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云亮 《现代经济》2007,(3S):32-33
中国城市住宅因历史建设积欠和人口急剧增加,改革开放后不得不大量建设商品房按套按单元销售。由此产生新一代业主仅凭一个“房”字就购买商品房,既勇敢,也无奈,勇敢在于新一代业主完全不考虑高楼中那些商品房是否是真正的房子,以为自己是在买房,无奈在于,购房者即使知道那些商品房不是真正的房子又怎样?为居有其屋也得买!  相似文献   

2.
要问目前市民们都关心什么,房价吹气儿似地往上涨不能不说是市民们颇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三五年前能买一套上百平米房子的钱,眼下能买上一套50平米的独单房就不错了。笔者曾亲历15万元能买一套二室的二手单元房,现在已经是你不掏59万元就别想买到手了。尽管各地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陆续建了一些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只耐这杯水车薪的低价房并不能平息百姓对房价没边的涨而惹出的怨声载道。国家有关部门也注意到了百姓的反映,先后出台了“国六条”、“国八条”,目的就是为了抑制失常的房价,只是都没对房价的上涨起到抑制作用,到引出了开发商“我们本来就是给买得起房的人盖的”的心里话。想想到也不是没道理,既然地块归了人家,盖什么样的房子,盖多贵的房子当然得由人家开发商自己作主,市场经济了吗!既然有给富人盖房子的,肯定就有给平民盖房子的,开发商绝不会傻到都去挤“给富人盖房子”的独木桥。目前,社会对此质疑最集中的,反到不是房子倒底该给谁盖,而是这让人无法理解的房价,给富人盖的房子价高,给平民盖得房子价也不低。据中央电视台报导,按家庭收入水平分层次,也购买相应层次的房子,房价够这个家庭11年不吃不喝省下的收入总额。不吃不喝自然不行,所以11年就不可能还清买房款了。  相似文献   

3.
小丁  罗平 《新智慧》2007,(3):15-15
房价为什么高 房价高的原因有很多。仅从消费者角度看,很多购房者(炒房者除外)在买房时是处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不科学、不规范的情况之下,从而预期房价一直会涨,预期购买房子一定能够保值增值,这样自然也就与房地产开发商、炒房者一起推高了房价。[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影响城市商品房价格上涨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蕾 《全国商情》2009,(6):121-122
在中国城市房价短期快速上涨中,究竟有哪些重要因素在起作用,是很多人在探究的问题.本文从经济学视角研究了影响商品房价格上涨的因素,并得出商品房价格具有刚性的结论,从而推论政府对房价的干预行为可能无效.  相似文献   

5.
房价与地价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价作为商品房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这是由地价作为商品房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决定的。通过对房价与地价的贡献率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春市房价与地价的贡献率存在着一定的负相关系,房价越高,地价对房价的贡献率越小。从房价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还可以看出,与房价同需求的相关系数相比,房价与地价的相关系数较小,说明地价对房价不具有最主导作用,而影响房价的最主导因素是需求。  相似文献   

6.
商品房价格的影响因素较多,本文着力从金融发展的角度分析商品房价格。首先从全国层面,利用协整模型分析了金融发展对商品房价格的影响程度。由于金融发展和房价都表现出区域性,因此本文进一步从省级层面,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了各个省金融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并与该地区的房价排名做了对比,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疯狂的房子     
《天下无贼》,黎叔曾感慨说:“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不过,如果真去问身边多数人的话,几乎所有人都会不假思索给出你答案:房子!两会期间,温家宝表示将在任内遏制房价,但在此前后,长沙房价继续攀升,突破5000元大关……那么,下一步呢?随着政府逐渐意识到房子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房价终向何处去?房市是否果存“泡沫”又将如何破灭?  相似文献   

