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任泽洙 《经济师》2009,(9):31-32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中韩两国贸易结构和竞争力以及国际市场地位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并带来诸如巨大的贸易逆差等不可回避的问题。因此.深入研究中韩两国之间贸易结构的变化及竞争力的过去与现状,对未来两国贸易的互补与竞争关系予以展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韩建交以来,经济交往日益频繁,贸易总额以年平均30%左右的速度增加。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及韩国对华投资和国内需求变化等,近年来中韩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两国贸易中高技术产品的比例不断提高,生产资料和原材料贸易比重增加,消费品贸易比重相对下降,中方的贸易赤字趋减,产业间贸易比重减少,产业内贸易比重增加等。综观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中韩两国贸易规模扩大的趋势仍将继续,两国贸易结构的变化将继续沿着现在的方向前行。  相似文献   

3.
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韩双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双方在各个领域合作不断加强,两国成为重要的贸易伙伴。选取2004—2012年中韩双边贸易的数据,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互补度指数比较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日后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4.
中韩贸易相关性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成焕 《技术经济》2005,24(11):26-29
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的产业相关性即贸易依赖度和贸易竞争度的分析,发现中韩两国的贸易依赖度及竞争度急剧深化,这将成为中韩两国未来贸易发展的极大障碍,进而对两国产业及经济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为了保持中韩两国之间均衡对称的依赖关系,本文提出四种改善途径:第一,使贸易壁垒最小化;第二,两国在贸易投资统计上保持一致性;第三,通过核心主导商品的多样化及共同市场的开拓带来贸易增进;第四,与日本合作,谋求中日韩的水平性分业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日两国在原先东亚地区的雁行模式中产业结构存在较强的互补性,有着极为密切的经贸合作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起飞,两国产业结构的差距有所缩小。因此,通过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和互补度指数比较双方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对日后中韩双边贸易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中韩贸易逆差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中韩两国正式建交以来,中国一直处于对韩贸易关系的逆差地位,且逆差额不断扩大。虽然全球金融危机使逆差问题一时隐藏,但在后危机时代贸易不平衡问题将再次凸显。这是两国各自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双方应在调整贸易结构的同时,加强合作交流,推动中韩贸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1992年中韩建交15年以来,两国经贸关系发展势头强劲,在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浪潮下,中韩两国领导人倡议双方开展中韩FTA的可行性研究。然而,尽管中韩贸易发展迅速,寻求机制性合作的基础已经具备,但两国各自经济发展特点、贸易政策以及国际环境等原因仍制约着双边贸易合作步伐,有待两国采取更多实质性的合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合理扩展,研究了中国和韩国之间签订FTA合作协议对两国贸易的影响效果。研究表明,中韩之间签订FTA对两国之间贸易有较强的促进作用,贸易总额将会增长近60%。本文建议中韩两国在保护各自敏感部门的同时,应当重视自由贸易协定给两国带来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9.
齐俊妍 《现代财经》2006,26(8):64-68
目前依据传统的产品分类进行国际贸易结构分析,难以更细致地描述一国贸易结构的特性并进行国际比较。从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分布的视角进行国际贸易结构分析,显现出比传统分析方法更多的优势,据此能较好地反映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在国际分工中的相关信息,对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国际贸易结构进行比较。据此进行的中韩两国的贸易结构比较,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中韩建交十几年来,贸易形式从间接贸易转为直接贸易,贸易额迅速增加。当代国际经济中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服务贸易的高速发展。基于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本文通过对中韩两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的分析,进而提出借鉴经验,以便更好地发展两国国际服务贸易。  相似文献   

11.
影响中国贸易条件的制度因素与改革方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国的贸易条件成为经济学者们讨论的焦点,如何改善中国的贸易务件也成为中国 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严峻课题。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指出,当前不合理的贸易制度是制约中国贸易条件改善的根本因素,并在此 基础上提出了利于改善中国贸易条件的贸易发展战略以及为实施该战略所应采取的相应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2.
傅瑜  何泽荣 《财经科学》2007,(3):105-111
在入世过渡时期结束后,中国应该在WTO框架内实施贸易保护,从而达到贸易自由的目标.贸易自由理论和贸易保护理论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贸易自由理论中可以找到贸易保护的依据.贸易保护理论的终极目标是贸易自由.入世5年过渡时期的实践证明,中国既要积极应对其他国家的"合规性"贸易壁垒,也要在WTO框架内加紧构建自己的"合规性"贸易壁垒.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develops a novel measure of intraregional trade. The new measure is easy to implement and robust to different gravity models. I use the new measure to study the economic integration of the major trade blocs and discuss how the measure can be extended to analyse the roles of trade policies and institutions in regional integration.  相似文献   

