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基本情况 梧州辖区农信社自开办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以来,截止2003年3月底,已有近90%的县(市)联社、44%的农信社开办了此项业务.累计已向1188个联保小组发放7034万元联保贷款,累计支持农户5900多户.联保贷款累放额及支持的农户数逐年增加.2003年3月末农户联保贷款余额为4550万元,占同期农户贷款余额的5.36%,分别比2001年和2002年末上升2.48个百分点和0.4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联保贷款业务在梧州辖区呈逐步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2.
农户联保贷款方式实施几年来,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而且对农信社提高经济效益、改善农村信用环境、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农户联保贷款作为全新的贷款方式,无论从形式到内容,还是到实际操作,都需要因时、因地进行修改和完善。笔  相似文献   

3.
农户联保贷款是当前许多农村信用社实行的一种贷款方式。联保贷款间接便利,解决了农民贷款担保、抵押难的问题,深受广大农户的欢迎。但通过几年来的运作,农村信用社在发放农户联保贷款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个体私营经济担保难、贷款难是长期以来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营业管理部引导农信社积极适应市场变化,创新贷款方式,于2001年5月推出了“联户联保”贷款。截至2004年6月末,累计对个体私营企业贷款29亿元。三年的贷款总量超过前几十年的贷款总量,贷款本息收回率达到99.8%,得到贷款支持的个体私营企业年均纯利润是贷款前的五倍。  相似文献   

5.
响水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从2000年下半年起,对农民核发三户联保小额贷款证,经过几年的探索完善、总结提高,初步建起通向全县农村各个层次、为农村经济发展庇荫纳凉的绿色长廊。2003年末全县核发三户联保贷款证达到66712本,占总农户的61.8%,当年累计发放贷款3.2亿元,占农业贷款累放总额的60%,为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当前,基层农村信用社开办的农户联保贷款在解决农户贷款难、满足农民资金需求方面,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体现了信用社服务“三农”的宗旨,但由于农信社管理和农户信用观念等方面的问题,农户联保贷款在推广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认真研究并切实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宋延边 《金融博览》2004,(11):59-59
20 0 0年以来 ,各地农信社积极推进农户联保贷款 ,有效地解决了农户贷款难、信用社放款难问题。但由于农信社信贷管理和农户信用差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农户联保贷款出现了较大的隐性风险。一、存在“一户多保”、“多贷一用”或“同户联保”取得农户贷款现象 ,形成欺骗性贷款风险。当授信额度满足不了部分种养大户和多种经营大户的资金需求时 ,他们便以个人或配偶、子女的名义同时参加一个或多个联保小组借款 ,或者动员其乡邻、族人、员工分头组成联保小组借款 ,供其一户使用 ,一旦该户经营出现问题 ,便给贷款带来风险。部分农户为获取联保…  相似文献   

8.
浅析农村信用社联保贷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和<贷款通则>相继出台后,对规范金融机构的贷款行为,降低金融资产风险,保障社会经济活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对于商品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农村很多农户无物可押,很难得到贷款.农村信用社内部出现了"恐贷、惜贷"的现象,严重地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增加对农户和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简化贷款手续,更好地发挥农村信用社支农作用,苍梧县农信社从1999年11月份开始向社会推出农户小额联保贷款和个体工商户联保贷款新业务.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实践,近期人民银行苍梧县支行农金部门组成调查组对苍梧县大坡、新地、夏郢、旺甫等四个镇的农村信用社、地方党委政府和农户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9.
农村信用社联保贷款的运作为支持“三农”发展和农信社自身经营实力的增强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笔通过对联保贷款管理情况的调查发现,实际丁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农信社联保贷款还需要进一步规范运作,切实防范贷款风险。  相似文献   

10.
颍上支行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县域实际,紧紧抓住当前春耕生产急需,探索出新的三户联保贷款9万元,五户联保贷款15万元的新方法,不失时机地投放支农贷款,受到地方党政的高度评价和当地农民朋友的赞扬。  相似文献   

11.
《中国金融》2007,(23):74-75
农业小企业极具活力和成长性,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但受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担保难、贷款难仍是农业小企业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成为影响小企业成长与发展的桎梏和“瓶颈”。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农发行山东省分行大胆创新,实行了农业小企业多户“联保”贷款办法,即由多家小企业自愿组成“联保”小组,“联保”小组成员共担风险,连带承担贷款偿还责任,效果良好,不失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农户联保贷款业务,作为一项增强信贷支农服务功能的重大政策举措,较好地适应了农户生产资金的需求特点,有助于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自准格尔旗辖区农村信用社推行以来,不仅备受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而且对支农的促进作用也日益明显。一般3~5户联保,最高授信额10万元。但是,据调查,准格尔旗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发放额占比较小。农村信用社  相似文献   

13.
龙泉市农村信用联社于2003年年初全国首创推出互助联保和押金贷款制贷款。支持龙泉市香菇市场经营户开拓香菇市场,到2004年底,累计发放联保贷款金额8000余万元,贷款余额2783.9万元,共支持个体及民营香菇经营户107户,为构建山区特色农业,支持效益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两年来,联保贷款利息收入453万元,新增贷款回率达到100%,信贷资金呈良性循环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通过发放小额农户贷款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但对部分地区调查发现,一些农信社发放小额贷款忽略了农村经济中特贫户和特大富裕户对贷款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金山联社亭林信用社积极推进零售银行建设,把小额农户贷款作为支持“三农”的突破口,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又拓展了农信社业务,取到了双赢的效果。2004年末,亭林信用社农户小额贷款余额为1058万元,较初办此项业务时的1999年末增加1821万元,5年间累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978笔,金额为6795万元,累计收回农户小额贷款854笔,金额为5978万元,其中累计发生逾期9笔,金额64万元,占贷款累计发放额的0.94%,并均在当月内收回,未发生一笔损失,累计收回农户小额贷款利息362万元。  相似文献   

16.
一、一社支“三农”存在的难点 (一)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农村市场,支农功能弱化,农信社独承支农重任。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逐步退出农村市场,农村信用社独自承担支农重任。以镶黄旗为例,2010年末全旗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2501万元,其中农村信用社年末贷款余额20276万元,比年初增加4244万元,占全旗各项贷款总额的90%;镶黄旗农业银行年末贷款余额1949万元,比年初增加了1002万元,  相似文献   

17.
最近.在一些基层农信社和农户贷款调查中发现,“三农”贷款中存在“掮客”这一现象,应引起关注。所谓“掮客”.是指替买卖货物的双方介绍交易,从中取得佣金的人。“三农”贷款的“掮客”利用农民消息闭塞、纯朴厚道,故意夸大农信社“贷款难”,谎称农户贷款需要送钱送物,借机索取借款者的钱财,严重扰乱了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  相似文献   

18.
农村信用社推出农户联保贷款以来,缓解了农民办理大额贷款担保难、抵押难的矛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推广的深度及广度还不够。本文对农户联保贷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今后开展这项工作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9.
拓展农户交叉联保贷款业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推行农户交叉联保贷款,可以有效地解决同行业、同产业、同地域农户联保贷款形成的系统性风险问题,它对拓展农户联保贷款业务,提高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帮助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海南省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下,借鉴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模式,大力发展小额信贷支持海南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极佳的社会效果。本文根据农信社在推广妇女联保的具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对孟加拉格莱珉银行模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思考,给出了完善妇女联保贷款的相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