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以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为研究对象,在介绍国内红色旅游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调查分析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的分类、分布和特点,梳理了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包括开发原则、开发对策和产品的开发与设计,指出潮州古城红色旅游资源开发需要创新红色文化宣传方式、积极筹措红色文化发展基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品牌、加强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发爱国教育研学旅游、党建教育旅游等红色旅游产品,设计多样化的红色旅游线路。  相似文献   

2.
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关系解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的概念及其关系问题,是红色旅游研究中的基础性和根本性问题。红色资源与红色旅游构成了相互依存、相互推动的关系。开发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应在正确处理红色旅游产品创新与红色资源依托的关系,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的利用关系,红色旅游与红色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王晖 《江苏商论》2012,(7):109-112
在红色旅游蓬勃发展的背景下,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更强调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当前许多红色旅游景区存在生态恶化风险,没有明确的红色生态旅游开发标准,缺乏针对性的红色生态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红色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不足等等问题亟待解决。红色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要强调生态化开发理念,保障红色旅游地自然生态安全,维护红色旅游地文化生态和谐,增强红色旅游地生态审美体验,促进红色旅游地综合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4.
“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旅游资源基础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具有自身的特点;“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精神文化内涵、与多种产品形式相结合、倡导参与体验式经营、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开发及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5.
“红色旅游”是建立在红色旅游资源基础上的精神文化产品,具有自身的特点;“红色旅游”的发展必须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精神文化内涵、与多种产品形式相结合、倡导参与体验式经营、以社会效益为主兼顾经济效益的开发及强化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性对策。  相似文献   

6.
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在包容性和渗透性等方面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所以二者融合发展是社会发展多元化战略的选择。作为红色文化重要载体之一的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资源为依托,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创新红色旅游产品的开发,成为培养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途径。山西省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为发展红色旅游提供了重要素材,在山西经济发展转型的关键期,依托红色文化,并和多种形式的旅游相结合,使红色文化不断传承创新,增强新时代红色文化对我们每个人的吸引力。  相似文献   

7.
拥有丰富红色旅游资源的梅州市高度重视红色旅游的开发建设,多措并举、精心打造”客都红色之旅”品牌.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及走访的形式深入梅州,了解红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现状.如何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丰富红色旅游内容,从各方面提升红色旅游产业化水平,以更好地带动革命老区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红色旅游己成为当前国内旅游开发的热门产品之一。但其发展时间较短,作为一种真正的旅游产品在开发和管理方面尚不成熟,产品同质化现象突出、行政壁垒设置重重障碍等,存在的诸多问题严重削弱了红色旅游开发与建设的力度,妨碍了其进程。针对此,本文在总结嘉兴南湖红色旅游开发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红色旅游应当从改善开发与营销模式、推进产品化进程、整合资源、区域合作等方面进行探索与创新,从而实现红色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红色旅游的文化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近年来,红色旅游旅游在国内旅游市场发展迅速。在理论方面,现有研究文献大多强调了红色文化内涵对于红色旅游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石培华指出,红色旅游要健康、持续地发展,就应充分挖掘红色旅游的文化意义。尹晓颖等人探讨了红色旅游的发展模式问题。他们认为,“依托红色、又能超越红色的新型红色旅游开发地”是更有效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0.
红色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以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安宁  杨玉秀  杨志平 《市场论坛》2006,(10):100-100,F0003,99
红色旅游是以红色景观为载体,带有一定政治教育性的旅游参观活动,这使红色旅游明显不同于一般的观光旅游。首先,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以红色景观为依托,红色景观的级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红色旅游区的级别和对游客的吸引程度。其次,红色旅游游客的主体范围相对狭窄,旅游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在红色旅游开发中,应结合旅游区实际情况,实行多种资源的整合开发,加强区域间的联合协调,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同时要注意适度开发。  相似文献   

