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粮食发热的鉴别粮食本身无固定的温度,它是随气温、仓温的变化而变化的。它的变化规律一般是春低、夏升、秋高、冬降。因此,在保管粮食过程中,就是要根据粮温的变化规律,来鉴别粮食是否发热。鉴别发热的现象有:1.在气温上升季节,粮温上升速度太快或超过气温上升速度;2.气温下降季节,粮温迟迟不降,甚至上升;3背阴面的粮温高于向阳面的粮温;4.同一部位不同层的粮温变化不符合正常粮温层的变化规律,该降的反而上升;5.同一层点的粮温与前几次检查比较有突出上升现象。这些都是粮食发热的征兆,必须特别加以注意。二、粮食…  相似文献   

2.
粮面平整,是粮食入库处理后转入正常储藏保管前的最后一道工序。平整后的粮面是否能达到“平整如镜”的效果,直接影响到粮食仓储企业储粮工作的整体水平。现有的平粮器主要存在三点不足:一是产品结构缺乏严谨性,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出现机械故障;二是工作原理缺乏合理性,使用费事耗力;三是产品主要作用不明显,难以达到粮面平整的要求。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粮面平整耗时费力、平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中央储备粮莱州直属库根据三年来粮面平整工作经验,设计制作出一套轨措式粒面平枇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摸清耕地“非粮化”类型的时序数量转移和空间动态分布特征,为实现耕地“非粮化”分类管控提供科学方法和依据。[方法]文章以西北旱区农业生产典型县陕西大荔为研究区域,基于2000年、2010年和2020年3期的遥感解译数据,运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和标准差椭圆的方法,探究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的时序数量转移及空间动态分布特征。[结果](1)数量变化上,20年间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类型呈多元化增加趋势,且近10年“非粮化”率急剧上升;(2)转移类型上,20年间粮食作物是耕地“非粮化”面积增加的最大转出者,其中2000—2010年主要转向杂果树类,增量较小;2010—2020年主要转向杂果树类、设施农业和水产养殖,增量巨大;(3)空间动态上,20年间大荔县耕地“非粮化”的空间集聚性特征加强,其中粮食作物和撂荒地向南部地势较低区域集聚;杂果树类、苗圃花卉和设施农业向北部海拔较高区域扩张;而水产养殖向东部河流集聚。[结论]根据西北旱区不同耕地“非粮化”类型的时空演变特征,为政府分类管控“非粮化”现象、优化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第34个“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粮食局联合有关部门以“节约一粒粮,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宣传活动。“世界粮食日”当天,在柯桥区平水镇举行2014世界粮食日宣传活动暨农用科学储粮仓赠送仪式;组织粮油经营户开展放心粮油让利展销,以低于市场价向广大市民提供放心粮油;开展爱粮节粮宣传,现场向广大农民朋友提供免费咨询服务,介绍粮油质量鉴别小窍门,发放爱粮节粮使用手册。  相似文献   

5.
近来研究指出,边镇月粮常折价与粮米常价一致,月粮临时调整折价则反映了极端粮价,打破了学界关于明代边镇粮价高昂的认识。但随着北边军事形势的变化,九边粮价与月粮折价的关系存在变动。根据边镇督抚奏议,九边承平时期粮米常价与军士月粮常折价基本一致,当边镇整体军事压力增大,粮米常价上涨到1钱/市斗以上,导致月粮折价低于粮米常价。局部灾荒、虏患时期,边镇会临时提高月粮折价,但仍低于粮米时估,这是由于边镇月粮折价存在有减无增的上限原则。时间上,明代中后期九边粮价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空间上,北方军事威胁从西向东转移,边镇月粮折价与粮米常价比值亦随之降低。最终,边镇根据粮价调整月粮发放的本、折比例,节省边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粮价放开也使粮运企业从传统计划经济全面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此转变过程中.粮运企业可谓步履维艰,承受着剧烈的阵痛,受到来自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制约。那么,粮运企业今后究竟出路何在呢?笔者觉得,这个问题值得探讨。一、当前粮运企业面临的主要问巴1、企业内部困难重重。一是设备陈旧、车辆老化、更新速度慢,使用均在十年以上,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负担沉重,由于经营时间长,人员老化,离退休人员逐年增多,费用补贴支出大;三是资金短缺,发展后劲严重不足,折旧率、大修费率…  相似文献   

7.
不论是解放初平抑物价,三年困难时期苦渡难关,还是去年应对“非典”对粮市的冲击和今春制止粮价暴涨,历史的实践都明白告诉人们:只有政府掌握足够调控市场的粮源,才能构筑粮食安全的屏障。特别在粮市全面放开,市场多元化经营的今天,利用经济手段,是政府取得粮源,掌握调控主动权的唯一手段。简单地将粮食补贴平均“洒”于粮田的做法,无助于种粮大户增收和鼓励商品粮生产;无助于保护粮价、稳定市场、防止通胀;无助于制止降质抢购,从源头扭转粮质日恶化的现象;更无助于政府利用补贴取得“米袋子”负责制所需的粮源。因此,谨防“贴了钞票又失粮,粮食安全难保障”,并非是多此一举的“杞人忧粮”。  相似文献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特殊商品,被视为“天大的问题”。这虽然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在当前农业结构调整、一些地方盲目大幅度调减粮食面积的时候,仍有重提的必要。   以高邮市减粮的力度看,着实令人吃惊:有的乡镇退耕面积占总面积的 1/3以上,仅保留人均口粮田的 0.5亩, 2/3的农户不种水稻,全镇粮经比例达 3∶ 7;有的乡镇调减粮食面积达 50%以上;有的地方干脆提出实现“无粮镇、无粮乡”的口号。似乎种粮越少越会发财。这样刮风的势头怎能不令人担忧。   农业结构调整,适度减少一些…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种植模式对高寒地区水、热、光和土地的利用效率,投入产出效益。结果表明:立体种植模式比单一种植模式表现了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一般以粮一菜复合型产值及效益最好,其次为粮一油复合型,最次为粮一粮复合型。  相似文献   

