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阐述乌昌城市群区域经济与物流发展概况,分析乌昌城市物流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乌昌城市群区域协同物流体系构建的框架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探讨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相关性,为促进区域内科学发展合理配置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1999-2008年乌鲁木齐市经济发展统计数据为依据,对影响该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进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得出特定区域内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主要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人口增加等因素及其相互之间变动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国社会经济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研究目的:从宏观角度研究中国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的相关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典型多元相关分析与二元相关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91—2001年间的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建设用地比重与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呈正比,与人均粮食和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成反比;耕地比重与人均粮食和第二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正比;牧草地比重与经济密度和人均粮食成反比,上述相关性均达到了显著甚至极显著水平。研究结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社会经济结构变化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逻辑关系,利用这种相关关系,有助于加强土地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乡一体化土地利用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城乡土地一体化发展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打破城乡二元土地结构格局,确保城乡发展用地以及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的关键。本文从土地价格、土地征用、土地产权、土地市场、土地规划和土地制度等方面论述了其对城乡土地一体化利用的影响与作用,为统筹城乡土地利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基于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研究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996-2005年,区域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变化幅度较大,交通用地变化较快.人类活动对区域土地利用干扰度较强,且有增强趋势.各地类重心分布发生一定偏移,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重心偏移较明显,有向北移动趋势.人口、经济、政策等人文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人为影响程度是区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6.
“乌昌经济一体化”战略实施几年来,乌昌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了一次大的飞跃。兵团农十二师处于联接乌昌经济体的关键部位,在鸟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具有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对接的独特优势。该文主要结合农十二师实际通过对比分析,从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的角度对农十二师经济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了新时期农十二师经济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统筹区域土地利用是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提卅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运用文献资料法,就统筹Ⅸ域土地利用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指出土地利用分区是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主要实现途径,着重分析了分区的三种主要方法:叠图法、聚类分析法和指标法,指出三种主要分区类型:地域分区、功能分区和承载力分区,并从组织统筹和空间统筹两个方面给出统筹区域土地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差异研究——以四川省邛崃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3年土地利用详查变更资料库中的数据,采用景观生态学结构定量分析方法,对邛崃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调整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建议,以达到土地的高效、合理利用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邛崃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区域变化呈现一定的规律;地理位置、地貌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利用政策等因素影响土地利用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10.
天山北坡经济带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天山北坡经济带在新疆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天山北坡经济带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动情况及其相应产生的经济效益做具体分析,其中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及产业聚集、升级是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最终得出结论:该区域土地利用结构仍然不够合理,地区差异显著,经济效益产出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较低.  相似文献   

11.
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是一个不断增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排他性效力和支配性效力的过程,从而根本性地提升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地位.该文主要从物权法的背景下.对兵团团场基本经营制度赋予的新内涵,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提出了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依法取得并拥有长期而有保障的用益物权性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一定程度上不仅能调动广大职工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方式,而且能更有效地促进团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实现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等基本观点.人权益的保护.流转当事人以外的组织和个人的权利、义务与职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合理利用是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介绍了民族地区土地资源状况和利用现状,引入区位商分析了民族地区土地利用程度优劣势,并且提出促进民族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1993~2002年郫县的统计数据,以耕地净减少量和耕地变化动态度作为聚类因子对郫县各乡镇进行聚类以反映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剖析了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发现政策因素是造成耕地减少的重要原因。最后提出了加强耕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土地利用结构动态发生了变化.为提高城镇土地利用的合理性、科学性,引入信息熵值,定量描述2009年和2010年浙江省11个地级市的城镇土地利用变化情况.采用对比分析和因素分析法,深入探究近年来城镇土地利用变化方向及原因.结果表明:城市发展的成熟度、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政策变化的频繁度和城镇土地利用有序度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1996—2008年黑龙江省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了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现状及动态变化,研究发现黑龙江省农用地和未利用及其他用地面积处于减少趋势,建设用地处于增加的状态;随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与人文驱动力因子呈线性的定量关系,人口增长及聚集、经济发展、快速城镇化、技术进步是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重要人文驱动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2005年、2010年、2015年城市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采用动态度、转移面积矩阵来探讨甘井子区近10年来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10年间,其他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为正值,值分别为14.91%、0.74%,其他类型用地动态度都为负增长;(2)到2015年,建设用地和林地所占面积最大,分别为250.01km2、153.83km2,自然保留地所占面积最小为3.68km2。  相似文献   

17.
基于信息熵的黑龙江省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信息熵原理,采用1996-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及各地市(地区)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近几年来黑龙江省经济的不断发展,其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也不断降低;由于黑龙江省各地市(地区)土地类型比重差异较大,其利用土地的方式与程度不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区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北京市朝阳区绿化隔离区内绿地变化情况,揭示朝阳区绿色空间的建设历程,为下一轮规划提出建议。依据北京市绿色空间规划情况,利用2001年、2008年及2010年朝阳区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应用GIS软件的叠加功能分析绿地变化情况。通过构建的转移矩阵及实地调研成果分析绿化隔离带的形成过程,以及被蚕食及破坏的情况。研究表明,朝阳区绿色隔离区内的绿地在持续减少,各类建设用地对绿地的蚕食占用是主要原因,虽然同期也有一定数量的建设用地腾退为绿地,但面积较小。建议结合区域特点选择恰当的绿地建设类型,以城市公园、防护林、农田为主要绿地形式,以建设较好的规模绿地为保护重点。  相似文献   

19.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是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2009年和2012年韶关市浈江区遥感影像图,通过RS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浈江区土地利用格局及变化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城镇村及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绝对面积增加,其余土地利用类型绝对面积均减少,绝对面积的变化与土地利用绝对面积大小相关;2交通运输用地的增加率最大,达48.28%,递减率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其他土地,速率高达11.40%;3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和未利用地主要向城镇村及工矿用地转移,园地主要向交通运输用地转移,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主要向林地转移,而交通运输用地没有发生转移。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陕西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耕地面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势必影响到农民收入的增加。本文选择15年来陕西人均耕地面积和农户人均纯收入两个反映耕地数量变化和农户增收的序列统计资料,对陕西省1993年~2007年间的人均耕地数量变化与农户人均收入变化进行协整性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陕西省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和农户人均纯收入的变化都是不平稳的序列,但两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短期内,二者存在单项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