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家庭结构的变迁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住房需求不断增加,而高企的房价却令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中央政府为了抑制房价过快增长不断地进行宏观调控,然而宏观政策却在房地产利益集团的规避下收效甚微,房价持续走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针对房价过高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房地产利益集团的房地产商、地方政府、商业银行、投资者等利益主体以及消费者在房价博弈中所处的地位,提出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分割的方法,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引导房地产利益集团的转移,从而达到降低房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购房需求也不断提升,因此我国房地产市场活动快速发展。但是在看到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促进作用的同时,我国房价上涨幅度太大,部分城市已经超出人们的正常购买需求,因此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分析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文章从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概况出发,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其主要现状表现在:房价上涨并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住房需求问题没有解决、土地和信贷政策没有发挥理想的效果。最后提出加强地产市场调控管理的措施,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力度、根据自身的情况完善住房需求管理、进一步发挥土地和信贷政策制度的作用,提高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3.
宏观调控下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鄢君言 《特区经济》2005,(9):247-248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房地产业飞速发展。最近几年的三次住房改革以及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使我国的房地产业空前火爆。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内争论最激烈的莫过于“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泡沫”这一命题,部分地区的楼市似乎同当年的股市一样浮躁了。一、原因分析关于原因分析,作者主要围绕政府的宏观调控措施为什么效果不明显这一切入点进行分析。作者认为,宏观调控下房价仍居高不下原因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宏观调控本身的原因这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首先,今年3月份以来,国务院连续出台多项宏观调控措施来调控过快上涨的房价,但…  相似文献   

4.
国外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借鉴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中元 《特区经济》2007,216(1):87-89
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几乎都面临过或正面临着“房价过高”、“市场失灵”的难题。本文对美国、英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进行了总结,指出了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结合国外房地产宏观调控的成功经验,就我国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住房保障制度作为当前国家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房价上涨过快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文章从住房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出发,重点分析了住房保障制度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内在机理,揭示了其在增加住房供给、拉动住房需求方面的经济学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相当篇幅涉及有关房地产方面内容.就目前国内房地产市场的矛盾来说,房价上涨过快是整个市场矛盾的核心,这几年来,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一直把稳定房价作为根本,关于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也就围绕稳定房价作为.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政府会通过什么样的政策来抑制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  相似文献   

7.
政府宏观调控的坚决性和方向性,主要表现为大造保障性住房,而不是用强有力的措施来严厉打击住房投机炒作,去除房地产的赚钱效应。因此,房地产市场还难以得到真正的调整。 对于下半年国内房地产市场趋势之判断,一是看当前形势,二是看政府下半年的宏观调控。从当前房地产走势来看,一线城市飚升的房价开始稳定,住房销售开始下降,投机炒作有...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新政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房地产市场在近几年发展迅速。房价上涨太快,空房积压面积严重,过高的房价和空房面积居高并存容易导致房价的泡沫。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宏观调控政策,力度非常大。但宏观调控政策在房地产市场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文章探讨了近两年来的宏观调控政策的效应,以期求得符合客观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房地产市场呈现投机过度的局面,政府现已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对打击房地产投机行为的影响并不明显,大量商品房积压,房价已远远超出居民可承受的水平。房地产投机过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有关房地产市场的法律制度不健全。政府应从立法源头抓起,通过将房地产数据纳入官员考核内容,建立健全住房保障体系,开征物业税和住宅空置税等法律调控手段来控制房地产投机行为,以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     
《首都经济》2010,(11):24-25
有关部委出台措施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精神,国家有关部委近日分别出台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尚教蔚 《西部论丛》2007,(12):53-56
住房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住房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涉及民生的社会问题。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是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深化而形成的。1998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标志着一个新的房改阶段的开始。即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房地产市场发展相对时间较短,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近几年,住房供给与需求不匹配、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等成为热点和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住房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价格自然是最基本、最核心的焦点。近几年,住宅价格的持续高涨,使得人们的生活背上沉重的负担。国家为了控制房价也出台诸多相关政策,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房价过高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基于这一背景,本文着力研究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得出我国房地产市场属于区域寡头垄断市场结论;分析我国住房供应制度,证实了正是这一制度中的缺陷,为高房价推波助澜;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声音     
《首都经济》2005,(5):10-10
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是今年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和房价波动的监测,从实际出发制定和落实调控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当前房地产市场区域性、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主要是房价上涨过快,市场过度需求,供给结构不够合理.部分地区房地产建设规模偏大等。  相似文献   

14.
戴春勤 《特区经济》2010,(8):242-243
我国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之外的非市场因素导致房价畸高,广大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政府要从民生的高度加强对市场的宏观调控,使得有条件的居民能够通过住房市场解决住房问题。同时,要规范政府行为,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通过非市场化手段解决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让全体人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体共享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15.
当前关于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有泡沫存在着很多争论。本文以2002-2010年我国35个大中城市为样本,分别考察了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指数两个指标,发现我国一线城市和东部一些城市存在严重的房地产泡沫;中西部城市房地产市场两个指标状况也不乐观,存在泡沫化趋势。针对上述情况,我们提出相应的措施来抑制和化解泡沫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是我国进入新一轮宏观调控后,针对过热的房地产业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最多和力度最大的一年。中央政府通过房地产开发政策调整、土地出让政策调控、外资购房政策严控、房地产金融适时紧缩和房地产税收的不断规范,使我国的房地产业开始从快速增长期进入理性发展期,在房地产价格逐步趋于合理、房地产投资增速开始下降、开发商建房告别暴利时代、投资投机分批撤离住房市场和消费购房以改善居住为主的情况下,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开始对和谐社会的建立起到支持和促进作用。然而,全国仍有部分省市房价继续上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房地产仍然存在投资规模增长过快、房价居高不下等制约房地产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影响了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谐社会的建设。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不足,房地产市场的供求信息不对称,政府的短视财政与开发商的利益联结,中国投资渠道较窄及中国投资者的素质较差等因素是影响我国房地产健康平稳发展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将辽宁省近三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开发量、销售量、房价、保障性住房建设变化等与2003-2007年间的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当前房地产宏观调控对辽宁省房地产发展的影响效果。  相似文献   

19.
周芸  熊寿峰 《发展》2007,(6):60-61
2006年至今,我国政府针对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出台了一系列力度大、覆盖面广的宏观调控政策,给过热的市场降温。中央政府通过土地政策、金融政策以及税收政策的调整与规范,使我国房地产市场朝着更加理性、成熟的方向发展。随着调控政策的不断出台,对于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过高的城市,宏观调控已经慢慢地显现出它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了,  相似文献   

20.
沈烜  王东风 《发展》2006,(4):49-51
近期,随着中央加大对房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力度,各地认真贯彻和落实各项调控政策,部分地区房地产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控制,成交量下降,房价涨幅有所回落.在调控初见成效的同时,房地产市场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一些地区房地产投资增幅仍然较大,房地产价格还处于高位,住房供应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囤积土地的现象尚未消除等等.在这些问题中,商品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问题最为突出,解决难度也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