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贾慧新 《金卡工程》2010,14(3):79-80
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是刑事案件定罪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死刑案件的特殊性,在其定罪上应当采用最高的证明标准。在死刑案件中,严格掌握案件证明标准不仅可以减少死刑案件中的错案,而且可以起到减少和限制死刑的作用。然而,我国现行刑事诉讼中死刑案件适用的证明标准并不严谨,这对于死刑案件的定罪与量刑带来很大困难。如何提高死刑案件的证明标准,从程序角度讲,应该将死刑案件的定罪程序和量刑证据相分离,在不同诉讼阶段适用采纳不同的证据,从而适用不同的证明标准。  相似文献   

2.
证据的证明标准是指认定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证明程度,是履行证明责任的灯塔。但目前我国税务稽查并无证明标准,直接导致了执法尺度不一致,工作中多种矛盾显现,影响了税务稽查的效率和公正。本文综合考虑了税务稽查的取证手段或权限、救济途径与补偿程度、行政目标与行政执法证明标准趋向等要素,提出应确定以明显优势证明标准作为税务稽查的基本证明标准,以优势证明标准和严格证明标准为补充的主张。  相似文献   

3.
崔燕 《金卡工程》2009,13(10):70-70
证明标准是指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进行证明应该达到的程度.对于这一证明标准性质的认识存在着客观真实论和法律真实论的分歧.本文对客观真实论和法律真实论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认为法律真实论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对我国刑事证明标准的层次性做出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刘燕琳  姚强 《金卡工程》2009,13(12):81-81
证据是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毫无疑问,而能否反过来说一切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就是证据,尚值得探讨。考察证据与证明根据的关系,可以看出,两者的最大区别,就是证明根据可能是承载了案件事实信息的证据,也可能是承载了证据事实信息的证据衍生物。借助事实信息理论,探讨证据、证明衍生物的本质,分析证据、证据衍生物的紧密关系,尝试解决目前我国证据法学中存在的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证券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并不畅顺,大部分符合刑事追诉标准的案件仅被处以行政处罚,造成违法成本的低廉。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刑事与行政证明标准的差异,证据转换的困难,专业知识上的阻隔,以及监督的缺位等。建议通过推定方式转移公诉机关指控特殊类型证券犯罪的部分举证责任,减轻公诉机关的举证负担;根据不同证据的特点,完善行刑衔接证据转换规则;加强证券监管机构与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沟通协调,建立信息共享及工作交流机制;增强规范执行力,确立有效的案件移送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6.
周维锋 《金卡工程》2009,13(5):53-53
证明责任作为民事诉讼的核心,在案件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法官在审理裁判案件时,要充分考虑客观现实,依据公平理念,借鉴经验法则,遵循证明责任分配规则,使证明责任在诉讼当事人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最大限度的还原案件客观真实和实现法的正义价值。  相似文献   

7.
在职务犯罪中,间接证据是大量存在的。间接证据不能单独和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必须借助其他证据来共同证明案件事实。虽然间接证据的证明作用不如直接证据那么简捷和直截了当,但与其他证据组合后,同样可以作出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的结论,在案件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浩华 《金卡工程》2009,13(8):108-108
本文以近年来出现的几例典型的高空抛物案件引出所要讨论的问题-以证明责任为视角解析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抛物致害案件,运用有关证明责任的知识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阐述了自己对处理该类案件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姚实 《金卡工程》2009,13(5):33-34
证明责任在诉讼中的重要作用,曾被誉为"诉讼的脊梁"。证明责任分配则是证明责任的核心内容,与当事人在实体法上的权利义务密切相关,而司法裁量是证明责任分配的一种特殊机制,它能针对不同案件的具体情况,满足司法实践中案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需要。不同的分配方式可能会引起截然相异的诉讼结果,因此有必要规范证明责任分配中的司法裁量权,以防止法官权力的滥用,进而可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法官裁量决定证明责任分配所带来的混乱。  相似文献   

10.
密闭空间防卫案件指案发时没有第三人在场、无监控视频且被害人死亡的典型疑难防卫案件。因密闭空间防卫与故意杀人等暴力犯罪现场具有外观相似性,直接证据仅有被告人口供,故密闭空间防卫事实往往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法官裁判概括适用“存疑有利于被告”原则无法满足公正分配证明责任的价值追求,亦不能实现发现案件真实的诉讼目的。以“危险领域说”为参照,密闭空间防卫案件分配证明责任应以被告人更具证明可能性与防止滥用防卫权为依据,由被告人以叙事方式积极证明正当防卫并承担败诉风险,检察官履行客观义务的同时承担动摇心证的行为责任。法官证明评价需重点审查叙事融贯性,兼顾证据充分性要求,在满足要件事实均有充分证据证明的基础上,积极运用或然性推理排除合理怀疑。  相似文献   

