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名牌战略”到“名牌效应”──湖北潜江市实施名牌战略的调查夏斌,王春平,彭合碧近几年来,潜江市把实施"名牌战略"作为振兴地方经济,提高企业素质,加快工业发展的重要举措,走出了一条从"名牌战略"到"名牌效应"的发展之路,创出了一批在市场上站得稳、叫得...  相似文献   

2.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21世纪是一个名牌战略的世纪。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背景、意义和途径,在实施名牌经济方面,从争创名牌和名牌消费入手,在质量、设计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并通过品牌文化、名牌创新、练就内功和法制保障等有效途径,确保名牌战略实施的顺利进展。这不仅是地方名牌走向中国名牌的迫切需要;更是中国名牌走向世界名牌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3.
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在一定意义上是名牌的竞争。创造名牌是企业立足之本,实施名牌战略是振兴民族工业的重大决策也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目前,与先进国家相比,我们的名牌在数量、质量和声誉方面都明显缺乏竞争能力,因此,中国企业的当务之急是实施名牌战略。但目前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严重地影响着名牌战略的顺利实施。因此,需要加强对名牌战略的研究和引导。在创名牌中出现的“速成名牌”、“泡沫名牌”名牌战略的重要性已获得企业界的共识,但观察一下近几年企业名牌的具体行为方式及实际成果,应…  相似文献   

4.
名牌产品代表企业的形象,也显示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江阴市是乡镇工业较发达的地区,市政府于今年3月份提出了“关于实施江阴市名牌战略工程的意见”,并把1996年定为“名牌、规模、效益年”,这是顺应潮流的重大举措。技术监督部门作为政府组织实施名牌战略工程的主要成员之一,在这项宏伟的战略工程中应该有所作为,为发展和培育名牌服务。  相似文献   

5.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21世纪是一个名牌战略的世纪.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实施名牌战略的背景、意义和途径,在实施名牌经济方面,从争创名牌和名牌消费入手,在质量、设计和服务等方面进行创新,并通过品牌文化、名牌创新、练就内功和法制保障等有效途径,确保名牌战略实施的顺利进展.这不仅是地方名牌走向中国名牌的迫切需要;更是中国名牌走向世界名牌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林雅云 《质量春秋》2005,(10):16-16
近些年提起名牌战略,不少商家眼光仅仅局限于城里人或高鼻子“老外”,似乎只有他们才能领导“消费潮流”,压根儿也没把农民列入名牌消费的主要群体。在这种惯性思维的作用下,许多工商企业总是几十年一贯制,把实施名牌战略定位在进军大都市和国际市场,以与“国际接轨”为名牌开发的主要参照物。名牌成了骄傲的公主,不肯垂青“下里巴人”,偌大一个农村市场,“睡狮不醒”,成为被名牌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7.
华雨 《上海质量》2007,(5):19-19
日前,在一个名牌战略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上海在关注名牌产品的同时,更要关注名牌服务。所谓的名牌服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质量要优等;二是服务技术要上乘、精湛;三是服务形瓢包括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举止腰美好、易记。实质上,在法律的语境中“产品”包容了“服务”,它同样具有产品的属性。名牌服务,就外观直觉而言,就是图案具有冲击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做广告要有主旋律。如物流业当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UPS”这个响当当的服务名牌。  相似文献   

8.
企业和社会各界翘首等待的2004“中国名牌”评价范围终于揭晓。最近,“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发出公告,公布了今年“中国名牌”评价范围。根据“公告”,今年将把48类产品列入“中国名牌”评价范畴。其中39类为首次参评产品,9类为复评产品。  相似文献   

9.
当今中国企业界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名牌忧虑。老牌子失去了光彩,新牌子立不起来。一些专家、学者频频急呼并为之出谋划策,大有指点迷津之气概。各省市纷纷出台名牌发展之宏伟战略。一时间,人人都有了战略眼光,大谈名牌战略问题。于是乎,许多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名声高低,纷纷加入了创名牌的行列。然而不少企业由于没有正确的名牌观,导致其名牌开发困难重重,即使开发出来,也常常是昙花一现。因此,企业要开发名牌产品,要树立正确的名牌观。 一、名牌宣传观 名牌产品的宣传应适度,要反对两种错误观念:1.名牌是靠广告…  相似文献   

