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导向管理的内涵创新导向管理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 ,对经营理念、企业制度、经济行为以及生产要素进行不断调整和重新组合 ,把创新作为企业立厂之本和企业持续成长的源泉,作为企业管理活动的主流,作为拉动整体管理水平上台阶的导向。创新导向管理是包括观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内容的企业全方位创新体系。其中重点突出了观念创新 ,建立企业创新机制 ,成套设备引进后的自主创新 ,制度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创新导向管理发挥了企业创新的三种效应 :引擎效应———带动了企业的全面创新 ;联动…  相似文献   

2.
原玉磊 《工程经济》2021,31(9):60-63
全过程工程咨询背景下,如何满足市场需求和企业的转型创新发展成为了造价咨询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企业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文化形成;企业业务手段创新、业务内容创新;企业人才的知识创新以及企业薪酬制度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工程造价咨询企业创新发展的路径,实现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文化是企业生命之源。企业创新的实施依存于企业的创新文化。本文从方针、理念、原则、机制、环境、资源、重点途径等方面对创新文化构建予以论述,以图推进企业创新文化的构建,从而增强纺织企业生存能力,实现有效产业升级,提升纺织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4.
企业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是支撑经济的重要载体,自主创新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当前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又好又快发展等一系列发展目标、发展要求,都已经成为企业各级组织制定战略、谋划工作、落实决策的自觉行动。而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企业创新主要包括企业制度的创新、企业战略的创新、企业文化的创新等。本文针对煤炭企业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郑君 《山东纺织经济》2012,(7):15-16,75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也是一个企业进步和兴旺发达的灵魂。因此,管理创新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市场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生存和发展能力,赢得一席之地?管理上的大胆创新是保证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环节,企业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就不能生存,要把创新管理做为企业的一个永恒主题,贯穿于生产经营管理中,使企业在创新中求发展,通过观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一系列的创新来实现企业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的跨跃和经济发展的飞跃。  相似文献   

6.
本文就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其中,以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为因变量,数字化转型为自变量,企业规模、企业产权结构、对外开放程度、资产负债率、创新氛围、政府支持为控制变量,通过多重共线性分析、回归分析、异质性检验和稳健性分析,验证了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高了工业企业创新效率;不同行业类型的工业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不同,在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线性促进作用;在资本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呈倒U型;在技术密集型产业中,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存在非线性影响,呈U型。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工业企业创新效率,分别从企业层面和政府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与政策,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对工业企业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浅谈管理创新中国矿业大学孙燕陶学禹一、概念的界定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微观基础,企业创新是最普遍的经济创新形态。企业创新包括围绕企业所进行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是指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原理,对企业...  相似文献   

8.
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创新型和谐社会。企业创新能力的普及与提高是至关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因此,扎实有效地抓好企业创新活动,应当成为“十一五”期间工业经济部门强化及改善行业管理的主要任务之一。企业创新的根本要素有三条,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为: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一、机制创新是企业创新的主线机制创新,即企业经营机制的创新。企业机制,本质在于经营的机制。而以经营作为核心的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9.
企业创新是企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的关键。但是,目前在理论研究、领导行为和企业实践中存在这样一些误区:一是“企业创新”和“技术创新”不加区分,或者将“技术创新”简单地等同于“企业创新”;二是片面地强调制度创新,认为企业改革就是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就是搞股份...  相似文献   

10.
推动企业创新的连续不断发展,是市场机制下实现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尤其是面对迅猛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日益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迫使人们以崭新的思维和战略来引导企业发展,以全方位的创新来促使企业获得核心竞争力并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对此,施工企业只有实施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质量创新和技术创新,自觉地运用系统原则管理创新活动,并促使创新系统的协调统一和持续发展,才能制胜市场且获取长效竞争优势。 一、立足改革,建立和完善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1.
12.
30年来,分销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有一句谚语说道:总有一些事情不会改变。然而,电子分销业几十年来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即使是同样的概念,其应用范围、复杂程度和理解方法都与以往大不相同,以“货架共享”为例,20 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由于竞争激  相似文献   

13.
14.
企业如何引入6西格玛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格玛在统计学上是指“标准差”.6西格玛在质量上表示每1百万个产品的不良品为3.4件.即不良品率为百万分之3.4(Pmm)。但是6西格玛管理不仅仅是指产品质量.而是一整套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目前农村消费者的玩具消费习惯还停留在路边摊的低档货上,他们不是不愿意购买高档货,而是没地方购买。如何更好开拓内销市场?把市场做强、做大、做细。近几年笔者一直走访在中国玩具市场第一线,从城市到农村,从商场/超市到学校门口的终端零售点,深入地了解了玩具从配送到零售的各个环节,发现从厂家到商家,大家的眼光基本都盯在城市消费者身上,农村市场鲜有人重视,城市里供孩子选择的玩具产品有数百种甚至上千种,可供农村孩子选择的,只有少得可怜的几十种便宜低质的产品。大家都认为农村消费水平落后,消费能力有限,这个不假,但我们忽略了近几年农村市场在快速增长,农村孩子也需要与城市孩子一样高品质的玩具产品。  相似文献   

17.
如何应对倾销与反倾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国内产业面临着倾销与反倾销的双重压力,如何处理国内产业对倾销进口产品提出的反倾销申诉调查和应对国外对我出口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防止和减轻由于倾销和反倾销带来的损害,是中国国内产业目前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环境保护日益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课题。环保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使绿色包装逐步成为现实的选择。如今绿色包装成了业内人士谈得最多、最热烈的话题。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树立环境意识,跟上国际绿色包装的潮流,是我国包装业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适应内外贸易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2006年以来,地缘政治已成为影响国际油价走势的突出因素.预计2006年油价将在高位震荡,价格水平与2005年相当.展望未来,尽管有不确定因素存在,但总体看来,石油供需平衡可以得到保障,国际油价将趋于回落,预计2007年油价走势可能出现拐点.目前,高油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已经开始显露.历史经验表明,高油价过后,石油行业往往出现生产相对过剩、油价暴跌的局面.因此,在高油价下,石油公司同样面临很大的风险.面对2007年可能出现的油价拐点和下降周期,应尽快理顺我国成品油价格机制,疏导结构性矛盾;减免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鼓励石油公司加大勘探开发投入;增加我国石油市场信息的透明度,对国际石油市场发挥积极影响.同时,石油企业应强化抗风险意识,在继续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的同时,审慎投资,科学决策,最大限度地规避海外投资的政治、经济和油价风险.  相似文献   

20.
In order to improve their competitiveness, firms are being advised to be more responsive to customer needs, and there is evidence that customer service is becoming one of the key management issues of the 1990s. This article examines what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in the U. K. are doing in terms of customer service compared with managerial guidelines in the literature. The key concepts that have been advocated to make organizations more responsive and customer-driven are identified,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is advice is followed is evaluated by conducting an empirical study of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This comparison between what is preached in the literature and what is practiced by managers suggests that although managers may pay lip service to customers, their actions fall a long way short of what is required to be a customer-driven firm. The manageri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