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从新会计准则的理念、投资收益的确认、计量方法等方面阐述新会计准则下投资收益的本质,结合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的确认情况以及新旧会计准则在投资收益核算内容上的差异可以看出,投资收益的增加与会计准则变更并无关系。  相似文献   

2.
申屠新飞 《经济师》2005,(10):245-246
长期股权投资收益的核算方法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在权益法下应根据投资比例和被投资企业的盈利确认投资收益,但是,这样处理不符合资产的定义和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是通货膨胀产生的重要原因。在反映双方内在经济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有必要按收付实现制核算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3.
蒋红华 《经济师》2005,(1):256-256,288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这样的处理合理稳健,但业务处理更加复杂对于投资期间投资企业对投资收益和应调整的投资成本的确认,是其中的一个难点。文章采取分析的方法对该问题展开深入分析,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本法。  相似文献   

4.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规定 ,投资企业在其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时 ,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 ,投资企业按应享有的部分 ,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但投资企业确认的投资收益 ,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 ,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部分 ,作为投资成本的收回 ,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该准则还分别列示了投资年度和投资以后年度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及应冲减投资成本金额的计算公式。《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规定…  相似文献   

5.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在确认就冲减初始投资额和确认投资收益时极其繁琐且易出错,本试通过对其确认方法进行改进,即先确认投资收益,再确认应冲减初始投资额,从而使其确认更为快捷和准确。  相似文献   

6.
长期股权投资通常为长期持有,不准备随时出售,投资企业作为被投资单位的股东,按所持有股份比例享有权益并承担责任。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有两种,成本法和权益法。现就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处理方法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新颁布的会计准则和现行税法同样存在诸多差异,在企业所得税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从收入实现确认、投资收益确认方面对比了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在所得税问题上的主要差异,分析了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提出几点协调建议。  相似文献   

8.
2006年2月,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既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又充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涵盖各类企业各项业务的会计准则,构建起了一个新的会计准则体系。新会计准则规范投资的会计核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投资会计核算主要解决的问题是投资的计价,以及投资损益的确认,投资的计价包括投资成本的确定和投资账面价值的调整,而对于投资账面价值调整的应用问题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广辉 《现代财经》2000,20(4):53-54
目前,对外投资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经营活动,投资收益核算越来越重要,但企业投资收益的会计核算方法还不够完善。文章着重分析了企业对外投资和投资收益的不同类型,在加强和完善投资收益的明细核算上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0.
左桂云  张瑞方 《经济师》2005,(10):206-207
《企业会计制度》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规范不够明晰和准确。现行权威会计教材机械地、生硬地解释会计制度,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存在明显缺陷。文章对成本法下投资收益的确认方法提出修改和完善意见,以期产生规范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延东 《时代经贸》2012,(18):221-221,223
文章结合我国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对比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与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从长期股权投资的确认计量、合并(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这两个企业合并会计处理的主要环节,对企业控股合并作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核算的适用范围、方法及相关税务处理,指出了确认免税股权投资收益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债券类金融资产投资,其实就是企业以购买债券方式并形成金融资产的向其他单位进行的投资。本文就针对占全类金融资产投资业务的具体内容以及债券类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的确认与流动性进行分析和阐述,指出债券类金融资产投资业务的会计核算。  相似文献   

14.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债权性投资的会计确认、计量作出了新规定。本文在介绍我国新会计准则对债权性投资的分类及其初始确认、利息处理、后续计价等确认、计量的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分析新会计准则对债权性投资会计确认和计量的改进及其理论进步。  相似文献   

15.
运用期权博弈模型,研究了企业在双头垄断竞争环境中的均衡投资策略。研究发现,企业的投资策略由竞争者的行动和市场需求产生的信息共同决定,而决策灵活性将对企业的投资策略产生重大影响,进而改变企业的投资收益。虽然竞争会对投资的期权价值造成侵蚀,但企业决策的灵活性仍将增加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6.
张陶勇 《经济师》2004,(3):207-207,209
成本法和权益法是长期股权投资的两种基本核算方法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2 0 0 1 )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的有关要求 ,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无控制、无共同控制且无重大影响时 ,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文章拟对成本法下如何确认投资收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杨双全 《时代经贸》2013,(13):58-58,62
投资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中,囡与合营或联营企业逆流交易或逆流交易产生内部未实现收益,在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与对应的“投资收益”金额是不一致的。在逆流交易中,“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的金额是被投资企业当期净利润与持股比例的乘积,印没有扣除了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投资收益”的金额是扣除了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在顺流交易中,“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的金额是扣除了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投资收益”的金额是被投资企业当期;争利润与持股比例的乘积,即没有扣除了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理论界将此处理称之为。实体观”。通过例证分析证实,此实体观,在合并报表中,造成了。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的盒额与对应的“投资收益”金额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对同样的业务,合并资产负债表与合并利润表对其进行了不一致的处理和列示。这是否与会计基本理论有些不符呢?  相似文献   

18.
杨双全 《时代经贸》2013,(14):58-58,62
投资企业在编制合并报表中,囡与合营或联营企业逆流交易或逆流交易产生内部未实现收益,在确认“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与对应的“投资收益”金额是不一致的。在逆流交易中,“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的金额是被投资企业当期净利润与持股比例的乘积,印没有扣除了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投资收益”的金额是扣除了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在顺流交易中,“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的金额是扣除了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投资收益”的金额是被投资企业当期;争利润与持股比例的乘积,即没有扣除了内部交易损益按照持股比例计算归属于投资企业的部分。理论界将此处理称之为。实体观”。通过例证分析证实,此实体观,在合并报表中,造成了。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的盒额与对应的“投资收益”金额不一致的。也就是说,对同样的业务,合并资产负债表与合并利润表对其进行了不一致的处理和列示。这是否与会计基本理论有些不符呢?  相似文献   

19.
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和实施.使我国的会计准则在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方面又前进了一大步,并对长期股权投资问题制定了新的处理方法,以使长期股权投资更加科学与准确,因此,对投资收益和投资成本进行核算就尤为重要.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便正确地进行会计实务,为企业节省成本,创造更大的效益.  相似文献   

20.
由于企业新会计准则与所得税法制定的出发点不同,导致两者在资产、负债的确认与计量方面可能存在暂时性差异,在收益、费用损失的确认与计量方面可能存在永久性差异,本文主要对新会计准则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差异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