8.
加大保障房财政支出是地方政府调控商品房价格的直接手段,其有效性直接影响政府调控商品房价格的成效。这种干预方式既能改进社会福利,也可预防由“房价泡沫”引发的经济危机,维护国民经济安全稳健运行。本文对国内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008年至2012年的保障房财政支出和商品房价格数据建立了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回归结果显示在3个滞后期中保障房财政支出显著抑制了商品房价格。在进一步进行脉冲响应分析后发现,保障房财政支出在10个滞后期中冲击效应均为负,即对商品房价格存在持续的抑制作用,其中在第5年末达到抑制效应最大,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保障房财政支出对商品房价格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中国楼市2007年“疯涨”与2008年“狂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调查研究了房价的本质因素,提出“地价、供求、政策”是影响房价的三大基础;通过对商品房成本构成的深入分析,提出“土地成本”是商品房成本的关键因子,进而认为“土地问题”是理性调控房价的最根本问题;并提出了分别对地价和房价进行理性调控的基本方法:“双限法”和“双控法”;还研究提出了BDG定价法,以平衡“购房者、开发商、政府”的利益;最后提出“建立起符合中国实际的房地产管理法规制度和调控机制”,是解决房价问题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上海经济适用房的理性发展和市场走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适用房解决的是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困难,而商品房市场主要是为中等收入或高收入群体改善居住条件提供资源,两者在目标客户群上有明显的不同。经济适用房虽然会对附近商品房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但不会对全市整体房价造成很大冲击。  相似文献   

11.
“房价疯长,买不起房的人急疯了”,可是也有这样一些人,有意、无意拥有了更多的房子,他们又用多出的房子去赚取更多的利润。这些人,从广泛的意义上,被称为“房东”。 有人说,就是这些越来越多的“房东”和更多的想做“房东”的人,拉高了房价;也有人说,他们的存在改善了房地产行业结构,市场本来就该如此。[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中介联手炒家、银行:房价能涨四五倍 业内人士梁刚龙向笔者透露,房产中介和炒家、银行往往结成“利益共同体”,中介一方面帮助卖方抬高房价,一方面承诺买方可以从银行贷到高额房贷,把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的房子卖给买房者。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住宅因历史建设积欠和人口急剧增加,改革开放后不得不大量建设商品房按套按单元销售。由此产生新一代业主仅凭一个“房”字就购买商品房,既勇敢,也无奈。勇敢在于新一代业主完全不考虑高楼中那些商品房是否是真正的房子,以为自己是在买房。无奈在于,购房者即使知道那些商品房不是真正的房子又怎样?为居有其屋也得买!  相似文献   

14.
从1998年以来,浙江房价一直呈飞速上涨的趋势。2002年,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上涨2.9%,而浙江的涨幅达16.4%,2003年全省房屋销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4.4%,商品房价格同比上涨14.9%,涨幅居全国前例(浙江省统计局,2003、2004)。据国家统计局2004年3月发布的报告显示,2003年上海、北京、杭州成为全国房价最高的三个城市;从国七资源部对2003年全国城市地价监测结果看,地价最高的三个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  相似文献   

15.
龙赞 《全国商情》2009,(12):66-66
最近,在关于行业利润率的统计中,保健品行业与房地产等均被扣上了“暴利”的高帽。房地产的泡沫是众所周知的,就拿北京的房价来说,每平方米动辄两三万元,普通老百姓的月收入与高房价一比较,恐怕一辈子也买不起房子的人大有人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对房地产市场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房价,而对量价关系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文章利用1998~2008年的全国商品房季度数据,对我国商品房市场量价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从长期来看,我国商品房市场的交易量与价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果检验显示交易量是价格的格兰杰原因,反之则不成立;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发现外界冲击导致了量价的一致波动且交易量对外界冲击的响应比房价更敏感.  相似文献   

17.
韩洁  阿六 《新智慧》2007,(2):57-57
说起房地产市场的“庐山真面目”,很少有购房者能搞清楚:这边说房子空置很多,房价必然要降;那边说房子卖得断档,买得晚就吃亏。该马上掏钱还是应该观望,令老百姓不知所措。[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针对2013年~2017年中国政府推出的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结合1998年住房改革历程,从住房种类繁多问题、解决住房供需矛盾、调控房价上涨等角度,分析自住型商品房政策的利弊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让房市的泡沫沉淀下去,让高企的房价降下来,让空置的房子有人气,让社会公众都能实现安居梦想,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0.
麦琪  何婷 《新智慧》2006,(12):56-56
任凭你俩平日如何贴心,在这个房价敏感的特殊时期。但凡涉及到房子问题,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