趋减少,许多珍珠生产区几近绝迹,因此科学地进行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三角帆蚌优质苗种繁育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 珍珠自古以来被人们视为珍宝,它光彩夺目,晶莹美丽,是珍贵的装饰品和药材,也是重要的出口商品。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珍珠出口创汇就达3.8亿元美金。我国内陆水域广阔,生产珍珠的潜力很大。不仅南方沿海可以养蚌育珠,内陆的江、湖、水库、池塘、河道均可养殖(一般只要水深2米,冬夏不干,无污染的水面均可养殖),  相似文献   

10.
江西省特种水产养殖发展迅猛,群众养殖名特水产品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并且由“散兵游勇”向基地化、规模化发展.如万年县珍珠生产在湖云塘水产场的带动、扶助下,已形成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支柱产业,不仅养蚌育珠,而且进行珍珠系列产品加工;吉安市的甲鱼养殖在白塘乡黄顺宗兄弟的带动下,去年养殖面积180多亩,今年计划扩大到400亩;会昌县蛙类养殖在养蛙大王胡新华的带动下,将发展成为全省第一养蛙大县;波阳县油墩街乡因势利导,推行股份制经营方式,聚积千家万户的闲散资金,发展甲.鱼、鳝鱼及珍珠等特种水产品,现已建立以漳田村甲鱼、沙洲村黄鳝、西港村珍珠为中心的特种水产养  相似文献   

11.
最近,江苏省姜堰市4000多亩水面、近1000万只的珍珠蚌出现了死亡现象。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大量的植珠蚌被运送到几百公里以外的水域养殖。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全市珍珠养殖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样是搞珍珠养殖.为什么有的珍珠养得好,而有的出现异常珠或发生病害昵?我市珍珠养殖大王沈宏亮等几道出了个中原由,并自豪地与我们谈起了自己养殖淡水珍珠的“八字”经验。  相似文献   

12.
<正> 首先,弄清楚僵珠和烂珠(烂片)的意思。 僵珠即珍珠长不大,形状似谷壳、呆木无光,呈僵化状态。 烂珠(烂片)即小片插植到外壳膜的结缔组织后不形成珍珠囊,而溃烂成淡黄色脓水物,似发臭的浆糊。珍珠表面伤口已愈合,已烂的小片鼓起在外套膜的内外表皮之间。 其次,弄清楚产生僵珠和烂珠的原因。 产生僵珠的原因是小片蚌太瘦,小片过薄,或小片冻伤,形成的珍珠囊分泌能力差,珍珠生长缓慢,以至停滞,产生了僵珠。  相似文献   

13.
实行鱼珠蚌立体养殖,上层吊蚌育珠、中层养鱼、底层套养蚌种。以鱼养蚌、以蚌补鱼达到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其经济效益比单一养鱼提高3-5倍。一、春秋接蚌。嫁接蚌手术时间以秋季9-11月或春季3月下旬到5月中旬(适宜水温5-25℃)为佳,这时伤口感染少、愈合...  相似文献   

14.
<正> 珍珠养殖业的兴起始于二十世纪60年代中后期,当时在江苏的吴县、苏州、无锡、武进,上海郊区,浙江的嘉兴、绍兴、德清乃至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掀起了养殖高潮。由于缺乏技术,蚌病的蔓延使育珠蚌大批死亡,有的地方几乎全军覆灭,蚌农损失惨重。时隔十几年后的八十年代后期,浙江的金华、  相似文献   

15.
珍珠业成为万年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万云辉地处鄱阳湖畔的万年县,水产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水域面积11万多亩,现已开发利用4.5万亩。为改变单一养鱼模式,早在70年代初就开始发展河蚌育珠,实行鱼蚌混养。经过20多年的探索、总结、推广,现已成为全县农村的主导产...  相似文献   

16.
培育珍珠的五种河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我国江河湖塘中,河蚌约140多种,目前已用来培育珍珠的只有10余种,用得最多的五种河蚌有: (1)三角帆蚌。又名翼蚌。壳大扁平,质厚而坚硬。背缘向上伸展呈三角帆状,故名三角帆蚌。栖息于大、中型湖泊和河流中。用其育珠,珠质细腻光滑,色泽鲜艳,质量最佳,但珍珠形成较慢,易患病。 (2)褶纹冠蚌。又名湖蚌,鸡冠蚌。壳大呈不等边三角形,厚而坚固,背缘上扩呈鸡冠状。栖息于泥沙底质的河流、湖泊、池塘中,比三角帆蚌分布广。褶纹冠蚌人工繁殖容易,幼  相似文献   

17.
三角帆蚌以其体大、扁平、壳厚、质坚,便于手术操作,所产珍珠色泽鲜艳、细腻光滑等优点而作为淡水珍珠生产用的首选材料。但随着淡水珍珠产业的日益发展,天然三角帆蚌资源日趋减少,许多珍珠生产区几近绝迹,因此科学地进行三角帆蚌的人工繁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将三角帆蚌优质苗种繁育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鄂州市东沟镇在实施水产品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打珍珠牌、发珍珠财,主攻以珍珠为主导的特色水产品开发,加快了镇域经济的发展。全镇现有2.1万人从事各类水产养殖业,占农村劳力的71%,水产养殖面积达到3400hm2,其中珍珠养殖面积达1733.33hm2,珍珠养殖户3650户,占总户数的64%,形成了一批“珠—鱼—果”、“珠—鱼—鸭”、“珠—鱼—猪”等立体高效养殖模式。2001年,全镇珍珠产量0.75万t,水产品产量1.9万t,实现产值1.4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76%,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其中的7…  相似文献   

19.
<正> 据悉,一度陷入“低谷”的珍珠市场已开始复苏,目前市场平均价格为每公斤600到700元,比前几年翻了一番。特别是高档珍珠,价格更是昂贵,一粒售价就达数千元。受利益的驱动,珍珠养殖在江苏省也迅速反弹。淡水珍珠是江苏的传统养殖项目,产量和销售均占据了全国的一半以上,在国内具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每到五一前后,都会出现小龙虾价格的一个分水岭,五一前小龙虾塘口价多在六七十元每公斤至四五十元每公斤不等,五一过后,小龙虾塘口价便迅速跌至二三十元每公斤,甚至出现二十元每公斤以内价格,对许多养殖企业和养殖户的盈利能力造成很大的冲击,一些小龙虾经纪人拿虾的谨慎态度也直线上升,出现小龙虾压塘的现象。小龙虾养殖的"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