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期《商界名家》以封面文章《张瑞敏隐痛》对张氏这一类创业国企领袖的“现实问题”有所反映。应读者们的强烈要求,本期《商界名家》邀请到了海尔的二号人物杨绵绵,谈谈她对张瑞敏的看法,想必有助于我们对我们尊重的企业家张瑞敏先生有个全面、客观、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三联竞争力》2002,(1):30-30
1985年,张瑞敏制定海尔发展的“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3.
海尔反思录     
低成本、低价、低利润的恶性竞争使得“中国制造”生态显露“天花板”效应,如何打造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如何规避中国制造“市场拉美化、技术殖民化、品牌边缘化”风险?如何实现向“中国创造”质的跨越?作为“中国制造”的领军人物,张瑞敏在做何思何想?最近,张瑞敏与本刊专栏作家胡泳畅谈——海尔进行了6年的市场链变革实验、国际竞争力、品牌与技术等方方面面的“真实焦虑”。这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制造业者的“徘徊反思录”。  相似文献   

4.
张娅 《商务周刊》2009,(23):18-19
2009年初,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再次表现出当年“砸冰箱”的豪气。这一次,他要“砸”的是海尔多年的发展模式——从制造业转型为服务引领下的制造业。不是以企业为中心制造产品,而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服务。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张瑞敏明确表示,海尔接下来要脱手大部分生产业务,并加快为客户提供服务和对市场趋势做出反应的步伐。  相似文献   

5.
关于企业的品牌建设,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有许多自己独特的思考。前不久,笔者与张瑞敏进行了一次有关名牌意识的交谈。他对品牌建设既通俗又深刻的看法,使我们对“海尔”为什么能够成为享誉世界的名牌,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白色家电利润薄如刀片”的背景下,如何突破利润增长困境?海尔的张瑞敏给出的答案是“战略转型——淡出生产制造,专注销售和服务”。  相似文献   

7.
几乎所有的人都知道.海尔背后站着张瑞敏: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张瑞敏的背后站着杨绵绵。在海尔这样一个全球知名中国企业中,杨绵绵一直隐藏在张瑞敏的身后.几乎不让人察觉到她的存在。作为张瑞敏的“黄金搭档”和助手.杨绵绵为海尔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21年来,海尔集团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世界知名的国际化大企业,在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高速发展中,作为海尔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杨绵绵自身价值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海尔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对于海尔国际化的体验是从“难办的事儿”开始的。在“博鳌亚洲论坛2005年会”的讲台上,他似乎没能让人分享其成功的喜悦,倒是像在“倒苦水”。  相似文献   

9.
谈谈我眼中的张瑞敏和海尔,以及海尔“日新,日日新”的求变精神——编辑给我出了一道容易的难题。说容易,是因为10年前我拍摄了大型纪录片《诠释海尔》,从而与张瑞敏有了一定的交往和了解;说是难题,因为那毕竟已是10年前的事情,而现在我想我应该已无谈论这个话题的资格了。  相似文献   

10.
张瑞敏谈SBU     
5年前,张瑞敏称之为“内部模拟市场化”。现在,他们叫SBU(Strategical Business Unit的缩写,即策略事业单位),通俗地理解,张蹦敏发动的这场“运动”是要把海尔的3万名员工,都变成一个个“小老板”。  相似文献   

11.
张瑞敏学习笔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瑞敏 《商界》2009,(9):38-42
作为中国式管理的先行者,外来管理思想在中国如何落地的困惑一直伴随着张瑞敏,他不停地在与管理大师们交流心得,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潮流,从“云计算”、“长尾理论”中去汲取营养……  相似文献   

12.
升迁     
《中国市场》2007,(46):9-9
杨伟强被免去TCL集团副总裁职务,中石油高层人事变动,王军淡出“中信系”,转身入疆掘金,姚地启任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副总,张瑞敏挖角成功卢铿转掌海尔地产。  相似文献   

