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红敏 《老区建设》2008,(17):42-44
老城村是定南县老城镇的一个行政村,2001年由原来的学仕村和老城村合并而成,现有人口4816人、农户1071户、劳动力2480人、耕地1536亩、111地13135亩、有果园290商、年出栏牛猪近万头,经过近三年实施整村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得到厂彳良大改观,村容村貌有明显变化,生猪产业迅速壮大,农民收入快步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926元。  相似文献   

2.
《中国老区建设》2008,(1):46-46
湖北省委、省政府对纳入2007年全省整村推进贫困村的1103名村党支部书记,组织一次大规模的扶贫政策业务培训。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村党支部书记和扶贫系统干部1280人。  相似文献   

3.
日前,被人们称为“秀才第一村”的湖南石门县军档桥村,被常德市委、市政府授予“学习型村镇”。这个只有500多户的穷村里已累计考取了184名大中专院校生,其中硕士1人、博士6人、博士后1人。  相似文献   

4.
江阴市周庄镇三房巷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中,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明星乡镇企业集团”、“江苏省模范村民委员会”、“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安全村”、“江苏省卫生村”、“江苏省民营企业就业先进单位”、“无锡市十佳现代化试点村”、“无锡市建设社会主义现代示范村”。村域面积8平方公里、人口10075人的三房巷村,  相似文献   

5.
五里村位于慈城镇西,451户、1051人,拥有山林和耕地4000余亩。近几年来,村党支部立资源优势,凝聚人艰苦奋斗,按照“户富、村美、班子强、风气好”的要求,建设美好家园,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被评为“全国绿化千家村”、宁波市文明村,2005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  相似文献   

6.
旬阳县甘溪镇桂花树村位于县城西北角30多公里的旬河西岸,全村6个村民小组,380户,1341人,山大人稀,立地条件差。近年来,该村大力实施“文化兴村”战略,从党员干部教育入手,抓学习、兴产业、谋发展,不断增强村域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软实力”。  相似文献   

7.
一、村级集体经济现状1村上收入少,村干部待遇低,班子难稳定。被调查的346个村中,集体经济只有实行责任制以前遗留下来的239个近乎荒芜的茶、林场和近年兴办的119个村办小型企业,其中有135个村集体经济一片空白。年集体经济总收入117.52万元,村平3396元。这点收入连村上必要的办公经费都无法保证,更不可能满足村干部工资的需要。我们所调查的村中,共有村干部2008人,其中已落实养老保险的仅108人,月工资收入达到了百元以上的224人,占11.2%,月工资收入在40至100元之间的892人,占4…  相似文献   

8.
铁岭市整村推进工作从2001年开始,目前,全市共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村166个,总投资19095万元,其中各级财政投资6290万元,贷款4432万元,群众自筹8373万元,实施种植业、养殖业、林果业和特色产业等扶贫开发项目512个,参与农户5.2万户,受益人口16万人,整村推进项目村新增经济林果、经济作物4.2万亩,新增出栏大牲畜17万头,项目村贫困农民通过实施扶贫项目人均年增收685元,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探索文明生态村镇建设的投资规律,最近,我们在全市选择调查了60个(其中有29个市级试点村)初步达到“三化”创建标准的村,这些村地理位置、规模及经济基础各不相同。其中,既有25个平原村、15个山区丘陵村、10个沿海村,也有10个城郊村;既有34个一千人口以下小村、19个千人以上中等村,也有7个两千人以上的大村;既有32个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以上的村、19个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的村,  相似文献   

10.
地处乐安县西南部、恩江上游乌江河畔的流坑村,江水潺潺,象练绕村流过;群山回合,有如绿色屏障;古樟葱郁,似盖掩映其间,环境很是优美,而最吸引人的,还是这个村的古迹了。  相似文献   

11.
合村并组的主体是农民,不是一个个村级行政单位,行政单位的组合不能够代表各村庄村民的认同。 辽宁省丹东市凤城县的兴业村,由原谢家村和原博爱村在2003年10月合并而成,当地村民大多是清光绪末年因水灾从山东文登一带迁移而来。原博爱村和原兴业村两个村相距约3公里,共有11个村民组,总户数520P,人口2180人。  相似文献   

