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银行货币错配的内涵界定及深层次原因 随着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银行"货币错配"业已成为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根据经济学家戈登斯坦(Goldstein)的定义[1]:"在银行权益净值或净收入(或二者兼而有之)对汇率的变动非常敏感时,就出现了所谓的银行'货币错配'.从存量的角度看,银行货币错配指的是银行资产负债表(即净值)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从流量的角度看,银行货币错配则是指其损益表(净收入)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银行净值/净收入对汇率变动的敏感性越高,其货币错配的程度也就越严重"(Goldstein and Turner,2004).  相似文献   

2.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货币错配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及转轨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货币错配除了增大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和提高化解金融危机的成本以外,它还影响一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汇率制度的选择。货币错配风险预警体系作为金融危机预警体系的一个子系统,为监管当局提供金融危机预警。银行总体货币错配风险预警系统至少应包括银行货币错配测算指标、风险预警信号和对策反应三个模块。银行货币错配的测算指标体系不仅应包括银行自身的货币错配状况,还应涵盖贷款企业的货币错配状况,指标的选取应坚持相关性、数据可得性与互补性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评论     
《中国货币市场》2014,(3):71-71
郭新明:商业银行货币错配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行长郭新明撰文指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货币错配主要表现为:银行外汇敞口净头寸呈上升趋势;银行汇兑损失有所好转;银行外币现金流对汇率的敏感性较高。为防范货币错配风险.需将商业银行货币错配纳入宏观审慎监管范畴.  相似文献   

4.
货币错配与净值损失:来自银行部门的经验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伟霞  朱超 《上海金融》2007,44(8):40-45
本文构建了货币错配与净值的关系模型,用银行部门数据进行验证,并判断出现银行危机的可能性,以银行的净外币资产作为银行货币错配的替代变量,用汇总损益与外币折算差额来代替货币错配的损失。结果表明,尽管由于折算汇率等会计处理方式的不同,但货币错配与净值损益间关系仍然显著。中国银行业整体上有着非常严重的货币错配,给银行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和风险。部分银行还存在发生较大危机的可能性。由于巨额的货币错配,银行业对汇率非常敏感,但账面损失在减少。  相似文献   

5.
通过用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净对外头寸与经济总体的净对外头寸和净国际投资头寸对新兴市场货币错配状况进行估计,发现尽管新兴市场货币当局和银行机构的净对外头寸为正值,但经济总体的净对外头寸和净国际投资头寸除少数国家外大都表现为对外净负债的形式。因此,在新兴市场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方向的货币错配,而且货币错配是新兴市场普遍面临的问题。从发展趋势来看,新兴市场的货币错配问题将长期存在,并存在着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6.
国际生产效率区域转移与货币体系错配:人民币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史上国际生产效率区域曾在英国,后又转移到美国,国际货币体系也由此从英镑为主导的金本位制,转为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20世纪80年代之后,国际生产效率区域逐渐从美国转移到东亚各国.中国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成为世界制造业效率突出区,对外贸易量急剧增加,但使用的计价和结算货币仍然是美元,出现了国际生产体系和货币体系的不一致现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的错配.这种错配造成东亚包括中国在内的各国金融动荡,在中国表现为承担着美元外汇占款带来的巨大成本,使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日益加深.对此,必须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改革国内金融市场,分"三步走"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在对外投资和对外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计价和结算等,逐步摆脱美元体系错配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简化的资产负债表框架基础上,分析货币错配对商业银行净利润的影响,提出测度商业银行货币错配程度的新指标——BCMI。总体来看,在2005~2012年间,中国上市银行货币错配程度和汇兑损失都呈逐渐下降趋势;商业银行货币错配程度同其盈利能力之间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因此,建议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时要充分考虑商业银行的承受能力;控制外汇风险敞口,加强商业银行货币错配的审慎性监管;加速发展资本市场,鼓励外汇金融衍生工具创新;废除不合理的外汇管理制度;鼓励人民币跨境交易,积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相似文献   

