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山枝 《当代通信》2004,(23):33-34
增值业务是市场需求与应用驱动的,而应用需要技术的支撑。从需求和技术角度,分析目前开展增值业务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市场细分、终端多样化及现有电信网络(如PSTN、因特网、2G/2.5G移动网等)能力的挖掘,未来网络融合将给增值业务带来新的无限商机,良好的产业链也是增值业务成功的关键。增值业务需要基于细分市场的精耕细作、增值业务需要终端多样化的支撑、增值业务需要技术应用创新来挖掘电信网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舒华英  黄逸珺 《当代通信》2005,(19):104-106
随着电信增值业务、全业务以及多媒体业务的不断涌现,电信运营产业链的问题日渐突显,从上游的供应商至下游的用户构成的产业链上生存着规模不一、形形色色的企业,大企业在想办法增加产业链的控制权,或向上向下延伸自己的市场属地,小企业则在链条中寻找着生存空间,以求分得一杯羹。本专栏将以产业链为主题,本期介绍目前产业链角色分工;下期以服务提供商SP为对象,剖析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3.
黄逸珺  王卓 《当代通信》2006,13(7):54-56
电信增值业务产业链是电信运营产业链的一个子系统,它包括运营商、服务提供商(SP)、内容提供商(CP)和应用提供商(AP)。其中,运营商提供网络接入、计费结算、收费等基本运营功能;CP为用户提供资讯、娱乐、教育等内容;SP作为运营商与CP之间的桥梁,将内容产品集成加工为用户可使用的增值业务;AP为上述各方提供和开发各类应用平台。该子系统是现阶段整个电信运营产业中最复杂、最不成熟、最薄弱,也是发展最快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信业》2007,(11):69-69
日前,全国电信行业增值业务2007?云南年会在云南丽江隆重召开。这是我国电信增值业务领域里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盛会,旨在讨论即将到来的3G时代与增值服务的发展前景方向以及设备厂商、运营商、服务提供商等产业链中各环节的合作思路。为此,东进技术副总裁兼营销中心总经理何书平分析说,随着3G技术的成熟和用户需求的细化、深化,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更便捷的信息服务已成为产业链各方的共识,所以只有进一步密切合作,不断推出符合消费需求的增值业务,才能使我国的增值服务业迈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全业务运营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含了电信业务经营的两个维度:广度与深度。广度上的全业务运营是指运营商同时经营固定、宽带、移动等多种业务类型;而深度上的全业务运营,是指运营商全面参与网络接人、基础业务、增值业务、内容服务等价值链环节的活动。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全业务运营可以分为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固移融合业务;第二个层面是宽带业务;第三个层面是Triple Play,即“三网融合业务”。全业务竞争环境下,使得电信业必须思考如伺应对业务融合带来的产业链多元竞争,而这意味着运营商必须重新思考自身的商业模式,以为电信企业、用户及相关产业链创造更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IPTV是什么?从字面上看,IPTV就是IP与TV两大领域相结合的产物,是一个“混血儿”。因此不同背景的人对IPTV就有不同的诠释,广电背景的人认为IPTV是利用了IP技术的TV业务,电信背景的人认为IPTV是基于IP多媒体的电信增值业务。但无论如何,有一点是无容质疑的,那就是IPTV将为宽带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机遇。我国宽带接入正处在高速成长期,截至2005年6月,宽带接入用户数已达3000万,而利用宽带上网的用户数已达5000万,占到了网民总数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2002年,我国电信消费市场整体保持高速增长,全国电话用户总数已超过4亿户。其中,本地电话用户数、移动电话用户数、互联网用户数分别位居全球第二、第一和第三。2002年上半年我国电信业收入达到了4115.82亿元,比2001年同期增长14.41%。在行业整体繁荣的背景下,作为传统运营商代表的中国电信在2002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3年8月中国移动对”移动梦网”内容提供商进行大整肃以来.电信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博弈开始被业界所关注。运营商对内容提供商的态度迅速从激励向约束倾斜.几大运营商都已经全面建立了对数据增值业务产业链的整合和管理机制。然而应用缺乏这一长期以来制约数据增值业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并没有因为运营商走向产业链整合的前台而改变。从产业融合的角度来说.数据增值业务是融技术融合、业务重组、观念创新为一体的新型电信业务.技术创新、业务创新和观念创新是数据增值业务产生和发展所必须突破的三个关键环节.而其中观念创新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在电信增值业务当中.短信业务正值蓬勃发展、方兴未艾.为电信运营商拓展了赢利空间。从全球范围来看,短信业务的成长潜力巨大,但世界各地区的短信消费习惯和短信市场特征却不尽相同.呈现发展不平衡的特点。短信业务发展依赖于整个产业价值链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信增值业务、全业务以及多媒体业务的不断涌现,电信运营产业链的问题日渐突显, 从上游的供应商至下游的用户构成的产业链上生存着规模不一、形形色色的企业,大企业在想办法增加产业链的控制权,或向上向下延伸自己的市场属地,小企业则在链条中寻找着生存空间,以求分得一杯羹。本专栏将以产业链为主题,本期介绍目前产业链角色分工;下期以服务提供商SP为对象,剖析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转型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全球的通信用户数及通信业务量正飞速的增长,业务种类也从单一的话音进展到话音.数据,视频等多种业务。运营商为了增加收入.在传统业务的基础上正不断推出了各种增值业务。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面.不论是传统的电路交换网.或是新兴的IP网都适应不了。  相似文献   