10.
刘健 《质量春秋》2007,(9):42-44
1994年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开展“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的活动。广大企业以此为契机,不断深化改革,在转机建制过程中,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名牌为目标,积极实施名牌战略,争创名牌产品,使我省产品质量、品种、效益、规模、市场占有率得到了提高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质量好、适销对路、市场欢迎、知名度较高、竞争力较强的“湖南名牌”和“中国名牌”。  相似文献   

11.
就在2005春节前,我们听说一个孕育了诸多古今名流和现代名牌企业的“小地方”——江苏省姜堰市。细数古代文墨客、现代文学大家和知名企业家,不少皆出自这个“小地方”。究竟是什么样的圣土如此神灵,结下这般丰盛的果实?我们决意踏上这方“圣土”去探个究竟。  相似文献   

12.
企业是创建名牌的主体,企业对名牌内涵的理解,与名牌战略能否顺利实施密切相关。荣获“中国名牌”称号的企业——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林)吴董事长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语言,表达了福建企业对名牌的独到见解。[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发布了2004年度“中国名牌”评价范围之后,国家质检总局质量司立即以司发文件,对今年的申报工作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从文件内容看,申报“中国名牌”,要跨过几道沟沟坎坎。  相似文献   

14.
名牌是决定企业生死存亡的真正“王牌”。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必须实施名牌战略。加快自主创新和产品的更新换代,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树立企业的形象。因此。企业要以技术创新引领名牌的持久发展,才能够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住脚根,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15.
福州市质监局将培育、创建和扶持名牌企业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要职能,自2004年起,每年新创建的市以上名牌数都保持在9家左右,至2007年迎来一个高潮,新增名牌数达15家,其中中国名牌4家,福建名牌7家,国家免检2家,福州市产品质量奖2家,中国名牌数占当年福州市新增名牌总数的一半。在“量”上,福州开发区现共有市以上名牌32家,占全区规模以上企业总数的15%;在“质”上,福州开发区的名牌档次逐步上升,省以上名牌的比重近80%。  相似文献   

16.
对“名牌”认定的标准粗议●武汉大学申少群全国绝大部份省(市、自治区)、计划单列市和不少行业区域已正式实施“名牌战略”;各地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纷纷推出了上千个“地方名牌”;企业更然。但真正够得上名牌品质的尚少;全国尚没有统一的“名牌”认定标准。故笔者...  相似文献   

17.
“现在是做大做强新一轮上海名牌的最好时机”,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钱仲裘动员广大企业以创新为动力、做大做强上海名牌。他说,要利用上海名牌从低谷中奋起、形成新一轮名牌群体的历史性跨越机遇,进一步实施好上海名牌战略。  相似文献   

18.
张艳菊 《活力》2009,(25):52-52
名牌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又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力手段,名牌战略是具有重大经济和政治意义的战略,是企业兴旺发达,持久发展的法宝。文章通过对名牌战略管理等问题的分析来探索中国企业的名牌战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名牌,标志着一个地方的实力,也代表着一个地方的形象.实施名牌战略,关系着一个地方经济实力和对外形象的提升,也关系着质监工作贡献率和影响力的提升.近几年,特别是今年以来,吕梁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按照市政府和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安排部署,一方面认真履行名牌办的牵头职责,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质监部门实施名牌战略主力军的作用,进一步开创了吕梁实施名牌战略的新局面,对吕梁的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早在1992年,著名经济学家艾丰就发起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名牌企业组织——驰名商标保护组织,积极倡导实施名牌战略。1996年,国务院发布《质量振兴纲要》。在这个重要文件中,写上了这样的条款:“实施名牌战略,振兴民族工业”,这标志着名牌战略已经成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在名牌事业日渐深入人心的同时,艾丰荣任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名牌培育委员会主任。日前,就“中国企业如何加快实施名牌战略”这一问题,艾丰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