8.
短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会导致银行体系产生货币错配、期限错配问题,会促使银行信贷扩张。这都会加大银行体系的风险。软预算约束会放大短期国际资本大量流入所引发的银行风险。若经济进入衰退期,预算约束硬化会加大短期国际资本逆转对银行体系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其分析货币错配的不断积累往往会影响到一国宏观经济的稳健运行和金融的稳定,甚至可能引发一国金融市场的动荡,造成金融危机,然而,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货币错配问题却无法避免,尤其体现在发展中国家。因此,系统地、全面地深入研究我国货币错配的形成原因及控制措施,对于我国维护宏观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防范金融危机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中国货币错配的非对称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货币错配是金融全球化过程中的一个普遍现象,这一问题在新兴市场国家特别突出.有关货币错配的理论研究在国外已经得到了较大进展,一年多来,国内许多学者结合中国实际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国内外许多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笔者结合中国实际,先从理论和实证方面论证我国货币错配的风险主要集中于中央银行,然后,从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的角度分析我国中央银行面临的货币错配风险,最后,提出一些应对货币错配非对称性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发展中国家在融入全球经济体系时普遍面临货币错配,我国也不例外.近年来,我国的货币错配日益严重.在定性考察了我国货币错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1985~2006年的经济数据.通过构建两个VAR模型,对我国货币错配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汇率制度选择对货币错配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经济增长速度;再次是贸易顺差程度.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的结果,提出了管理和控制我国货币错配的四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的研究普遍显示,货币错配是造成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研究者所构建的模型主要集中于对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研究,无法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引致渠道作出解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期微观经济主体(银行、企业)行为模型。模型表明本币的大幅升值会恶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一国的金融或经济危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净外币资产形态下货币错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的研究普遍显示,货币错配是造成金融和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目前研究者所构建的模型主要集中于对净外币负债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研究,无法对我国当前所面临的净外币资产形态的货币错配风险的引致渠道作出解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两期微观经济主体(银行、企业)行为模型。模型表明本币的大幅升值会恶化微观经济主体的资产负债表,在一定情况下会导致一国的金融或经济危机。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净外币资产形态下货币错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任晶 《青海金融》2014,(3):22-24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出口的大量增加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外国资金流入,使我国外汇储备资产剧增,在此基础上,央行资产负债表不断被动膨胀,致使资产配置严重外化,影响了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同时形成了货币错配的风险.本文通过研究资本项目可兑换、央行储备损益和货币错配三者之间关系,从全球产业战略布局的视角,提出合理并有效规避外汇储备资产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调节国际收支效果的显现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走势曲折反复,人民币汇率逐渐向均衡水平靠拢,促使企业转变长期以来的汇率预期,着手修复自身资产负债货币错配。这一过程也给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货币结构带来显著变化,增加了商业银行本外币流动性管理和资产负债管理难度。对此,商业银行应通过完善自身资产负债管理方式,积极应对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我国货币错配的本质,即债权型货币错配出发,通过修正AECM指标,利用修正指标对我国1985~2009年的货币错配进行测算,其测算结果显示我国存在明显的货币错配,而且程度具有阶段性特征。然后通过对本文的货币错配指数与现有文献中最成熟和准确的货币错配指数进行相关性检验,证明本文计算的错配指数的合理性。最后对我国货币当局防范货币错配风险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军 《云南金融》2011,(2X):68-69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货币错配问题的研究受到国际金融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货币错配问题产生的原因、货币错配风险和货币错配风险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和阐述,方便国内外学者对货币错配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货币错配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现象,货币错配问题的研究受到国际金融界广泛的关注。本文对货币错配问题产生的原因、货币错配风险和货币错配风险管理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梳理和阐述,方便国内外学者对货币错配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有关货币错配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货币错配问题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货币错配理论研究在国外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还远不是一个成熟的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对货币错配的研究散见于货币危机、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等相关领域.要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仍有待于国内外学者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时代金融》2019,(6):111-113
在经济金融全球化的进程中,货币错配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的问题。而货币错配的根源在于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的计价结算环节通常只能以国际化货币衡量,因此随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我国面临的货币错配状况势必有所改善。本文以2010—2017年季度数据为样本,研究人民币国际化与货币错配的内在效应,并相应地提出政策建议。结果表明:外汇储备对债权型货币错配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实际有效汇率和人民币国际化对货币错配程度具有缓释作用,都能长期的改善货币错配状况,尤其是后者对货币错配具有很强的缓释作用及解释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