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肖云 《现代经济信息》2011,(23):408+434
组织与成员关系和领导与成员关系是组织中两类最主要的社会交换关系,为了探索组织投入对组织与成员关系的影响力。本文通过对100多位员工进行调查,验证了组织投入、组织成员认可度、组织成员忠诚度和组织成员满意度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于March的相互学习模型,分两种情况——组织成员的学习速率相同和不同,分析了封闭环境下组织成员的学习速率对组织知识的影响,绘制了学习速率与均衡知识的关系图,并阐述了组织结构对组织知识的作用。结果显示:组织成员的学习速率慢而领导的学习速率快的组织得到的知识最多;成员学习速率不同的混合组织得到的知识比成员学习速率相同的组织要多;二层管理模式的组织比一层管理模式的组织得到的知识要多。  相似文献   

3.
在知识社会中,组织表现出来的明显特征就是组织成员知识化程度越来越高,德鲁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知识工作者”在如今现实组织中的比重逐渐增大。知识工作者通过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和意愿为组织做贡献,其基本特征对当前的组织内在关系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慈善事业迅速发展,慈善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研究探讨慈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首先,要从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充分发挥媒体的宣传教育作用;其次,要积极开展高校专业教育,强化行业组织内的系统培训;最后,慈善组织自身要通过制定薪酬福利政策、建立绩效评估体系、注重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等方法来提高慈善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汤向东 《经济论坛》2011,(3):205-207
本文主要分析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中小企业吸引人力资源的难点,针对现状和难点提出了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策略。  相似文献   

6.
《经济师》2017,(2)
在一个快速变化和充满竞争的环境中,人力资源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通过促进本组织部门的能力和特长的发展,人力资源可以带来持续性的竞争优势。而人力资源管理关乎着组织目标和人力资源及其实现的纽带的建立。由此,得出的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性能的因果关系,促使人力资源管理设计更好的方案,进而得到更好的运营结果和更高的组织性能。文章充分肯定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方式同组织性能之间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组织自诞生之日起 ,便为全球研究管理的实践者与理论学者所青睐。开展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研究可以使我们从人力资源开发理论角度去更充分地认识学习型组织。文章对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从学习型组织概念、学习型组织特征、学习型组织构成和创建、学习型组织实践、学习型组织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几个角度加以梳理 ,并对这些研究加以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8.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作为一种新的农村经济组织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农业经营成本,提高了农民的市场竞争力。然而,融资困难却限制了合作组织的进一步发展。以组织中“人”的因素为研究对象,对山西三个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进行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影响组织成员投资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成员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数、中介商的介入、通过合作组织销售农产品之比、银行融资、农户联合担保筹资、对合作组织的评价、对提高农户收入的帮助评价以及对组织管理效率的认可度、对农产品销售、对员工的培训、对合作组织的信任是影响农民对于合作组织投资意愿的重要因素。其中,受教育程度、中介商的介入、银行融资、对合作组织的评价及对提高农户收入的帮助评价、对组织管理效率的认可度均与其投资意愿呈正相关关系。相反,家庭成员数、合作组织销售农产品之比与其投资意愿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李艳平 《经济师》2011,(8):240-240
加强人力资源组织自身建设,对于医院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立足于医院自身实际,从知识学习、品德修养、业务素质、发展导向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医院人力资源组织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电力施工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所面临的困难,指出应从分层次组织、强化培训、薪酬分配、加强调配等几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1.
组织战略理论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历了3个阶段,分别是:以组织结构为基础的组织战略理论、以产业环境为基础的竞争战略理论以及目前研究的比较热门的能力理论。其理论分析的视角分别是组织内部、组织外部,而后又重新回到组织内部。而能力理论中存在的最大缺陷一一能力惯性,据此提出动态能力理论,其研究视角是一个较新的视角:结合组织内外两方面,最后针对动态能力理论的未来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企业通常要进行一系列的组织变革,这就需要具备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针对不同的变革类型,本文提出了不同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战略变革应该采取均衡人力资源的评估和创建与战略目标一致的企业文化的两种策略;在结构变革中应该注重整合组织机构和指引变革方向;在人员变革中应该采取选聘优秀人才、合理配置人才以及设计、干预并整合裁员过程等策略;在文化变革中应该注重培育适合变革的氛围、利用激励、晋升等方式传播新文化以及塑造共同的变革愿景等。本文强调了在组织变革中直线部门的重要作用,指出了企业的组织变革不仅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相关直线部门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它们应该积极配合人力资源部门,最大限度地鼓励引导本部门员工参与组织变革,促进企业良性发展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农地利用的纯收益逐年降低,且其后出现农地利用集约度降低和相应农作物播种面积减少甚至农地的弃耕撂荒现象时,就出现了农地的边际化现象.农地在边际化的进程中会经历不同的边际化阶段,不同阶段的边际化程度不同,可分为初始边际化、中期边际化、完全边际化.本文依托湖北省通城县的实地调查资料结合统计资料,研究了通城县的两种代表性农地--水田和旱地的边际化进程.结果表明:同种类型的农地的边际化程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不同类型农地的边际化进程也有差别.在通城县,旱地的边际化进程快于水田.一般来说,边际化会导致相应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减少,而完全边际化会直接导致农地的弃耕撂荒.  相似文献   

14.
自《蓝海战略》出版后,企业战略的概念和理论以及方法在学术界和管理实践中有了新的选择和范式。在人力资源管理日益参与到企业战略的今天,从蓝海战略的角度重新对人力资源战略进行规划和梳理将会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竞争优势。本文利用战略布局图、四步行动框架、客户效用表格等分析工具,将蓝海思维纳入到人力资源战略管理之中,试图建立企业人力资源的蓝海战略,找到人力资源管理的蓝海区域。  相似文献   

15.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途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聪 《经济经纬》2005,(2):69-71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正面临市场环境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是其中非常关键的因素之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已不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跨文化、个性化、外包化、柔性化,知识化逐步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新趋势。笔者从理念、职能,角色,文化以及技术等诸方面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途径,认为应从企业的战略高度重新审视人力资源管理创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如何全面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是目前企业决策者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非常关心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因其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水平、为决策提供信息支持而备受企业的青睐。本文主要对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在企业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以期帮助企业对这一系统能够有更全面地认识,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实现跨越式提升。  相似文献   

17.
员工组织公正感、组织信任和离职意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检验了组织公正的结构,并探讨了组织公正、组织信任与员工离职意愿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支持了Colquitt组织公正的四维结构。同时,回归分析显示了组织信任在组织公正和员工离职意向之间存在着的中介作用,而对员工离职意愿的影响较大的是组织公正感中的分配公正、信息公正,以及组织信任知觉中对组织特征信任、对同事下级的信任。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2004年春天在我国出现的民工荒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以吸纳农业劳动力为主的非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民工荒的原因,主要是我国非国有企业长期掠夺性使用人力资源——对吸纳到本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行传统大棒式管理所致。要解决民工荒问题,实现非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我国非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必须转变为人本管理。本文提出了人本管理战略模型和这一模型实施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管理正经历着从“基于工作”向“基于能力”的重大思想转变。在高动态的知识经济背景下,“基于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急需一个全新的载体确保其落实到操作层面,生态学中成熟的生态位理论以其严谨性和精细的定量分析恰好可以充当这一角色。本文在企业生态位的基础上,界定出了人力资源生态位的概念,并通过调研给出其完整的评价体系及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林新波 《经济研究导刊》2011,(18):145-146,219
有色金属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出现了机遇和挑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制定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调整组织架构,完善日常管理体系等策略,旨在提升有色金属企业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