12.
《青海经济研究》2004,(4):18-24
全省农村固定观察点(贵德县大史家村、湟中县小磨村、互助县高羌村、乐都县业善洼村)共有991户,4048人,2199个劳动力,耕地面积6763亩。改革开放以来,四村社会经济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2003年四村经济总收人732.1万元,其中二、三产业收人235.8万元,占32.2%,农民人均纯收入2137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20元。伴随着经济发展的同时,农民职业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根据2003年度四村调查汇总表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宁波经济》2010,(9):50-51
九龙湖村位于宁波市镇海区西北部,由长胜、十字路、横溪、郎家坪4个自然村组成,村域面积15.7平方公里,现有常住人口726户1751人,外来人口1521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0087万元,村级可用收入5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0584元。全村三面环山,村域内有4A级风景旅游区一个,群山起伏、黛峰逶迤,  相似文献   

14.
抓三个结合 促村级建设刘安化江西赣县注重抓好经济薄弱村建"三结合",成绩显著,他们的经验是:一、村建与精选领头雁和发展优秀农民人党相结合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为什么有的村后进、经济薄弱。该县组织人员对这些村进行全面调查、分析、综合,发现后进村、经...  相似文献   

15.
黄伟国 《宁波通讯》2006,(10):48-48
横坎头村位于余姚市梁弄镇南首,是当年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总面积6.6平方公里,现有897户、2821人,拥有耕地1546亩,山林5316亩。村内有中共浙东区党委,浙东行政公署、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浙东银行、浙东报社等革命旧址,素有“浙东红村”之称。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区建设》2009,(5):53-53
随着人口老龄化急速加剧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山西清徐县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在山老区尤为突出。 根据清徐县老促会对本县山区的三个乡镇调查,山区总人口10724人,在村常住人口5334人,占总人口的49.7%。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32人,其中在村常住的977人,占老人总数的79.3%。空巢老人363人,占到老人总数的29.5%,占到在村常住老人数的37.2%。空巢老人的绝对数字虽然不大,但在老年人口中所占的比重却是比较大。  相似文献   

17.
李士英 《辽宁经济》2004,(12):66-66
辽宁省建平县老官地镇上地村,位于和内蒙昭盟交界处的老哈河东岸。4个自然屯,6个村民组,535户,1998口人,总面积37600亩,其中耕地面积9078亩。半山半洼,山地多、平地少,十年九旱,六灾俱全,是历史上有名的贫困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上地村人民在省劳动模范、村党支部书记董国贤的带领下认真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深化改革,艰苦创业,奋战25年,使上地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跃跨人了小康村的行列。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当阳市所属9个村,有失地农民4014人。市里为他们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缴纳养老保险金由市、镇(处)、村集体、个人共同承担,其中市补贴5%、镇补贴5%、村集体补贴40%、个人承担50%。失地农民达到政策规定的年龄时,即男满60周岁、女满55周岁,即可领取基本养老保险金。目前全市已有73人享受每月200元的养老待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宋毅 《山区经济》1999,(4):37-38
我区9个贫困县市共有167个乡镇,3493个行政村,163万农业人口,占全区农业人口的58%,其中列入扶贫攻坚区的有128个贫困乡镇,2632个行政村,110万贫困人口。这9个贫困县市和扶贫攻坚区的人口状况和主要特征是:1.人口密度小 山西省国土面积15626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1人,我区国土面积2115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54人,平种4县市502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80人,山区9个贫困县市16131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14人。如果去掉离石、柳林和临县这3个人口密度较高的县市,其余6县人口密度仅为每平方公里66人。另据有关资料,我省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公里120人以下的仅有我区山上9个贫困县和忻州10个贫困县这两个成片贫困地区。2.人口居住分散 全区236个乡镇,4669个行政材,平均每乡镇1.17万人,每村595人。平川4县市69个乡镇,1176个行政材,平均每乡镇1.67万人,每村978人。山区9县平均每乡镇0.97万人,每村467人。攻坚区平均每乡镇0.88万人,每村430人,如果按自然村计算,每村则只有200多人。3.人口流动性小 据对石楼、中阳、兴县、临县边远地区贫困乡村农户调查,未到过县城的人口占有较大比例,特别是一些妇女,有的最远只到过离村10公里左右的集镇。另据对方山、石楼等县边远山区农户调查,一些青年,尤其是女青年,宁愿在当地过艰苦日子,也不愿去大城市打工。据统计,我区扶贫攻坚区劳务输出人数仅12.2万人,除临县、方山劳务输出人数超过农业人口13%外,其余均在10%以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4月26日,山西夏县裴介镇墙下村哀乐低奏,黑纱高悬,上千名村民泣不成声。村民追悼的人,是墙下村一个普普通通的的农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