11.
城市竞合发展正成为增强地区整体旅游业竞争力的重要路径。由于产品同构性、地域临近性、客源市场及规划定位相似等因素,海南省海口和三亚两市旅游业竞争激烈,忽视了合作的可能性及其潜在收益。在合理进行差异化目标市场定位的基础上,两市可以合作推进旅游管理创新,组建跨区域旅游集团,打造区域旅游精品、联合促销开拓客源市场,促建跨市域旅游服务体系等,共同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2.
浙江“农家乐”旅游开发的动力机制与实现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开发是在资源环境保护、社区经济发展和旅游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在旅游产品吸引力的拉动下,以及在中介系统的引导和支持系统的辅助下进行的。在构建浙江"农家乐"旅游发展动力结构模型,分析了系统构成与动力机制,探讨了各系统实施主体应承担的作用和不同发展时期的变化,以期为浙江"农家乐"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也为其他经济发达地区的"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论河北省旅游业的现存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河北省旅游业现存问题较多,主要体现在旅游开发与经营总体处于粗放型阶段、中心城市旅游功能不健全且带动力不够、旅游市场较为混乱、旅游产品缺乏吸引力和竞争力、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较差、宣传招徕和市场促销有待加强等方面。为推动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应采取树立"大旅游意识"、积极建设"宜居宜游"城市、规范旅游市场、深度开发旅游产品、大力加强旅游商品开发,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全面提升旅游业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以西安市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对历史文化名城旅游提出了新的挑战,体验经济与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的不和谐体现在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资源禀赋和体验经济内涵、旅游产品形式和游客体验本质的不和谐三个方面。在构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系统基础上,从开发理念、产品设计和旅游服务等角度提出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优化的思路,并结合典型历史文化名城西安进行案例研究。  相似文献   

15.
李艳 《江苏商论》2012,(4):109-111
目前,北京胡同旅游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如胡同数量不断减少、胡同文化日渐淡薄、胡同游产品种类单一以及胡同游市场竞争无序等。如何在有效保护胡同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对目标消费者的深入分析,相应实现胡同游文化产品的合理、有序开发,充分挖掘和展现北京胡同的深厚文化内涵,是本文旨在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区位重构的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旅游空间理论对浙江省海洋旅游目的地各种区位因子进行考察评价,说明浙江海洋旅游目的地存在着资源储量、品质与旅游发展水平不对称,客源市场发育不完全,目的地内外交通联结度不高,空间感知效应不平衡等状况;揭示出浙江省海洋旅游业总体发展不平衡,区域内各旅游地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扩散效应小于极化效应。据此,本文提出重新构建“一轴三群三带一核心”的海洋旅游空间新格局以及相应的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孔旭红  辛儒 《商业研究》2008,(4):148-151
长城系列旅游工程是河北省的精品旅游线路之一,长城旅游公路的开通为这一线路赋予了新的契机。站在旅游交通线路组织的视角,依据长城公路沿线旅游资源开发的条件,并对这此线路的系统开发提出了总体思路,设计了相关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8.
冰雪经济对黑龙江省区域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8月出台的《东北地区振兴规划》中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东北旅游业,发挥冰雪等旅游方面的优势,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冰雪旅游产品。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冰雪经济作为黑龙江省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全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应从开发冰雪经济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出发,树立冰雪经济的市场观念,建立冰雪产业体系,以冰雪旅游为龙头,争取承办各大冰雪体育赛事的机会,进行多渠道融资,以带动经济的增长,促进冰雪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At a time when tourism is the preeminent global industry, the Mediterranea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ourist regions in the world, accounting for approximately a third of total tourism revenues and half of international arrivals. Because the traditional sun, sand, and sea tourist product of the Mediterranean is experiencing a crisis with subsequent market shifts toward other regions and alternative tourist products, the region has begun to lose its share of the international travel market. The time is ripe for the 21 Mediterranean countries to evaluate their tourist industries in the contex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begin to consider restructuring their industries to increase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ness, and form strategic alliances for cooperative marketing efforts in order to maintain a competitive edge in the global tourist market at the threshold of the third millennium. © 2000 John Wiley & Sons. Inc.  相似文献   

20.
旅游供应系统与求学供应系统的类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中国旅游学术界,旅游产品成了一个泛称,可分为核心性旅游产品、便利性旅游产品、支持性旅游产品和扩展性旅游产品四个层次。在全面感知服务质量理论的基础上,将旅游供应系统与求学供应系统进行类比研究,对旅游吸引物、旅游设施、旅游服务、目的地的旅游线路、旅游者的日程安排在何种意义上被认为是旅游产品进行了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