14.
对外贸易的发展理应建立在国内区际贸易充分开展的基础上。国内区际贸易的开展对对外贸易利益的取得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改革开放过程中的国内市场分割现象,使得国内区际贸易滞后于对外贸易快速发展,并制约了对外贸易利益最大化的实现。本文的政策结论是通过加快改革逐步实现国内经济市场化和一体化以提高外贸利益。  相似文献   

15.
Audiovisual services such as music and movies in digital formats have gained substantial importance over the last decade, while remaining one of the sectors with the lowest number of commitments by WTO members. Based on a novel data set,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role of trade restrictions on audiovisual services in a gravity model. We find that countries with WTO commitments trade more audiovisual services, while both exports and imports are lower for countries which impose policies to curb inflows of foreign cultural services.  相似文献   

16.
李方静 《经济前沿》2014,(3):106-114
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我国企业选择参与国际贸易的方式主要受哪些因素影响?参与国际贸易方式的不同会对企业利润、财务状况构成什么样的影响或制约?这些是企业参与国际化不容回避的问题。采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回归方法,根据2005-2006年中国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对企业的贸易方式与企业利润之间的关系以及企业财务状况对选择贸易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对贸易方式的选择倾向程度从高到低排序为:一般贸易、进料加工贸易、来料加工装配。企业的流动性比率和杠杆率显著影响企业贸易方式的选择。相较干来料加工装配的贸易方式,受财务约束较少的企业倾向选择一般贸易或进料加工贸易方式。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贸易联系与空间流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以来,西北各省区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的绝对量逐步增大,对内和对外开放程度均有所提高。空间上呈现两大特征:一是地区内省(区)际贸易联系较强;二是地区外贸易具有明显的东部沿海指向。对外贸易特别是边境贸易的繁荣是西北各省区国内贸易增长和空间格局变动的重要原因。继续推进西北地区在东、西两个方向上的流通通道建设,同时加强地区内各省区之间的产业关联建设,是促进对外贸易和省(区)际贸易同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impact of Free Trade Agreements (FTAs) on Middle East and North African Countries (MENA) trade for the period 1994–2010. The analysis distinguishes between industrial and agricultural trade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different liberalization schedules. An augmented gravity model is estimated using up-to-date panel data techniques to control for all time-invariant bilateral factors that influence bilateral trade as well as for the so-called multilateral resistance factors. We also control for the endogeneity of the agreements and test for self-selection bias due to the presence of zero trade in our sample. The main findings indicate that North–South-FTAs and South–South-FTAs have a differential impact in terms of increasing trade in MENA countries, with the former being more beneficial in terms of exports for MENA countries, but both showing greater global market integration. We also find that FTAs that include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 which MENA countries have a clear comparative advantage, have more favourable effects for these countries than those only including industrial products.  相似文献   

19.
谢谦  姚博  刘洪愧 《技术经济》2020,39(7):10-17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数字贸易作为一种新兴的国际贸易形式得以快速发展,在拓展国际贸易范围和边界的同时,也对全球贸易规则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全球数字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梳理了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数字贸易政策发展脉络,以及数字贸易的未来发展趋势。然后,本文从中小企业的发展、平台企业的作用、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等方面提出对中国数字贸易发展的启示。本文认为,中国作为极具潜力的数字贸易大国,在数字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参与并推动建设国际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0.
马静  逯宇铎 《经济问题》2012,(7):118-121
由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和产业内贸易研究概况,引出对中欧服务业产业内贸易的实证分析。基于2004~2009年中欧服务贸易数据测算出GL指数和MIIT指数,发现了各服务部门产业内贸易发展的不同态势。选取人均GDP、服务贸易开放程度和对外贸易不平衡程度作为自变量,即影响因素,但均未表现出与产业内贸易指数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