12.
一、研究背景 随着窄带向宽带过渡,一个巨大的数字娱乐媒体产业由此诞生,IPTV恰恰是建立在宽带网络用户基础之上的一种新业务。根据市场分析机构Strategy Analytics的预测,至2006年,全球IPTV业务收入将达到80亿美元,用户数将超过800万;2008年的用户数将超过2000万,约为目前用户数的10倍。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成为诸多电信运营商对IPTV无比热衷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当前.各大电信运营商ARPU值不断下降.中国电信业目前已经进入调整和转型期,业务的重心已经由传统的语音业务转向数据业务和移动增值业务。与此同时.电子商务已经步入第二个春天.进入理性发展时期.但是支付手段和诚信依然是制约其发展的瓶颈。不少有识之士指出.电信企业有着整合电子商务产业链的天然优势.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则能给电信业带来新的、巨大的利润增长源泉.因此电信运营商能够也应当积极进入电子商务领域。近期.中国电信与8848合作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移动运营商与金融机构合作整合移动电子商务产业链。种种迹象表明.电信运营商将可能成为电子商务领域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电信业》2006,(5):51-51
按电信用户需求划分,增值业务可以分为沟通类、信息类、娱乐类、商务类。沟通类、信息类、娱乐类增值业务已经依次掀起过热潮,目前增速明显放缓。寻找新的增值业务增长点,是运营商和SP的当务之急,商务类业务逐渐成为他们关注的新亮点。一直“领跑增值电信新应用”的增值业务解决方案提供商东进技术目前正全力推动商务类业务,这似乎可以佐证些什么。[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当代通信》2004,(23):70-70
世纪恒通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家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是中国领先的电信增值业务运营商。公司自成立伊始,始终专注于电信增值业务运营领域,已取得了由信息产业部颁发的跨地区经营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目前已与中国各大电信运营商建立了全网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6.
要闻速递     
运营商中国联通增值业务支持与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本刊记者京生报道 2月28日,中国联通公司增值业务支持与服务中心正式揭牌启用。这是由国内基础电信运营商建立的第一家为增值业务合作伙伴提供全面技术、业务支持与服务的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7.
随着语音通信市场趋向饱和,语音通信和基于语音的增值业务已呈明显下降趋势。此外,随着3G网络大规模建设的完成和智能手机的普及,ICT行业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由于Google Voice、Skype及Whats App等OTT业务的大量涌现,电信运营商的传统业务利润持续下降。在增长乏力和保有困难的双重夹击之下,全球运营商纷纷将目光投向了增值业务创新,开发新型产品,尝试新的商务模式和营销方式,以期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电信产业历史上经历了三波收入狂潮。第一波以语音业务为主,第二波以  相似文献   

18.
郭顺义  杨桦 《当代通信》2003,(14):24-26
随着基础电信业务量(主要指语音业务)的逐渐饱和,我国基础电信运营商正在努力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它们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对准了增值电信业务。加入WTO后,中国电信业首先对外资开放了增值电信业务市场,包括设备制造商、虚拟运营商、通信终端制造商等在内的其他电信企业也纷纷进入了增值电信业务领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以来,互联网的发展进入了新一轮上升期。这一方面得益于全球范围内互联网用户数特别是宽带用户数的持续快速增长带来了新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前一轮互联网投资热潮最终形成了一些成熟可行的商业模式。对于很多市场参与来说,规模可观的盈利已经从网络泡沫时代的纸上谈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财务数据,相当一部分实现盈利的业务仍处于加速增长期。市场对互联网行业的增长性和长期前景再次普遍看好。这种示范效应也带动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和产品服务创新。笔通过对国外主要电信运营商互联网业务经营现状的研究,总结分析了其互联网业务经营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国内电信运营商经营互联网业务提出了建议。[编按]  相似文献   

20.
在日前举行的首届电信增值服务研讨会上。来自国内外运营商、咨询公司、政府部门和邮电大学的专家学者针对增值业务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前景发表了多篇有价值的演讲,本期《专题》编发了其中的四篇。 增值业务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目前在我国从事增值业务的运营商除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卫通等五大集团公司等骨干企业外,还有4000多家中小企业,其中约有70%是民营或包含民营经济成分。2001年8月,信息产业部调整了电信业务分类目录,增值电信业务从9类增加到17类,在ARPU值明显下滑的今天,增值业务被看作是未来电信赢利的新增点。短信业务的成功.更证明了增值业务对提高ARPU值的有效作用。但是,由于没有找到适合发展的商业模式,增值业务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蓬勃开展,发表这些文章旨在开阔经理人思路,并希望通信企业从自己特殊的市场定位出发,携手共建增值业务的产业链,以迎接增值业务的春天早日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