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发挥西安在"关中—天水经济区"建设中的龙头带动作用,西安应该确立其在大关中的核心地位,发挥其在大西北中的龙头作用,争取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心脏,并努力建设成为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金融中心、东西部之间的物流中心、西部的科技教育中心、大西北的先进制造业中心和旅游中心、交通通讯中心。西安的发展应与建设西部强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其经济强、科教强、文化强的优势,积极应对挑战,在建设西部强省中率先发展,成为西部强市。此外,西安要落实科学发展观,优化人文、自然环境,增强发展活力与动力;在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同时,制定出适合目前二元结构状况的发展模式,统筹兼顾,两轨并行,两手齐抓。 相似文献
2.
金融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金融》2009,(11)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思考和探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金融支持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首先要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探讨金融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协调机制、加快西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发展多层次的区域资本市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金融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是中央为带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随着经济区的建立,金融如何更好的支持经济区发展就成为一项重大而现实的课题.本文在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提出了金融如何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和发展,对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思考和探讨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金融支持成为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首先要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探讨金融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支持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关中-天水经济区金融协调机制、加快西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融资方式、积极发展多层次的区域资本市场、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五个方面阐述了金融支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以关中—天水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选取2010年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14个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相关数据衡量经济区经济综合实力,研究关中—天水经济区区域经济差异及分布特征。通过Moran指标对经济区经济综合实力进行测定,结果表示,经济区存在较明显的空间集聚性和空间相关性,通过Moran散点图及LISA揭示出西咸地区、宝鸡、铜川为经济综合实力的高值地区,而经济区的西部、中部及东南部为经济发展的落后地区。通过对2010年经济综合实力空间计量回归分析,发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及城镇化水平对经济综合实力有显著影响,并进一步检验和计算空间相关性的作用强度。 相似文献
6.
关中-天水经济区作为新兴的工业基地,对振兴西部经济将发挥重要的作用,其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关系着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方向.文章从优势和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对经济区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基地城市西安、咸阳、宝鸡和天水等进行了分析,以期对经济区装备制造业的整体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区域经济整合是我国当代经济社会深度调整的一个重要理论和实践命题.长期以来,基于地区利益关系形成的“行政区思维模式”交织着来自市场、政府、社会三方的各种利益冲突,构成了“行政区”向现代“经济区”转变的时代梗阻,滞缓了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以协同为导向的政策支撑是推动区域经济整合、化解利益链阻的关键.作为我国西北地区最重要的区域发展规划之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建立、运行过程中存在地方政府及市场层面的多重利益冲突,其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地方公共管理部门的改革创新,迫切需要在区域发展观、社会力量培育、行政激励机制、政府协调力量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关中城市群产业结构与布局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利用区域经济数量分析的指标体系,重点从关中城市群等级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等方面,对关中城市群的发展进行研究,认为关中城市群发展存在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不平衡,产业布局不合理等问题;通过实证分析,提出关中城市群产业布局应强化中心城市功能,重新定位城市功能,合理规划、整体布局等对策. 相似文献
9.
中国谋求海陆全面影响力的努力对中国的经济重心、物流流向都有重大的影响.本文认为未来国土区域开发的主轴是“京津冀—关中”.因为中国之中是在京津冀,而不是地理中部.上海——武汉之轴与纽约——芝加哥之轴不可类比.京津冀之中心地位,既因为关中的辅佐而实现在内陆地区的半个圆,也因为天津的辅佐而实现在沿海岸线各港的半个圆.此轴能够集聚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域的资源,物资集散,产业价值链环节.通过构建关中—重庆—武汉的互动格局,使“京津冀—关中”之轴的影响力扩展至长江以南. 相似文献
10.
中国谋求海陆全面影响力的努力对中国的经济重心、物流流向都有重大的影响。本文认为未来国土区域开发的主轴是"京津冀—关中"。因为中国之中是在京津冀,而不是地理中部。上海——武汉之轴与纽约——芝加哥之轴不可类比。京津冀之中心地位,既因为关中的辅佐而实现在内陆地区的半个圆,也因为天津的辅佐而实现在沿海岸线各港的半个圆。此轴能够集聚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域的资源,物资集散,产业价值链环节。通过构建关中—重庆—武汉的互动格局,使"京津冀—关中"之轴的影响力扩展至长江以南。 相似文献
11.
12.
我们以1994年至2009年我国资本市场筹资额、产业增加值等为样本,通过协整检验和灰色关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检验我国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我国资本市场筹资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率存在(1,1)阶协整关系,意味着资本市场筹资率和产业结构升级率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灰色关联分析法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融资额与产业结构升级度的关联度最高,债券市场次之,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最低,这说明以股权融资为代表的直接融资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的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分析河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现状出发,提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与能源消费面临的问题。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实证分析了三次产业结构变动与能源消费的关联度以及三次产业能源消费量与能源消费总量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能源消费有影响。实证研究为产业结构调整政策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了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搜集2012—202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选取描述产业结构变动和高质量发展的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对后疫情时期产业结构变化和高质量发展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并采用梯度提升回归树方法对接下来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做出预测。最终得出相关结论:(1)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各项指数总体趋好发展,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经济的主要推动力,疫情对第三产业的冲击较为严重;(2)疫情期间的产业结构变化使经济发展稳定性变差,生产效率变低。创新点在于改变现有研究中只用描述性方法测算产业结构和高质量发展关联度的方法,选取模型来定量描述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廉同辉 《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2014,(1):56-61
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存在重要影响,皖江城市带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区,以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为基础,承接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文章以皖江城市带及其各城市的三次产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三次产业与皖江城市带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依据灰色关联评价理论,对皖江城市带产业内部的灰色关联度进行测算与分析比较,剖析皖江城市带各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产业合理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产业结构是人类作用于生态环境系统的主要环节 ,它对城市生态环境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利用灰色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以兰州市为研究对象 ,针对“产业结构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加快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二是优化能源消耗结构 ;三是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18.
北京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消费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根据1997年至2008年北京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量,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北京能源消费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关联分析,得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活用能与能源消费的关联度,并据此提出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探究影响环境质量的各种因素并据此采取相应措施是有效抑制污染并提升环境质量的前提。在梳理影响环境质量各种因素的基础上,本文对各种因素进行整合并尝试构建分析影响环境质量的"经济—政府—社会"框架。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运用我国1988—2007年的数据对该框架进行了初步的验证,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改善我国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梁中效 《陕西经贸学院学报》2008,(1):14-19
中国区域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东西互动、南北争雄的新阶段。如果大西北与大西南密切协作,共建以重庆、成都、西安为支点的秦岭南北“西三角”,才能够在黄河、渭河、长江、汉水的上游挺起西部的脊梁,铸就西部经济快速增长的“引擎”,从而打造出与“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并驾齐驱的中国第四增长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