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庆花 《中国经贸》2014,(4):139-140
从全球第一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曝光到现在,舞弊的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焦点问题,它给会计报表信息的传递带来了危害,损害了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导致社会信用危机下滑,扰乱市场经济秩序。如果对于上市公司的虚假财务报表不进行严厉的打击和根治,将很难维持和发展健康的中国资本市场。本文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分析研究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表的手段及相关的对策,对于规范健康的中国资本市场,建立有效的预警机制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国资本市场在短短二十来年的时间里,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伴随着发展产生的诸多问题也备受关注,其中较为普遍而又严重的是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而会计信息失真其本质主要是由于这些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造成。根治财务报表舞弊行为是保证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真实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认识财务报表舞弊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手段,运用经验分析法对财务舞弊的识别,是防范财务报表舞弊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资本市场在经济高速增长及资金不断涌入的背景下获得了长足地发展,但繁荣的背后亦存在不容忽视的危机,尤其是舞弊事件带来的信用危机。对舞弊的审计已经引起国际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板大关注,并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现状,并剖析了舞弊产生的原因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会计舞弊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但使外部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而且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治理会计舞弊已非常必要.经济困难是公司舞弊的主要诱因;舞弊的手段往往采取高估收入、高估资产、低估费用、不恰当的披露财务报表信息等.  相似文献   

5.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产生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庆雪 《辽宁经济》2007,(11):49-49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比较严重,结合我国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失真的现状,本文通过舞弊动机和条件等方面来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舞弊产生的原因。一、舞弊动机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而言,其舞弊行为  相似文献   

6.
财务报表粉饰行为,指企业经营层为了谋求自身利益,使用某些手段,使企业出具的财务报告背离公司真实业绩的行为。而上市公司作为各行各业企业的领头羊,如果发布了被粉饰的报告,隐藏自身实际的企业财务状况,就会产生国家决策依据的数据基础不实、资本市场资源配置不均、投资者蒙受经济损失等不良影响。因此,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对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文章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的动机、危害、手段、识别方法、治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防止报表粉饰的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7.
会计舞弊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但使外部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而且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治理会计舞弊已非常必要。经济困难是公司舞弊的主要诱因;舞弊的手段往往采取高估收入、高估资产、低估费用、不恰当的披露财务报表信息等。  相似文献   

8.
董书文 《中国经贸》2009,(22):191-191
在证券市场日益发达的今天,无论是资本市场高度发达的美国,还是资本市场起步不久的中国.上市公司出现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都给社会经济生活造成了重大的影响。本文从财务报告舞弊动因理论中的三角形理论入手,分析财务报告舞弊的动力、压力和机会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据此,提出财务报告的识别方法与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文章论述了上市公司发生财务舞弊问题的条件,分析了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舞弊的驱动因素,最后提出应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几点对策措施.以期能够对我国当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的有效控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频繁发生,对证券市场的发展产生了相当不利的影响.当前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如何制止并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本文结合实际,对当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含义和表现进行了归纳,并对其危害和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竟尧 《中国经贸》2014,(23):274-275
国内某些知名上市公司的会计舞弊给资本市场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破坏了市场正常运行机制,损害了广大投资人的利益,严重挫伤了我国股民的信心。因此,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界定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内涵,综合分析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现状,深层次挖掘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存在监管不严、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等原因,并针对分析提出加大监管力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防范和治理措施,为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监管与治理提供一定的方法和借鉴,维护我国的证券、金融市场以及经济社会稳定、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月菡  陈庆杰 《科技和产业》2021,21(10):197-202
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选择利用财务舞弊手段来谋求利润.研究发现,常见的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主要有虚增资产、隐瞒负债、虚增收入、利用关联方交易舞弊4种,而目前中国的审查制度还不够完善,对于复杂的舞弊手段往往不能监察到位.为了经济市场的稳定运行,结合超华科技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从公司内部、政府机关和中介机构3个角度总结出针对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3.
袁红兵  吴桢 《特区经济》2011,(3):126-127
近年来,无论在资本市场发达的美国、欧洲,还是在市场刚刚起步的我国,都发生了一系列令人触目惊心的财务舞弊案件。有效的内部控制是防范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首道也可能是最后一道防线。内部控制报告已经成为内部控制是否有效的关注点,因而有必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报告进一步展开研究。通过对内部控制报告的理论分析,本文建议我国上市公司应借鉴萨班斯法案构建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报告框架体系,并提出应通过完善注册会计师内部控制审核标准,进而提高内部控制的质量。  相似文献   

14.
自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以来,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舞弊方面丑闻不断。会计舞弊已经成为公众、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关注焦点。因会计舞弊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不仅使外部投资者蒙受巨大的损失,而且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运行和健康发展。对此治理会计舞弊已非常必要。本文主要分析探讨我国部分企业会计舞弊的原因,并针对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上市公司由于财务报表舞弊行为而倒闭的,屡见不鲜。2001年安然公司的轰然倒地.接着是世通公司的倒闭。国内包括最早的“原野”、“琼民源”、“红光”、“郑百文”、“张家界”等,都是因为舞弊行为而走上不归之途。那么,上市公司为什么舞弊,有哪些动机呢?舞弊行为是否等同于盈余管理?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作了一些浅述。  相似文献   

16.
张倩 《魅力中国》2014,(1):91-9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上市公司的数量越来越多,而上市公司财务业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就是企业的营业收入,其直接反映企业的核心盈利能力。上市公司为了提升企业形象、吸引投资者、套取利润,往往会出现收入舞弊的行为。这不但破坏了资本市场的正常秩序,也欺骗了财务信息的使用者,给其带来了损失。鉴于这种情况,加强对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识别与审计至关重要。本文对对分析了收入的概念,阐述了收入审计的意义,对收入舞弊的识别进行了论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审计策略,希望能够改善上市公司收入舞弊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上市公司会计舞弊不仅给投资者、债权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引发资本市场的信任危机,给我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通过有效的会计监管杜绝上市公司会计舞弊刻不容缓。会计监管是会计监管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会计监管客体的会计活动过程及其结果进行的再监督和再管理。文章根据目前我国对上市公司监管的不同主体及其监管的权责范围可以分为五大会计监管子系统:内部会计监控体系、政府监管体系、注册会计师审计监督体系、投资者监督体系、社会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18.
林超平 《中国经贸》2014,(13):240-240
近年来,证券市场的舞弊行为不断出现,对证券市场及审计人员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证券市场中的这种状况使上市公司有条件不真实披露自己的信息,从而方便他们从事欺诈、内部交易或幕后操纵等舞弊行为,这也就导致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行为不断出现。企业财务报表舞弊现象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审计失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冬梅 《北方经济》2007,(16):70-71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准确披露是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基础,是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基石.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事件屡禁不止,引发了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诚信危机.本文主要分析了针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在质量、制度体系等方面存在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解决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愈演愈烈。这些舞弊行为的发生严重干扰了证券市场的经济秩序,侵害了广大投资者的利益,歪曲了企业的发展理念,阻碍了资本市场的健康良性发展。文章通过对舞弊手段和成因进行总结分析,以提高财务报告舞弊的识别率,进而提出了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