10.
加入WTO对粮办工业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对粮办工业的影响是正反两方面的。有利是长期的、潜在的;不利是短期的,直接的。面对WTO的不利影响,粮办工业要实施“龙头企业、精品名牌、放心粮油、人才培养”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畜牧业的变动趋势与持续发展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变动趋势分析研究,提出了我国畜牧业持续发展的概念。研究表明:未来的畜牧业年增长量保持在250万吨折肉单位,最低需要625万吨饲料粮,畜均占有饲料粮150公斤不可少;生猪存拦量稳定在4亿头,可实现3270万吨规划产量的猪肉指标;草食畜产品重点抓肉牛的发展。未来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是:依靠科技进步,合理配置资源,调整种植业结构缓解饲料紧张状态;设施畜牧业是畜牧生产的重要方式;粮食主产区和农牧结合地带是畜产品主要供给源;进步调整养殖业结构,注重发展低粮耗的畜禽生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文章基于当前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情况,分析整治成效、面临困难与存在问题,提出耕地“非粮化”整治优化方略,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方法 文章主要采取文献分析和政策文件解读方法。结果 (1)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防止耕地“非粮化”政策,各地启动耕地“非粮化”整治行动,有效抑制耕地“非粮化”,扭转耕地面积大幅减少的局面。(2)耕地“非粮化”整治也面临一些困难,出现急于求成,一刀切等问题,经济损失大,矛盾激化;部分地区缺乏系统性,效果不理想;给农民增收与农业增效带来负面影响;一些地方耕地种植管控行为与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存在一定的冲突。(3)为推动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建议采取将“耕地非粮化整治”明确为“基本农田非粮化整治”、优化基本农田划分方案,实现“基本农田”名符其实,充分考虑农民群众的切实利益,稳妥有序整改,切忌简单粗暴一砍了之等6项应对措施。结论 我国耕地“非粮化”整治成效显著,但面临的困难与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应进一步优化耕地“非粮化”整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格上加工是用若原始农业的产生开始出现并逐步发展起来的。1973年,在浙江省余姚市河姆起发现了距今约6000—7000年前的新石田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出土了石@卖术梯等粮R加工工具,木样完整,所面是因形,讲头组大,长92厘米,林头直径问.8厘米、材炳直径门回来;8@金不完塑!形如一块表面平社的石块。长期以来,用来加工粮上的石磨盘和石四株,被认为是原好社会农业生产的标志之下真加工粮大是把粮大放在石制的@金上,手执石窟律或石讲反复研胄,既可脱壳;又可自碎。在新石红时代末湖和奴隶制时代早评,出现了持日。从此,由材日结合的…  相似文献   

14.
一、退耕还林必须遵循的原则(一)退耕还林要坚持生态效益优先,兼顾农民吃饭、增收以及地方经济发展;坚持生态建设与生态保护并重,采取综合措施,制止边治理边破坏问题;坚持政策引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尊重自然规律,科学选择树种;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二)实施退耕还林要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坚持个体承包的机制,实行责权利相结合。必须切实把握“林权是核心,给粮是关键,种苗要先行,干部是保证”这几个主要环节,确保退耕还林取得…  相似文献   

15.
▲粮食生产态势良好 1.春粮丰收在望。今年以来,福建省各地在低温阴雨寡照等不利气候影响的情况下,加强技术指导,优化品种结构,狠抓技术推广,春粮预计稳中略增。预计全省春粮133.45万亩,比2011年增加0.89万亩;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中国的粮食储备是充裕的”;“要在三亩地里种出四备地的粮食”;“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不会推动物价上涨”。  相似文献   

17.
牟定92%的人口在农村,50%左右的财政收入、43%的国内生产总值都来源于农业,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2005年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5.6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8.6亿元的65.1%;农民人均纯收入2014元;人均有粮396公斤;其中农民人均有粮428公斤。  相似文献   

18.
要善待粮食     
虽然随着粮食连年丰收出现的阶段性过程给各地政府和部门带来诸多烦恼;虽然昔日“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粮食“宠儿”,转眼到了“手里有粮,心里发慌”的沉重“包袱”;虽然有人认为即使仓库里没有粮食,农民手里还有不少于4000亿公斤存粮,只要拿出1/3就足以在歉年情况下保证城市的粮食需求;有人把制约农民增收、加重财政负担的罪状统统强加于“粮多为患”;但在绝大多数中国人告别贫困实现小康,吃饱吃好意起风发步入新世纪的时候,笔者还是要特别呼请国人:居安思危,善待粮食。  相似文献   

19.
粮办工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黄生容近几年来,四川省粮办工业亏损逐年增加,造成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外部环境看,有政策影响,企业资金紧缺,包袱沉重等客观因素;从企业自身看,存在着管理水平不高,经营机制不活,改革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直接影响着经济方...  相似文献   

20.
1984年全国粮食大丰收后,农民“卖粮难”之声不绝于耳;1996年粮食又是大丰收,“卖粮难”之声在局部地区也有耳闻。多年以来,我国粮食一直是在紧张状态下的平衡,尽管1984年、1996年粮食丰收,但粮食供求关系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之所以出现“卖粮难”,主要原因是粮食市场化程度低,流通不畅,宏观调控乏力。粮食工作一要保障供给,稳定市场,稳定粮价,保持一定数量的粮食储备;二要保护农民的利益,保证种粮有一定的效益,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要做到这些,必须及时、准确地掌握粮食信息,通过国内外粮食市场采集粮食生产与供求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