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雪春 《商场现代化》2008,(11):249-250
“黄金周”改革后,由过去的集中度假变为分时度假,并且闲暇时间有了一定量的增加。本文通过对行为人闲暇活动的分析,指出“黄金周”的改革将会对行为人的闲暇决策产生多维效应。同时对目前闲暇活动所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布倩楠  杨勇 《商业科技》2014,(23):274-275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研究春节"黄金周"期间游客的出游行为特征。研究结果显示:(1)春节"黄金周"期间,游客旅游需求旺盛,且以中低消费为主的家庭游、短途游、自助游为主要形式。(2)黄金周制度中存在的交通问题并不阻碍居民旅游需求的释放,类似于黄金周制度的全民休假有存在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王辉 《中国市场》2014,(4):105-106,112
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刺激了人民对旅游的消费需求,让人们在享受旅游快乐的同时帮助经济复苏,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但同时,十一黄金周期间各大景区人满为患,旅游秩序混乱,游客怨声载道,这是景区容量超载带来的现象。本文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从闲暇时间调整和景区预约、限客、预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希望为缓解景区容量超载现象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金周"效应的实证分析与假日改革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世勇  李亚鹏 《消费经济》2007,23(5):44-46,50
论文实证分析了我国"黄金周"的经济拉动效应,揭示了"黄金周"的社会经济成本,并在此基础上就"黄金周"假日改革模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黄金周”对我国旅游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传统 《商业研究》2008,(3):172-176
旅游"黄金周"是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中的一个独特现象。"黄金周"推动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尤其是国内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假日经济的形成,开启了中国城镇居民大众休闲旅游的新时期。然而,在旅游"黄金周"中,在巨大经济效益的背后,各种隐患也渐渐显露出来。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旅游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黄金周"对我国旅游业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规避其负面影响,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确保国内旅游的和谐发展,真正实现旅游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紫怡 《饭店》2004,(1):36
“十一”黄金周期间,北京的严先生与夫人同大多数人一样,想在“非典”过后的第一个长假中好好地出去玩玩,可直到黄金周结束,却哪里也没有去成。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他们购买的“分时度假”根本就不存在。  相似文献   

7.
《商》2016,(15)
三亚作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排头兵,热带滨海旅游知名度、美誉度近年来不断提高,其过夜游客消费结构具有分析研究意义,可以反映出游客的平均消费水平,消费的偏好情况,为三亚滨海旅游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建议,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9.
每当春节、五一和国庆等国内旅游黄金周来临,度假型酒店和度假景区一片欢腾,庆祝他们期待已久的旅游旺季的到来。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平时原本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商务型酒店往往一到黄金周就陷入一片沉寂:商务客人走了,会议团队没了,长住客房空了,前台散客少了,本来就为数不多的度假客人,那就更加芳踪难觅了。鲜明对比不禁令人扼腕长叹,感慨之余又不得不思考:黄金周缺“黄金”,商务酒店怎么办?  相似文献   

10.
《饭店现代化》2008,(5):28-30
对于热爱旅游的人们来说,一提起黄金周,大家都有着不同痛并快乐着的经历。黄金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人们的旅游需求,对于拉动内需、调整旅游产业结构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也带动了酒店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两种观点针锋相对黄金周制度有利有弊。利者,首先,黄金周制度从实践上落实了劳动者的休假权利,从时间上为假日经济的发展解决了关键性问题。随着小康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  相似文献   

11.
黄金周旅游拥挤现象由来已久,大量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但是,从旅游线路设计的角度探讨拥挤现象的文章较少。本文通过对旅游线路的定量分析,得出旅游线路设计与拥挤的内在机理:线路设计主要是以游览观光为目的,对每个景点的游览时间较少,旅游天数增加而景点的游览时间不增加时,游览景点的数量必然增加;旅游线路的设计倾向于选择远距离的旅游目的地,从而使旅途时间相对增加,从而导致交通拥挤。全年20.33%的旅游人次集中在全年4.11%的天数中,旅游线路的设计中往往以知名度高的高级别旅游景点为目的地,旅游者必然过度集中,从而导致景点拥挤。  相似文献   

12.
黄金周旅游市场的快速形成与发展,在新《旅游法》的出台后迎来了新的市场格局变化。旅行社作为旅游产业的重要角色,在新《旅游法》背景下如何转变经营与管理策略,尤其是对于黄金周旅游期间突出的负面问题进行纾解。本文将着重探讨《旅游法》对旅行社的影响,并就改进旅行社经营方略上,从市场挖掘、关注散客、优化旅游产品、提升导游水平、加强法律学习等方面提出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正>1999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国内经济,促进国内旅游,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2000年出现第一个7天的十一黄金周,之后每年国庆节假日旅游热潮席卷全国。十一黄金周也被视为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2012年国庆节和中秋节叠合假期长达8天,被称为最长黄金周。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切实做好重大节假日免收小型客车通行费  相似文献   

14.
去年,我到日本旅游时正逢日本的“黄金周”,导游珍子小姐带我游览了东京、大阪和横滨。  相似文献   

15.
自从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深化改革必将涉及对利益体系的重新规划与塑造,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更稳妥地发展国民经济,自2012年始推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下文简称营改增)政策。营改增从试点推行到全方位推行已历时四年,其在社会各领域的效应已有所凸显,对于我国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动地方政府与企业的积极性、减轻企业税务负担、促进我国服务业向高层次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刺激消费、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对以"黄金周"为代表的假日旅游经济效益的评价众说纷纭。运用经济学理论提出: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大;人民消费水平低,消费习惯较落后;消费存在很大的可替代性,"黄金周"只是创造了一种"即期繁荣",并没有实质性的扩大需求,假日旅游的经济效益并不象通常认为的那样显著。  相似文献   

17.
魏翔  惠普科 《财贸经济》2007,(11):82-88
新古典观点认为闲暇时间的增长会"挤出"产出,进而不利于宏观消费的增长,二者存在负向关系.针对于此,本文首先构造了包含闲暇时间的闲暇时间--消费函数,从静态角度分析了闲暇时间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而在动态的预算约束下通过最优化模型证明了闲暇时间与消费增长间不但存在负向关系而且存在正向关系,取决于参数环境影响.之后,本文引用中国的实际数据检验了理论模型的命题,并发现中国的闲暇消费对宏观消费具有正向拉动作用,这说明中国的消费结构和消费质量正在得到改善,也说明中国在工业化进程中展现出一定后工业化倾向,本文对此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8.
"二八"现象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刘阳希望通过多培植几个20%的市场或抓住20%的顾客,获得最大化的利润。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断被颠覆,其着力点总是不自觉地放在80%上,结果只获得20%甚至更少的收益。刘阳为何会倒在"二八"现象之下?"二八"的取舍和经验主义为何总是大区经理难以跳越的陷阱?  相似文献   

19.
决策的流动性,即在变化中寻找决策的最佳时间点,通俗地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一种有效的决策模式。这种决策模式表示决策者对所办的事还没有多少把握,只能边干边看,边探路边前进。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营业税和增值税并行造成征管的矛盾越来越激烈,为了消除矛盾和促进产业的协调发展,必须在部分商品和服务业中推广增值税,取代营业税,从而促进我国税制结构的优化。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增速放缓和结构性减税的情况下,必须将“营改增”改革作为完善税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