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盘点近段时间媒体上出现最多的一个字,那么“荒”字可以当之无愧地上榜。比如劳动力市场有“用工荒”,资本市场有“钱荒”,建房要面对“地荒”,用水用电用油则有“水荒”、“电荒”、“油荒”……在这一系列“荒”的背后,中国的经济究竟出了什么漏洞,这才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按照字典的解释,“荒”即意味着短缺。短缺曾是计划经济体制最重要的特征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在较短的时间内一举改变了短缺经济的面貌。  相似文献   

2.
一个时期以来,世界性用工荒不断蔓延。但与国外不同,中国频频出现的“民工荒”不单是社会现象,还是一种经济现象乃至政治现象。“民工荒”的背后隐藏着“四荒”:家庭荒、制度荒、薪酬荒和技能荒,正是这“四荒”带来“民工荒”。  相似文献   

3.
标本兼议“用工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一定意义上说,“用工荒”是我国狭窄劳动力市场在经济发展冲击下的自然结果。对此“用工荒”虽可遇荒不慌,但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反思。治本要借机整改用工市场,治标则要像救灾抢险那样做出快速应对。  相似文献   

4.
元宵刚过,“用工荒”再度凸显。同往年相比,今年的“用工荒”无论从程度、范围,还是结构,都出现了新特征。就流向而言,农民工已由“单向度输出”转变为“多向度流动”;就范围而言,招工难正从东南沿海向中西部城市蔓延;就持续性而言,区域性、结构性工荒已经常态化。(《新华视点》2月7日)  相似文献   

5.
“用工荒”和“就业难”本是两种相悖的现象.但是近年却在许多地方出现了一道令人尴尬的风景:部分企业大叫遭遇“用工荒”.因招不到人叫苦不迭:而与此同时,却是部分求职者因找不到工作连呼“就业难”。近期.昌乐县人社局组织对全县200多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县人力资源市场、民间劳动力市场及部分社会求职者进行走访.认真分析基于“用工荒”和“就业难”并存现象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人才&就业     
《人力资源》2009,(18):76-7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称“用工荒”属局部现象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近日称,最近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用工荒”现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的企稳回升,但这还是一种局部现象,中国整体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和劳动力结构性的矛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7.
2011年春节过后,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已经开打“中西部农民工争夺战”,农民工大军真正有了进入《春天里》的感觉。近年来每年春节过后,都要上演一阵子“民工荒”,但今年“荒”情更甚。在劳动力市场上,招工企业大张旗鼓,纷纷开出自己的优厚条件。打工人则货比三家,转而挑剔,迟迟不做决断。作为用工企业,用人留人,都比往年要煞费苦心。  相似文献   

8.
春节过后,沿海地区上演了愈演愈烈的“用工荒”,与往年不同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地图的悄然变化,连历来大量输出劳动力的中西部省份也加入了“闹荒”行列。  相似文献   

9.
从“用工荒”看企业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初,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用工荒”。 这应该是一个好现象,说明许多企业的生产止跌回升,对劳动力的需求随之上升;也说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有所发展,吸纳了相当一部分劳动力;更说明打工者对劳动报酬和劳动条件的要求较前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0.
多地节后遭遇“用工荒” 春节过后出现“用工荒”,已成为近些年来司空见惯的现象。日前,记者在主要为中低端劳务人员服务的北京赵公口人才市场看到,整个大厅空空荡荡,来找工作的还不如招工的人多。  相似文献   

11.
春节过后,“用工荒”席卷了我国珠三角、长三角等一些沿海城市,尤其这些城市的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在临沂市,部分中小企业也遭遇了“用工荒”。与此同时,广大大中专毕业生与上世纪80、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却又碰到了“就业难”。  相似文献   

12.
“招工难”,卷土重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节前后,人社部先后数次组织开展了部分地区企业用工情况和农民工外出就业情况调查,并分析了部分地区、部分企业招工难的情况及原因,发布了相关数据和正在采取的措施。为准确理解和正确看待“招工难”现象,本刊特发《“招工难”,卷土重来?》、《“用工荒”: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用工荒”:警惕农民工中年失业》等文,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就业》2012,(3):59-59
今年春节过后,不少地区“用工荒”、“招工难”的报道再度见诸各大媒体,且似乎比往年更为来势汹汹。许多工厂都遭遇了“用工荒”,即使大涨工资、海派红包也难招满人。很多企业甚至将招工阵地前移,到火车站、汽车站、劳务介绍所等一线“抢人”,但目前节后用工市场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对此,社会各界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2011,(2):36-37
经济回暖了,“用工荒”却再次出现。今年春节过后。长三角地区各大劳务市场都相继出现招聘难现象,然而今年用工单位的“饥渴”更甚往年……  相似文献   

15.
笔者最近在湖北、云南和四川等地调查发现,目前我国农民工群体正在出现三大转变:主体从“农民工”到“民技工”,诉求从“吃饱饭”到“要体检”,发展从“讨工资”到“要身份”。地方政府和企业如果不应对这些新变化,忽视农民工权益维护与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将有可能遭遇农民工“用脚投票”,加剧用工荒。  相似文献   

16.
昨天,北大常务副校长、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王恩哥正式接任北大校长一职。上任以来就备受争议的周其凤校长,不再担任北大校长职务。网名"tryto"的学生说,他认为周其凤是北大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之一。他还列举了几大原因,一是提高了青年教师待遇,留住人才;二是将校园卡和太阳卡两卡合一;三是给学生宿舍装上了空调。(3月23日《京华时报》)读罢这则新闻,让我想起企业界的"用工荒",在此,我建议:应对用工荒,先学"北大老校长"。用工荒有两层含义:一层是由于我国劳动力人口在下降,"用工荒"会越来越"慌";另一层是,经济在转型,产业在升级",用工荒"一定程度上是"人才荒"。  相似文献   

17.
邵爱国 《中国就业》2010,(10):47-48
“用工荒”方兴未艾,加薪潮又汹涌袭来。自富士康事件和广东本田事件爆发以来,加薪问题成为企业HR们极度敏感,但又不得不谈的话题。这一话题如重石砸向了我们多年低位徘徊的“薪水深潭”,激起一重又一重耐人思量的“波浪”:富士康事件和广东本田事件引发的加薪潮对当下企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对哪些企业有影响?薪资上涨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有着哪些的顾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东南沿海地区陆续出现了“民工荒”、“技工荒”现象,文章试图透过这一现象来分析我国外向型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用工荒"于我们已不陌生。与往年不同的是,春节前,东南、华南等许多传统的用工大省就已经出现了用工荒..与此形成鲜明比照的是:上海申安纺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安公司”)员工到岗率几乎达到100%.扣许多企业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这是近年来中安公司柔性化解“用工荒”.运用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模式。  相似文献   

20.
2009年下半年,尤其是第四季度以来,经济形势好转的趋势日渐明朗,部分企业用工需求大幅提升.由于没有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导致许多企业都难以找到劳动力,最终形成了众所关注的"用工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