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观造船强国的船舶制造产业发展之路可以看出,造船强国普遍重视国内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欧洲船舶配套产业主要致力于新产品开发、许可证技术转让、售前售后服务,以及高精度高附加值自动化设备的设计与制造。同欧美日韩船舶制造强国的船舶配套产业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船舶配套产业的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主要生产的船用设备远远不能满足造船的需求,船用设备系统集成总体配套能力相对较弱。与此同时,我国的船用设备尚未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相对制约了我国船舶配套产业研发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进入2008年,造船市场变化叵测,钢材价格持续攀升,船用配套设备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人民币升值幅度继续上扬,加上一些外资分段造船企业纷纷倾人山东,导致山东造船市场竞争加剧,造船成本大幅上涨,企业利润被挤压。同时,一系列国际造船新标准、新规范相继开始实施,对船型开发与设计、建造技术提出新的要求,造船企业面临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2016年上半年,受造船市场低迷和滞后性影响,船舶配套业主要指标出现下滑.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94家重点监测企业船舶配套产值150亿元,同比下降3%,低速柴油机、船用曲轴、甲板机械、船用发电机等主要配套设备产量有所下降,特别是新接订单大幅下降,严重影响后续生产.此外,随着配套设备价格下跌,部分产品改期或撤单,人工成本持续上升,货款回笼困难等问题愈加突出,船舶配套企业经营风险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 造船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船舶配套设备金额占到整艘船舶成交额的60%左右,世界船舶配套设备年销售总额同造船、修船和游艇工业所占市场份额大体相当.发达的船舶配套业是提高造船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如韩国船用设备的装船率达90%以上,日本更是高达98%,德国、挪威等欧洲国家,船用设备不仅可满足国内造船业的国产化需要,产量的60%还用于出口.可以说,没有强大的船舶配套业支撑,就很难成为一个造船强国.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船舶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造船年产量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50万吨提高到了2001年的400多万吨,造船业也由世界第17位跃居为世界第3位。预计到2005年,我国年造船产量可达650万吨以上,市场的份额也将提高到15%。但是我国船用配套设备国产化水平低,成本优势减弱,船舶产品利润空间小,也是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国产船用设备的装船率只有40%,日本是98%,韩国是85%。德国、挪威等欧洲国家,船用设备不仅满足国内造船的国产化要求,产量的  相似文献   

6.
以沪东造船厂为核心企业组建的沪东造船集团,是中国特大型企业,是我国具有制造大型民用船舶、军用舰艇、大功率船用柴油机和大型钢结构、冶金设备、陆用电站、地铁盾构、港口机械等八大类型产品生产能力的综合性大型造船企业.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球造船企业手上新接的船单和积压的船单同时大幅增加,这预示着今后几年国际造船市场对船用厚板等造船钢材的消费需求处于非常旺盛的时期。  相似文献   

8.
多重困难制约行业发展 柴油机产量冲高回落 2005年以来,在造船完工量持续增长的推动下,我国中、低速柴油机产量总体上呈增长态势,并在2011年达到峰值.进入2012年,我国新船完工量出现明显下滑,受此影响,我国船用柴油机产量较2011年也出现大幅下降,其中,低速机为641.5万马力,同比下降17.1%;中速机为901.1万马力,同比下降18%.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统计,201 3年1-10月份我国造船完工量3480万载重吨,同比下降25.4%,据此分析,2013年我国船用中、低速柴油机产量将进一步下滑.  相似文献   

9.
受韩国船舶竣工量增加的牵引(比上一年增加27%),今年韩国造船界用于新船建造的厚钢板消耗量大幅增加,估计将达到245.5万吨,比上一年增加21.9%(208.8万吨)。韩国造船用厚钢板需求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造船能力增加,三湖重工等几家面临经营危机的船厂造船设备已开始恢复正常使用。近几年韩国船用厚钢板的消耗量分别是:1997年221万吨,1998年199万吨,1999年208.8万吨,2000年估计为254.5万吨。日本造船业今年船用厚钢板的消耗量估计为212万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外多方信息与报道,将近期世界船用设备市场和技术发展的若干重要侧面汇合于此。一、船用设备第一生产大国——日本的产销情况长期以来,日本既是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也是世界船用设备第一生产大国。日本船用设备工业协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