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作为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本文运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2000-2014年的数据,实证考察了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并检验了相关作用机制。研究表明:(1)总体来看,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存在"天花板"效应,即随着制造业服务化趋势的加强,其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促进作用是边际递减的,而对制造业分工地位产生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2)不同服务投入与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关系存在一定差异,与传统的服务投入(批发零售和运输服务化)相比,现代化的服务投入(电信和金融服务化)对价值链升级的作用更为明显和重要;目前来看,由于国外服务的渗透率较低,所以占据主导力量的国内服务投入对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服务使用率高的制造行业要比服务使用率低的行业对价值链的升级效用更大一些。(3)我国制造业服务化水平整体较低,还未达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的最优临界水平,仍都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4)作用机制检验表明,研发创新是制造业投入服务化促进价值链参与度深化的可能作用渠道。但是制造业服务...  相似文献   

2.
中国服务业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基于LQ指数、RCA指数和K-spec指数,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及其分部门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总体上看,整体服务业及其分部门的地区间差异要小于地区内差异即省际差异.各服务部门的区位分布与地区专业化表现不尽相同,其原因不仅在于服务本身的"非贸易性",还在于各服务部门的地区专业化与分工倾向的差异性.因此,不能像对待制造业那样,过分强调服务业的地区分工与专业化,而应该根据各服务部门的特性及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促进服务业的部门与地区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经济社会的发展,专业化分工逐步拓展与深化,贸易模式也相应地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同时,贸易模式的变迁又反过来促进了专业化分工的进一步深化,进而促进了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贸易模式变迁、专业化分工深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交互关系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Yang and Borland(1991)的内生分工演进模型为基础,分析分工水平的发展路径以及专业化程度、交易成本、分工水平与地区经济增长间的影响关系.在分工水平演进的不同阶段,分工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均具有不同的效果,而熟能生巧以及"干中学"所导致的专业化程度的演进则是不同地区分工水平演进的动力,同时也是影响分工水平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1952-2006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上述结论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支持本文所得出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构建成本最小化视角的Malmquist指数,发现与"入世"之初相比,近年来中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水平快速提升,而东部沿海地区技术升级步伐有所放缓。基于国内价值链分工的统计分析,发现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更多嵌入了国内价值链分工。进一步的实证分析表明,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技术进步,该效应在中西部地区表现尤为显著。国内市场关联及本地企业成长是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推动内陆地区技术进步的重要渠道。就影响机理而言,分工主体地理空间距离是影响该技术进步效应的重要因素,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的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缩小区域间技术差距。为此,应进一步打破国内市场壁垒,鼓励区域间分工合作,加强国内资源整合,以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打造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6.
《中国拍卖》2009,(Z1):34-37
中国经济经历30年的改革开放,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与这场深刻的社会经济变革相应,中国拍卖企业也经历了从"机会型经营"、"关系型经营"到向完善企业专业化水平的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趋势.必然导致市场主体间竞争加剧,市场分工更为细化,与计划经济体制截然不同的市场环境要求中国的拍卖企业及时做出调整。向专业化方向迈进是拍卖企业占据未来市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真的赶上发达国家了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HS(1992)六位数分类商品贸易数据,从"出口重叠指数"、出口商品"相对平均单位价值"、不同技术层面上的出口商品"相对平均单位价值"三个方面,以部分发达国家为比较对象,实证考察了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变动趋势。结果发现,与现有大多研究结论不同: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存一定差距,特别是在高技术密集型出口产品领域,差距较大,而目前对发达国家的追赶上,主要表现在中等技术密集型产品领域。中国出口品的"专业化"既没有与发达国家"趋同",其技术复杂度也未赶上发达国家,中国出口增长不会导致发达国家所谓"工资收入不平等"和"贸易条件恶化";立足现实比较优势,顺应国际分工发展大势,应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进一步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段振远 《商》2014,(32):104-104
当前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然而这种联系已经不是简单的消费品的直接进出口,中间产品的进出口占世界总贸易量的比重不断增加,而这种现象背后的直接原因就是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不断深化。中国早在改革开放以后就开始融入到世界经济中,自然也不可能不受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事实上,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已经成为了许多跨国公司的加工厂,然而现在的中国只能参与产业链中价值链中附加值较低的部分,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廉价劳动力方面的优势也在逐渐消失,因此中国正面临着在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中传统优势丧失而新优势尚未建立的阶段。本文主要就国际垂直专业化产生的动因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阐述,并结合中国实际,对中国如何适应国际垂直专业化产生的挑战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离了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含量,得到国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作为我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估计值,并实证考察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地位影响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存在"虚高"现象,这种产业结构的"虚高"现象与我国深度介入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密切相关;面对西方跨国公司的价值链治理,垂直专业化分工对我国企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呈现显著的倒U型曲线关系;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初期,我国企业通过不断地满足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参数、接受发达国家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或通过"干中学"效应,促进了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但是随着垂直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加深,其生产环节受到了发达国家价值链治理的"锁定",从而抑制了价值链的升级。  相似文献   

