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沉迷问题是当今社会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网络沉迷对大学生成长的干扰是多方面的而且是严重的。基于网络沉迷对大学生成长的干扰影响,本文探寻了如何降低网络沉迷对大学生成长的干扰,并指出了引导大学生成长的合理路径,即了解动态、心理疏导和巧用社团等。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理性行为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利用实测数据(N=830)验证理论模型,结果显示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RMSEA=0.052)。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沉迷意向"是"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很大(影响系数为0.8)。"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态度"、"大学生手机上网主观规范"通过"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意向"间接影响"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是"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的间接影响因素。其中,大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态度的间接影响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是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我国推出了网游防沉迷系统,但是该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现行系统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防沉迷系统.该系统相比现行系统有较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汪静  郑悦林 《中国经贸》2008,(24):89-90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是目前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因此我国推出了网游防沉迷系统,但是该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针对现行系统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指纹识别技术的防沉迷系统。该系统相比现行系统有较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吴冬梅 《发展》2008,(8):99-99
一、大学生患网瘾的主要原因(一)导致大学生网瘾的媒介因素。有了互联网才有了网瘾现象,互联网内容的升级性、复杂性、娱乐性、交流的即时性、互动性、隐匿性以及多途径使用的便捷性是目前任何一种媒介不能比拟的。以网络游戏为例,由于网络游戏有很强的娱乐性、激烈性、对抗性,许多大学生接触网络游戏之后而患上了网瘾。  相似文献   

6.
刘淑香 《理论观察》2012,(5):187-188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大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化的条件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知识、交流思想、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但随着网民数量、游戏数量、网络游戏玩家以及网络游戏产业的快速增长,网络带来的一些社会问题,特别是大学生网络成瘾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时代,科技发展、网络普及、价值多元化体现在很多群体都是扩散式呈现。对大学生来说,网络基本成为生活的必须。通过网络,他们能获得更多的信息与知识,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能力。当然网络在颇有裨益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很多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部分独立学院大学生由于个性问题等因素陷入沉迷网络的漩涡以至产生精神依赖,导致身心健康受到不利影响。文章试图对大学生网络沉迷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科学的应对措施,以使大学生实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2009年2月3日至7日,政协第十一届青岛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圆满召开。在本次会议上,政协委员《关于加强网络游戏监管、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提案引起了全体委员的共鸣。这一提案以大量的调研案例和相关数字,揭示了网瘾对青少年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种种危害,呼吁以立法的形式加强网络监管,  相似文献   

9.
刘京雷 《魅力中国》2014,(14):38-39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更加密切,中国市场上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一些网络游戏对我国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章剖析了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原因,提出了解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谢蓉 《中国西部》2012,(9):102-103
学生恋网,重在疏导这篇文章引文: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这个问题给很多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很多困扰,如何处理和教育才是最好的方式。班主任在教育活动中要讲究科学性和艺术性,多与学生作平等的交流,了解他们的上网行为,与家长加强沟通,以期形成多方合力,这样长期坚持不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1.
陈娅 《发展》2012,(12):102-103
大学生拥有越来越多的自由时间,近几年因为网络游戏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群体也被卷入一款名为"偷菜"的网络游戏,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在异化的休闲中失落,大学生的精神家园建设必须克服休闲的异化,休闲教育是克服大学生休闲异化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北京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总队成功查处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通过自营的游戏平台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案,总队依法对该公司作出警告、罚款10万元,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罚款1万元的行政处罚。这是总队依据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针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问题,查处的全国文化市场"第一案"。(9月16日《北京青年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今年6月1日起施行,明确将网游企业防沉迷责任写入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北京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仍知法犯法,顶风违纪。经调查,该公司自营的游戏平台中含有6款H5网络游戏,  相似文献   

13.
"救救我们的孩子吧!"2008年4月,一名孩子家长在给青岛市政协的信中声泪俱下地"控诉"了网游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要求政府关注这一社会问题.青岛市政协主席孙德汉高度重视,立即组织成立了调研组,就青岛市青少年(重点是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的问题进行调查,同时,还到山东省内其他城市进行了相关考察,并专赴宁夏学习网吧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对60名大学生进行了关于暴力性网络游戏对大学生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发现:具有长期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被试比不具有暴力性网络游戏经验的被试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测验结果偏高显著;经常参与暴力性网络游戏的被试的攻击性内隐社会认知出现显著改变。  相似文献   

15.
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与情绪体验和人格特质具有密切相关性.这带给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视角,揭示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挖掘积极情绪、发展美德、突破困境.本文从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塑造积极人格特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组织系统三方面,提出预防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赵云梅 《改革与开放》2012,(10):172-173
高科技给网络文化提供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扩展平台,网络文化给科学发展带来不可替代的好处的同时也给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其中,网络游戏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带来不少负面影响,其影响深入到大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中,如何抵制网络游戏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转变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这是高校教育工作者们共同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网络游戏产业作为一种新的娱乐形式,成为了大多数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也是网络中利润优厚的领域之一.文章以问卷调查形式从大学生游戏玩家的视角研究对电子游戏满意度的影响因素,针对当今中国网络游戏产业的市场现状,提出适当建议.  相似文献   

18.
陈娅 《发展》2012,(1):121-122
大学生热衷网络"偷菜"是网络游戏、大学生群体和社会三个层面多种因素共同影响而产生的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对大学生的精神家园有着摧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上网已经成为内蒙古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受网络环境的影响,难免会出现了一些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如部分同学上网时间偏长、沉迷于网络游戏、学术诚信出现问题和思想道德滑坡等现象。通过分析网络环境下内蒙古大学生行为失范的根源,提出了整顿校园网络环境,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等管理大学生行为等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网络沉迷及救助问题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是社会心理的一个研究热点。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2008、2009、2010年级的大学生为研究样本,对大学生电脑使用、上网情况、大学生网络依赖程度等进行调查。根据调查问卷计分、筛选,从中发现学生对网络依赖的现象整体呈现不平衡性、差异性等特点。研究表明,在网络依赖方面,中年级大学生整体发生率偏高,低年级到中年级是呈现一个明显上升的趋势,高年级有所降低;在网络依赖发生率和依赖程度上,低年级学生、高年级学生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