11.
闫艳  倪冬梅 《金卡工程》2010,14(5):99-99
逮捕案件质量标准评价实践中存在可操作性低、标准模糊、以判决结果设定逮捕质量标准等问题,有必要通过科学设置逮捕案件质量评价标准优化审查逮捕实践。  相似文献   

12.
法规     
为进一步加强广东省国税系统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工作,规范重大税务行政处罚案件审理标准,保护纳税人合法权益,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决定对《广东省国税系统重大税务案件审理办法》(广东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5年第9号)关于重大税务行政处罚案件审理标准内容进行修订.  相似文献   

13.
晋勇 《税务纵横》2003,(12):121-123
证据学理论上证据的定义是,能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事实。依此推之,税务检查的证据,就是能证明税务案件真实情况的—切事实,是税务检查机关对纳税义务人违反税收法规进行处罚所依据的事实和材料《行政诉讼法》第31条规定:证据有以下几种: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当事人的陈述;鉴定结论;勘验笔录。税务稽查证据可分为外部证据和内部证据。外部证据是对纳税人、税务案件当事人有关纳税隋况调查时取得的证据,如财务刽十核算资料,与生产经营相关的合同协议,中介机构的评估审计报告,现场  相似文献   

14.
陈帅 《海南金融》2014,(7):74-78
在司法实践中,内幕交易刑事判决一直极少,大量内幕交易案件被处以行政处罚。通过对现有可采集到的涉及内幕交易的行政处罚书和刑事判决书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在全部行政处罚案件中,有超过一半的案件实际上已符合了内幕交易犯罪的入罪标准,却未予以入罪;已经入罪的刑事犯罪案件,则多属于内幕交易大案、要案,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原因在于作为区分行政违法行为与刑事犯罪行为的"情节严重"标准被严重虚置,因此,应当对现有"情节严重"标准进行重构,提高数额标准,增加情节要件。  相似文献   

15.
孔素静 《金卡工程》2009,13(12):68-69
证明责任的内涵分为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证明责任的性质一般认为是败诉风险说。证明责任制度有利于法院的及时裁判;有利于调动当事人举证积极性,便于法院查明案件事实。证明责任分配的法则,早在罗马法中就有了规定,以后在历史的岁月中又形成了不同的学派,主要有待证事实分类说、法规分类说、法律要件说。我国立法对证明责任分配的规定有其需要改进和完善的一些地方。  相似文献   

16.
证券行政处罚证明标准是证券行政处罚程序的一项基本证据制度。但由于我国证明标准立法不足,在证券行政处罚程序中采用何种证明标准就成为证券监管机关面对的一个难题。本文分析了我国证明标准立法存在的问题,吸收了证明标准改革和立法的理论研究及司法实践成果,借鉴国外通行做法,提出了证券行政处罚证明标准的立法思路。  相似文献   

17.
胡海瑞 《税收征纳》2012,(11):21-23
税务稽查在查处涉税案件时,往往需复制一些书证来直接或间接证明当事人的涉税违法事实。然而,由于书证复印件在办案过程中,可能导致案件事实的失真或遗漏,乃至被人为改动。也就是说,书证复印件往往存在被伪造的可能,常常会给案件审理人员鉴定真伪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8.
章法 《金融博览》2009,(15):50-51
出具借条、收据的注意事项 借条、收据等字据,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实现债权债务清偿的主要证据,为预防事后纠纷,必须真实、明确地记载当事双方的身份信息等具体事项。立据为证,并注意妥善保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查借贷案件的起诉时,  相似文献   

19.
陈汀 《金卡工程》2009,13(12):126-126
我国刑事诉讼中所采用的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具有无法克服的缺陷,需要以更为科学、合理的证明标准取而代之。相较而言,以法律真实作为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更为适合。应在此基础上,兼顾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均衡各种诉讼价值并区别对待诉讼阶段、诉讼对象、诉讼主体,建立科学的刑事证明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刘海安 《当代金融研究》2019,2018(1):184-192
通过将《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与《侵权责任法》结合考察可以确定,在个人信息泄露的案件中,信息权人对信息泄露行为与损害间的因果关系这一要件事实负有证明责任。这种权利人的因果关系证明责任与其证明能力的不匹配,更容易纵容泄露隐私信息的行为。而信息控制者负因果关系证明责任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