10.
一在现代经济中,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分工与专业化逐渐深化,国际分工不仅仅是产品间的分工,而是产品内的分工,已深入到产品内部不同工序、区段、环节和流程的分工。如,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2002-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从国际生产网络视角分析了中国地区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文章借助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各省出口贸易的垂直专业化程度,并以此作为衡量各省融入国际生产网络的程度。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就全国整体而言,融入国际生产网络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分区域估计结果表明,国际生产网络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呈现出依次减弱的趋势。我们认为国际生产网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分工和集聚这两种作用机制实现的。由于具备自我强化机制,使得因分工和集聚带来的规模经济容易发挥累积效应,而这可能会导致经济增长出现"马太效应"。  相似文献   

12.
A feature of the continuing integration of the world economy is the globalization of production and the consequent rise of trade in parts and components. Products are more internationalized and less identified with any particular country. Non-trivial shares of the value-added of many exports consist of imports and vice versa. Extens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beyond finished products offers developing countries a broader range of choices for industrializ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developments in the context of a standard trade model. Component specialization in a developing country's import sector is shown to be superior in overall welfare terms to specialization in the integrated product. Output and employment are higher in the sector, but the wage-rental ratio is lower.  相似文献   

13.
潘安  王迎  戴岭 《商业研究》2020,(3):49-57
基于总贸易核算法和WIOD数据,本文从增加值贸易视角考察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的贸易利益与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并通过垂直专业化结构讨论了贸易利益与分工地位存在的关系。研究表明:2000-2014年中国对金砖国家出口中的贸易利益占比和GVC分工地位均呈现出"V"型的变化趋势,中国主要处于GVC分工的下游环节,在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中处于相对不利的贸易利益分配地位;中国处于较低GVC分工地位的原因在于通过"加工贸易"模式参与GVC分工,主要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为典型,导致中国的贸易获利能力相对较弱;俄罗斯和巴西的贸易获利能力有所加强,并处于相对较高的分工地位,印度的贸易获利能力和分工地位均有所下降。因此,与金砖国家贸易合作对中国在GVC分工体系下提升贸易获利能力和分工地位产生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World Economy》2018,41(2):634-652
This paper documents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untry size and the share of final consumption goods in total exports. A model is developed, based on the division of labour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o explain this relationship. Labour is used to produce traded intermediate inputs which are used in the production of traded final goods. Large countries gain relatively more from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an from the division of labour, while the opposite is true for small countries. As in the data, large countries export a smaller share of final goods and a larger share of intermediate goods than small countries. It is shown that the model developed in the paper yields the same results as a model based on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相似文献   

15.
As a result of the slight success achieved by many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ir attempts to become integra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and the growing fear of unilateral dependence upon the industrial nations, increased attention has been given in recent years to economic and technical cooperation between developing countries. Peter Robson examines the potential and limitations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betwee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he light of the experience of West Africa. This is followed by an article by Norbert Wagner who discusses the regional integration issue using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as examples.  相似文献   

16.
作为发展中的转轨大国,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产业升级和地区差距问题必须考虑价值链分工这一国际分工新格局。本文利用1997年、2002年和2007年广东省和江苏省的投入产出表与行业层面的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后发现,中国目前形成的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之间存在着负相关关系,国内价值链并没有成功对接全球价值链。进一步地,不论是从行业来看、时间来看,还是从地区来看,随着切入全球价值链程度的上升,全球价值链对外部价值链的弹性都会上升;而国内价值链对外部价值链的弹性则会下降。利用大国优势和在位优势延长全球价值链在国内的环节,培育其与国内价值链之间的关联对接,构建链条对链条的竞争,可能为中国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坚实的分工基础。  相似文献   

17.
跨国外包作为产品内专业化分工在国际市场的延伸,使参与其中的国家和行业生产都得到了专业化分工的好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内资企业多利用劳动资源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即以外包的承接方身份参与跨国外包。本文首次从外包承接企业角度出发,利用我国制造业内资企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企业承接外包对其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资企业承接国内的外包业务并不会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但是企业承接国际外包会提高企业的生产率。这说明,内资企业在承接国际外包的情况下,能够从国外的外包商那里获得相应的生产技术、工艺或者经营管理知识,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Proponents of the theory of unequal exchange claim that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is based on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by the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But the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ur allows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to import goods which they either could not produce themselves, or only at a higher price than they pay for the imports. The lower wage-levels in the developing countries may also help them to obtain employment at the expense of the industrialised countries. Low wages are therefore ultimately not a question of exploitation but of development prior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