13.
表面上看,张瑞敏所说的“正三角”与“倒三角”似乎只是文化的问题,但实际上,虽然企业文化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影响企业管理构架的选择,但究其本质,企业从正三角管理构架发展到倒三角管理构架,更取决于其背后支撑它的企业深层次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4.
出镜率     
《中国电子商务》2006,(1):42-42
张瑞敏不是神仙在英国《金融时报》公布的“全球最受尊敬商业领袖”排名中,张瑞敏位居50人中的第26位, 是惟一一位上榜的中国企业家。之前在1999年, 张瑞敏曾入选过该项排名。这是《金融时报》联合普华永道第八年进行该调查评选活动,调查对象覆盖25个国家的企业领导人,这次排在榜首的是比尔·盖茨。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海尔是中国企业的第一品牌,张瑞敏无疑是中国企业家的第一个人品牌。经过多年的累积,作为海尔第二品牌的张瑞敏,个人品牌的定位已逐渐明晰为一名布道者,但种种迹象表明,喜欢讲故事的张瑞敏,恐怕已遭遇听觉疲劳。在布道者光辉的品牌形象背后,创立斜坡球体管理理论的张瑞敏,此刻,更象站在斜坡上宿命的西绪弗斯。  相似文献   

16.
你应当追求柱石之道德:它愈高,而愈美丽、愈优雅——但其中则更艰苦,更要负荷更重的重量。——尼采《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2005年底再次入选《金融时报》“全球最受尊敬商业领袖”50强, 成功的海外市场拓展是海尔和张瑞敏赢得美誉的原因所在。站在高处的张瑞敏,其高大、阳光、优雅的一面,受到媒体与公众的倾慕。可是,当我避开喧闹,对比分析张瑞敏与盛田昭夫时,却发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东西。  相似文献   

17.
春节期间接不完的红包是大多数孩子的幸福经历,如果没有被父母收缴,那么这笔“巨款”怎么花就成为一个甜蜜的负担。对于企业来说,获得巨额投资的兴奋感与此类似,但是在如何处理这笔资金的问题上就要严肃得多。比尔·盖茨这个“乌鸦嘴”挂在嘴边儿的话就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海尔董事长张瑞敏则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  相似文献   

18.
华仔 《现代商贸工业》2004,16(10):31-33
海尔集团张瑞敏曾说过一句震惊世人的话:海尔的最大对手不是跨国制造企业,而是像“沃尔玛”这样的跨国商业巨头。业内人士认为:在中国零售商业未充分开放之前,制造业一直占据着主导市场的地位,零售商业处于被制造企业整合的地位。按照中国政府的承诺,今年年底零售商业将全面开放,随着“沃尔玛”、“家乐福”等超级终端的出现,传统的零售商业被制造  相似文献   

19.
“他真的好苦好累啊,如果他是我爸爸,我一定好好劝他快点退休。”这是本刊的一位编辑在编辑完张瑞敏的《海尔沉思录》(见本刊2005年5月号)后发出的感叹。这个感叹让我们想到,“好苦好累”的不只是张瑞敏,一批曾经风光无限的超级商业巨星正在经受风光之后的疲惫和悲苦。当时我们很自然地想到了一个问题:张瑞敏、李东生的同行中,有没有不感到“好苦好累”、甚至还过得很幸福的呢?这个问题把我们的视线引到了一向不惹人注目的美的公司的何享健,一个掌管着销售额数百亿元的企业却不使用手机,每周打几次高尔夫球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20.
服务已成为企业全部经营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 海尔是全国第一家提出“以服务赢得市场”的企业。张瑞敏把海尔的全部市场行为归纳为一句话,叫作“卖信誉而不是卖产品”。在海尔人眼里,产品合格不是标准,用户满意才是目的。没有十全十美的产品,但有百分之百的服务。 “零距离”是目前海尔大力宣扬的一个概念,对于什么是零距离,张瑞敏说:“所谓零距离,其本质是心与心的零距离。只有企业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