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两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引人注目的内容。对此,笔者谈两点个人的思考。一、土地的产权权利与土地的用途管制必须平衡任何现代国家的土地制度都至少包含两大基本内容:一是土地的产权制度,二是对土地用途的管理制度。土地的产权制度是为了保护产权人的合法权利,这是整个土地制度的基础。对土地用途的管理,则是基于土地总量的有限性和土地利用中所必然产生的外部性,因此需要政府代表社会  相似文献   

2.
政府管制房地产开发市场法律制度发展回顾和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对房地产开发市场进行管制的基本制度,主要包括房地产开发市场准入制度、土地使用管制制度、投融资管制制度、质量管制制度。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在市场准入、土地使用和投融资等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管制制度,这些制度体现在许多法律法规当中。但还存在一些不完善之处,主要表现为:市场准入标准不统一;土地使用用途不明确缺乏相关利益人的平衡机制;投融资制度缺乏一些基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用途分区的分析。以国土资源部51号文对新一轮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出的具体意见。明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规则,对新一轮规划编制与实施中借助土地空间分区实现空间布局引导和结构指标控制的分区目的、强化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提出了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在将土地用途管制扩展到所有国土空间。文章提出"区域绿色空间"理论,旨在打破城区园林绿地空间与郊区自然生态空间的区域边界,对同时依存于生态、城镇和农业三类空间的绿色资源实施统一管制。通过分析区域绿色空间用途管制理论,界定区域绿色空间范围,探究我国区域绿色空间用途管制在占补平衡、征占成本、规划管理以及法规制度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国土空间用用途管制理论,为构建自然资源空间用途管制制度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10)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11)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  相似文献   

6.
欠发达县级市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研究——以吉首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人多地少,正值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欠发达山区土地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因此,可以通过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来加强用途管制。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以欠发达地区山区的吉首市为例,采用系统聚类法,构建了欠发达县级市域土地利用功能分区指标体系,对市域内土地进行功能分区,并根据各区域的不同特点,提出了土地合理利用的发展方向和用途管制建议。  相似文献   

7.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推进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村建设水平缩小城乡差距。当前,农村土改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必须深化改革,进行制度创新,建立以权属管理和用途管制为核心的现代土地管理制度。具体而言,要加快确权颁证工作,稳步推进土地改革,加强土地流转市场制度建设,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有效途径,改革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发展农地金融,实施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土地资本化的制度障碍与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泽 《财经科学》2008,89(3):99-107
农村土地资本化是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农业规模经营效率,建立农民长效增收机制的关键性制度创新.农地产权主体虚置、严厉的农地用途管制导致的农民土地发展权缺失、现行法律时农民土地权益性融资实现再生产扩大争收入漉增加的可能性加以限制,是实行农村土地资本化的三大障碍.因此,在统筹城乡的综合配套改革中,做实农村集体土地产权,以土地发展权的贴现来分摊土地用途管制的成本,大胆尝试农地使用权抵押可获得性的农村金融工具创新,是土地资本化的改革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法律、政策和地方创新三个视角回顾了中国土地制度变迁的进程和面临的问题。中国的土地制度因不同用途沿着不同的路径演化:农地制度无论是地方创新还是政策和法律的制定都朝着强化土地物权和以农户为主体的市场交易方向发展,而非农地制度却在朝着强化地方政府垄断和土地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发展。同一块土地因用途改变而导致土地权利结构改变和利益分配方式变化,是现行土地制度的最主要缺陷。政策创新的基点是:在规划控制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盘活宅基地市场;探索征地中对失地农民的财产补偿办法,逐步消除城乡二元土地制度,让农民以土地财产权利参与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一、土地价格确定的理论分析(一)土地收购价格确定的国际经验。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或地区为了公共利益或城市再开发都建立了具有强制性的土地收购制度。虽然在法律名称上各国有所不同,但核心内容是一致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土地收购属于政府的特有权力;(2)土地收购权力一直应用于公共目的;(3)行使土地收购权力必须给予合理的补偿。同国外的土地收购制度比较,目前沈阳市正在实施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属于同一个范畴,具备前述的三个基本特征。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建立和实施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借鉴国际经验确定收购地价奠定了基础。从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