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售后租回和售后回购作为两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因其具有方便、快捷等特点而备受企业的青睐。通过对两种融资方式的涵义、特征以及会计处理进行探析,以期对我国上市公司在应用新的会计准则进行相关业务处理时起到借鉴作用,共同推动新会计准则在我国企业中的普及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家和社会的视角逐渐聚焦在会计核算方面,然而由于国家会计核算行业发展史较晚,核算经验较少,导致国内各大企业会计核算形式化较为严重。在当今实质大于形式的年代中,过于形式化的核算理念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核算行业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严重阻碍国内会计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因此,改革会计核算理念、落实实质核算模式、加强会计控制管理是当今会计核算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在会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遵守谨慎、一贯性等诸多原则。本文从本质上强调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重要性,并就现代企业会计实践中如何运用这一原理提出改进建议,以期为今后更好地进行会计实务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进行概述,以及分析其在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等日常操作中的具体运用,提出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使这一原则被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有助于他们做出正确的会计决策。 相似文献
5.
<企业会计准则>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规定了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处理时,要重视专业分析和判断,不能仅仅根据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进行会计处理,而应当首先和重点考虑经济业务的实质,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经济事实相符.在实际工作中,在资产确认、合并会计报表、收入,租赁、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披露等业务中有广泛运用.同时,由于该原则存在固有局限,会计人员在运用时应注意. 相似文献
6.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1993年的会计准则中,并没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才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7.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会计核算一般原则中应遵循的重要原则.1993年的会计准则中,并没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2000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制度>中,才增加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并在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进一步得到了强化. 相似文献
8.
实质重于形式是指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得到广泛应用。因为财务会计是用会计核算方法对企业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反映.以财务报告的形式对外提供与企业的财产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关的财务信息,它的主要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为了使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能更好地满足信息用者的需要.新会计准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提出了质量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本文重点探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房地产企业收入核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日益呈现规模化、知识化经营趋势,通过兼并、重组、控股等资本运营手段,集团公司纷纷出现,企业间关系日渐复杂.关联企业之间为了达到调节利润、粉饰报表的目的,可能存在通过操纵关联方交易价格相互转移收入和费用、内部资产转让以及费用承担不符合配比原则、相互融通资金费用分担不合理等问题.这直接影响到集团公司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可能导致投资者决策失误.会计准则强调“实质重于形式上目的是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反映”,拒绝对关联方交易的“严重歪曲”,这是杜绝会计造假的基本前提.对于实质与形式不相一致的关联方交易,在会计核算时,必须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来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从资产的、负债、损益等三大方面重点分析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运用,在此基础上剖析该原则在实务中运用所存在的差异及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介绍实质重于形式和非货币资产交换基础上,论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非货币资产交换中的应用,并结合案例分别对具有商业实质和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资产交换的会计核算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作用及其在核算制度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完善会计理论体系、反映“经济真实”的客观要求、顺应国际改革潮流、解决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四个方面论述了推出“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历史作用 ;并就资产、存货、固定资产借款费用、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销售收入和或有事项等具体核算业务 ,说明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应用价值和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3.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一些规章制度已经不能够概括实际的经济问题,而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便应运而生,这是会计人员在从事工作上需要用到的重要原则之一,通过这种原则来加强会计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本文就来深入探讨一下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中的运用分析。 相似文献
14.
15.
《商业经济(哈尔滨)》2016,(10)
经济的发展对会计行业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侧重于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反馈,在会计行业中有着一席之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提出了当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与经济实质之间存在差异时,应更侧重于对经济实质的披露和统计,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对规范我国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起到督促作用,极大的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提高了会计报告质量的真实性。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过程中本着"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充分发挥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优越性,从而使会计信息去其糟粕留其精华,真实公允的反应企业的生产运营状况。 相似文献
16.
企业会计制度第十一条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在实际工作中,交易或事项的外在法律形式并不总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其实质内容。所以,会计信息要想反映其拟反映的交易或事项,就必须根据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和经济现实,而不能仅仅根据它们的法律形式进行核算和反映。 相似文献
17.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可以理解为,由于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并非总相一致,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会计,应当根据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而非法律形式进行确认、计量和披露.具体而言,应以交易或事项的发生是否导致相关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为判别标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如下: 相似文献
18.
王顺鑫 《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1,(1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新经济业务出现,必然会导致更多交易或事项的实质形式和经济形式不相符的情况.本文分析了在会计核算中的融资性租赁、售后回租、资产的确认和计量、关联方交易等经济业务的实质内容,阐述了坚持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新会计准则下,实质重于形式在固定资产、收入的确定、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会计核算方面都有具体运用.只有正确使用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为企业治理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新的会计准则对实质重于形式的进一步强调和运用,在一定程度上势必加强对会计人员职业判断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而加强产业知识学习,是提升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中国商贸:销售与市场营销培训》2018,(9)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核算的对象也呈现多样化,在会计核算中,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就是其基本原则中重要的一项,它能为财务报表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也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和记录企业的经济现状。但是,在会计运用中仍然存在与其他会计原则不协调、会计核算滥用、忽略法律形式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含义、在收入准则中的体现,以及对上市公司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收入准则中的运用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