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程龙 《中国农史》2007,26(3):57-69
屯田是宋军在对西夏作战中粮食补给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重点讨论宋夏战争背景下西北屯田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发展差异。文章指出,屯田在宋夏灵州之战中开始出现,并逐渐由临时补给措施转化为常规补给方式。庆历时期,西北屯田在鄜延路、泾原路形成两大中心区域,并分别向宋夏边界东北部和西南部扩展。由于地理环境以及战争因素的影响,北宋中后期,屯田向宋夏东北边界的扩展活动发展缓滞,而屯田在宋夏西南边界的扩展却极为顺利。  相似文献   

2.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后,军粮工作既要站在保障国防的高度搞好部队粮食供应,又要站在推进现代粮食产业发展的高度搞好多种经营,涟源市走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军粮产业发展壮大之路。  相似文献   

3.
翟麦玲  谢丽 《中国农史》2008,27(1):41-50
屯田与营田在唐代是两个既相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在经营人员、设置目的、设置地点、经营方式、以及转化为民田等方面,具有相似性;而在组织管理系统方面则是不同的。长期以来,二者之所以常被混淆,一方面是由于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营田使职责也具有双面性;另一方面,史书记载有些地方比较模糊,而且自宋代起人们对二者已经不甚加区分了。本文通过分析历史文献以及敦煌文书中有关屯田与营田的材料,辨析唐代屯田与营田的异同,对未引起研究界重视的二者的区别以及容易混淆的原因,逐一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4.
邹俊  唐震 《水利经济》2013,31(6):54-60
从小康社会对农村水利建设的要求,以及农村水利建设对小康社会的支撑两个方面,探讨小康社会与农村水利建设之间的关联性,并运用量化的方法,分别选取反映我国农村水利建设及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的指标,对我国各省市小康社会与农村水利建设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小康社会与农村水利建设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现代物流已经深入我国各个领域,跨于粮食商品流通与军事后勤保障之间的军粮供应工作(以下简称“军供”),兼有军事物流与粮食物流的特点。军供,如何融合现代物流的理念,满足现代军事用粮需求,是摆在从业者面前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农村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对山东省农村水利建设现状的调查.总结了1949年以来山东省农村水利建设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山东省农村水利建设与运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农村水利建设、改善农村水利管理、加大农村水利资金投入3个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7.
借鉴国外协调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蓉  郑垂勇  马骏  赵敏 《水利经济》2008,26(4):69-71
水利工程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往往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影响,有的甚至是持续而深远的影响.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处于同一系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协调好两者的关系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通过分析总结国外协调水利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力图为我国协调水利建设与环境保护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通过系统分析土地资源的消耗特点,从土地资源的供给力、非正常消耗率的角度,阐明了节约用地和严格控制土地资源消耗的紧迫性.系统地提出了土地资源消耗方式转变与创新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相应的战略措施.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水利建设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水利建设之间的关系。[方法]文章以2009—2015年农业和水利建设有关数据构建回归分析计量模型,以农业现代化水平、人均耕地灌溉面积、水利建设投资完成额、水库容量和除涝面积为指标,具体研究了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与农村水利建设的关系。[结果]研究发现人均耕地灌溉面积、水利建设投资完成额、水库容量、除涝面积和农业现代化水平均有正向促进作用,所以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村水利建设也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结论]由此研究认为应持续加强农村水利基础建设并提供有效供给,确保现代化农业产出水平稳步提升;总结和推广先进国家和地区水利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农村水利发展道路;优化农村水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水利服务精准性,增强农业现代化背景下的农村水利供给能力,使两者在发展中相互促进,确保农业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相似文献   

10.
一、长治地区水利建设的基本现状长治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地处我国中部内陆地区,年平均降水量573.30毫米。目前,全市水利工程总供水能力达5.75亿立方米;全市在册水库75座,总库容10.50亿立方米;大中型灌区(站)20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12.80万亩;农业节水灌溉面积87.74万亩,实灌面积98万亩;水电站43处,总装机容量42678千瓦。"十二五"期间,长治市计划实施"双百工程"(实施100项以上重点项目,全社  相似文献   

