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至今大多数人口仍然是农民,孙中山在《三民主义》中就已讲到,“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以农立国”。可以说,在中国百余年来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道路中,三农问题始终都是一个要害问题。建国前,围绕农村土地问题的无法调和之矛盾成为中国革命之源;建国后前三十年,第一次工业化也是因为三农问题而走不动了;改革开放二十余年来,这次现代化进程从农村的成功改革开始,今日突出问题又出现在农村、农业和农民中。这决非偶然和巧合。它表明一个道理,就是中国现代化道路中,国家内部最剧烈的冲突和矛盾来自于千年历史积淀的广大农村。 相似文献
3.
4.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长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能否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然而,解决好“三农”问题首要的是要解决好8亿多农民的问题。我国农民数量非常庞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总数达8亿多,其中农业劳动力估计在5亿人以上,但是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2,而农民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农民人均耕地的1/3,若按中等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我国现有耕地仅需5000万农业劳动力。显然,在我… 相似文献
5.
6.
7.
8.
10.
11.
12.
解决"三农问题"求解"无解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从上到下都非常重视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三农问题"在"两会"上讲、政府文件上讲、"十五"计划上讲,足见各界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在此,笔者愿就缓解"三农问题"、启动农村市场谈点看法。如果说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和发动,那么,其结果和获益主要惠及的是城市和沿海地区;如果说城市已经汇入了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潮流,那么,农村则出现了边缘化倾向,有的还相当原始和封闭。这不仅导致目前国内市场出现严重的需求不足,而且影响到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根本改造。 相似文献
14.
15.
一、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是农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农民增收困难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据统计,1979-1995年农民的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8.2%,而1997~200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每年增长3.46%,2001年增长幅度稍有回升,但也仅略高于4%。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拉大,严重阻碍了消费品市场的扩大,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协调,城市居民和农民居民在经济上已成为完全不平等的两个阶层,占中国80%的农民长期处于社会末等公民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17.
本刊讯 4月16日至17日,安徽省农村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强调,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开创安徽省“三农”工作的新局面。省委书记王太华就深化对新时期“三农”工作认识,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揽农村工作全局,加强和改进对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领导,加快推进农村小康建设作了重要指示。省长王金山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村小康建设及今年的重点工作作了部署,省委副书记王昭耀、省政府副省长赵树丛分别主持了会议,王昭耀… 相似文献
18.
19.
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深层次的问题 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社会、经济和科教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经济发展现在正处于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当代社会面临的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矛盾在中国都有所体现,在农业现代化的实施过程中各种矛盾显得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