11.
试论熙丰农田水利建设的劳力与资金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马玉臣 《中国农史》2005,24(2):59-66
劳力与资金,是王安石变法中农田水利法着力解决的两个问题。王安石与宋神宗主要通过征调民力、调遣军队与招募饥民等途径来解决劳力问题。而水利建设中的经费问题,则主要以按户等摊派、鼓励富户出资与政府低息或无息贷款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途径虽无太多的创新,但促进了宋神宗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宋代花卉的实用性消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华仙 《中国农史》2006,25(2):132-140
宋代花卉是重要的经济作物,花卉种植业成为农业生产的一个部门,为社会提供了品种各异的花卉;同时也培养了人们的爱花风气。花卉带给人们的不仅是通过欣赏、簪戴、瓶插以及装饰家居及店面等等外在的精神上的美的感官享受,更为重要的是花卉已融入到了人们日常的物质生活中,使人们感受到了它实实在在的嚼在嘴里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水利是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提高农业生产力的物质基础。淠史杭灌区六十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综合管理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文章通过调查,分析了淠史杭灌区水利建设60年来的成功经验,剖析了其建设和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从建设过程和建成后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王培华 《中国农史》2005,24(3):29-35
清嘉庆时,唐鉴编写并刊刻了《畿辅水利备览》。咸丰元年至三年(1851~1853)他两次向咸丰帝陈述其发展畿辅水利的思想主张,并把刻本进奏给朝廷。唐鉴认为,发展直隶水利,只应开垦直隶水田,不必深究河道问题,并论述了如何开展畿辅水利营田的具体方法和步骤。唐鉴关心畿辅水利,既是他的学识和经历使然,又有历史的和现实的社会与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5.
陈积敏  吕柳 《林业经济》2012,(5):114-116,119
生态环境用水是维系生态系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生态环境用水和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关联模型并进行联动分析,是对生态环境用水价值量进行量化测算的重要途径之一。文章以Cobb-Dauglas生产函数为基础,以江苏省为例,构建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的生态环境用水——社会经济关联模型,并推算得出江苏省生态环境用水的拐点为298.8726亿m3。关键词:生态环境用水;区域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16.
宋代长江下游圩田开发与水事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华峰  丁雨晴 《中国农史》2007,26(3):104-112
两宋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圩田开发在以往的基础上进一步迅速发展。人们在圩田开发利用过程中,因为争水、排涝、抢占河湖滩地,以及对陂湖的恣意破坏等因素,产生了诸多水事纠纷。这些纠纷主要有地主与农民之间、官府与民间以及圩际之间等类型。面对各种水事纠纷,两宋政府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7.
宋代苏南地区人地矛盾及其引发的农业生态环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两宋时期苏南人地关系演变情况进行了探究。总体而论,在北宋前期,苏南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地关系也较为和谐。然而自北宋中期,缘于人口续增给耕地带来的压力,人们盲目开山围水垦田,以及为便利漕粮运输筑建吴江挽路长堤等造成积水之患,苏南人地矛盾开始凸显并日趋尖锐化,以致农业生态环境日坏,水旱灾害加剧,既制约了苏南人口的发展,又使苏、常二府粮食生产遭受重大波折。  相似文献   

18.
两汉时期,江、淮地区的陂塘水利对农业进步及生态环境改善产生了良好作用。筑堤蓄水,改变了降水及山川溪水的时空分布,可防洪防涝,保障农田灌溉用水,又能发展水产养殖;陂塘工程还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这里暑湿卑下、疾疫多发而带来的不良社会影响。汉代陂塘水利及其产生的环境效益奠定了后世江淮流域农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吴海涛 《中国农史》2007,26(4):31-38
文章以北宋和金朝时期农业经济为例,论述了淮北地区社会经济的盛衰变迁。北宋时期,淮北因传统农业区和王畿之地的优势而成为当时全国经济重心之一。金朝时期,淮北因战乱及其他原因,社会经济失去昔日的优势。致使金以后淮北社会经济渐而衰落的主要原因是生态环境恶化、战乱、都城移址和运河变迁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