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城市群是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城镇空间组织形式。在对城市群的基本概念、发展阶段及其与城镇体系的相互关系进行阐述的基础之上,本文提出了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产业集聚的驱动、产业扩散的驱动、区域网络化组织发展的驱动、企业区位选择行为的驱动、政府宏观调控行为的驱动、城市功能集聚与扩散的驱动等六个因素是城市群形成发展的主要动力机制;以国内外典型城市群为案例,对其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具体分析之后,笔者认识到在不同的区域、不同的区域发展阶段,由于区域城市化发展环境和发展基础的差异,不但国内外城市群的形成发展存在差异,而且每一个城市群的形成发展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讲话中指出,要积极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形成了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今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要“优化提升东部地区城市群”、“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在全国建成若干个大小不等的城市群。城市群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必然产物,正在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城市群发展过程中,产业作为其主要支撑,直接关系到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能否顺利实现。本文通过研究长株潭城市群的案例发现,该城市群产业存在行政分割与城市竞争、产业结构趋同且彼此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创新发展缓慢以及支柱产业支撑减弱等问题。完善协调发展机制、构建产业合作体系、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双重作用、优化区域创新环境合理高效配置资源,加速改造传统企业等措施将有助于提升长株潭城市群内部协调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2005年以来学术界关于城市与区域发展、区域合作与发展方面的重要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发现:(1)与以往城市群、都市圈、城市圈、大都市区、城市带等各种概念混杂局面有所不同,学界倾向于一致认同城市群的概念。城市群的核心强调的是分工与协作,强调资源的整合。它将是未来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体形态,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国民经济和国家综合国力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形式。(2)城市群的崛起带动了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城市群的演变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在因素。随着以城市群为核心的经济圈的发展,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也将发生变化,中国的区域战略正在经历由非均衡增长到互动协调发展的重大转变。(3)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正迎来一个新的时期,区域合作与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点和难点。全球化加剧和经济一体化进程将使区域间的合作多于竞争。最后,本文通过总结分析现有文献指出,区域发展寻求“大市场、大整合、大突破”的强烈发展趋势将可能使产业链-城市链-城市群和区域发展的研究、区域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的研究、有关城市群中中心城市发展的研究等问题将成为近期中国城市群与区域发展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郝丽霞 《特区经济》2012,(6):203-205
城市是重要的要素集聚区和经济辐射源泉,城市群是促进城市合理分工和拓展功能的有效形式,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关中—天水经济区城市群发展中存在城市群等级体系不健全,城市间分工协作程度较低、产业结构趋同化明显、协调机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应该从城市群等级体系、产业结构、城市一体化方面进行优化,以提升城市群整体竞争力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刚 《特区经济》2008,228(1):23-25
从香港到上海的我国南部沿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我国二大城市群,长江三角城市群和珠江三角城市群位皆于此区域,另外还有福建沿海城市群、潮汕城市圈、温台城市密集区等较小规模城市群。本文在分析南部沿海地区城市群空间发展态势,以及城市群社会经济基础发展和动力机制基础上,认为南部沿海城市今后将以沿海高速公路和沿海铁路为交通轴线,以香港、广州、上海为龙头,以汕头、厦门、福州、温州、宁波为结点,以加强城市间物流、人流、信息流、科技流为目标,形成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城市走廊。文章最后提出了加快南部沿海地区城市走廊形成的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7.
生产要素流动是中国城市群空间特征形成的基本力量,以生产要素的空间转移收益和空间转移成本为基础,从市场驱动和政府干预两个角度分析了城市群空间特征变迁的动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应当充分注意到生产要素流动条件是形成特定的产业结构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成渝城市群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对成渝城市群动力机制的基本分析,从产业、市场、行政、制度和城市管理等五方面探讨了成渝城市群发展的动力机制缺陷,并从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加大市场开放程度、弱化行政力量控制、降低制度障碍壁垒和提升城市管理能力等五方面提出了相应的驱动政策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城市及城市群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化水平滞后及区域间发展不平衡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矛盾,论文分析了城市化进程滞后对怀宁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并运用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动力系统理论探讨了加快新县城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民营经济已成为推动我国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成为创业就业的主要领域、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众多民营企业分布在县域中,成为拉动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从现实调研来看,县域视角下民营企业依然存在规模小、产业集群化发展程度不高、政策扶持力度小等共性问题。因此,县域政府应精准施策,重视良好营商环境的培育,发挥政府基金的扶持作用,强化本土民营企业培育,引导形成县域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1.
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征及其发展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敏 《乡镇经济》2006,(8):16-20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又一次新的革命性变革,是农业经营体制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分析研究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主要模式,并在分析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力机制,即以市场为导向,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首要环节;资本形成与保证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重视科技进步与推广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永久动力;造就和培养新一代农民和农民企业家是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城市群是城市发展的一种新形态、新趋势,城市群研究对于拓宽我们的研究视野,对于认识城市化的方向、趋势和道路,把握城市发展的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研讨了城市群的经济社会功能,探索了城市群的空间形态,分析了城市群形成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现状及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群逐渐成为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在城市群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地方利益和行政区划的影响,各地方政府间的协调合作进展的并不顺利。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群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到了造成目前困境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长三角城市群,离“世界级”有多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恒 《浙江经济》2009,(8):50-5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愈演愈烈,世界级城市群在地缘政治和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一国参与国际经济竞合的重要支撑。2008年9月,我国出台《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培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如何培育世界级城市群,可从现有世界级城市群的发展轨迹得以启示。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群是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近年中央或地方政府推出的城市群已达三十余个。但这些城市群都是基于地理、地域方面原因形成的准城市群。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群是应该建立在数字城市基础上的数字城市群。  相似文献   

16.
当前,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把握全球经济危机和新一轮产业变革的重要战略机遇,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和领先优势的重要突破口、,文章根据产业生命周期规律和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培育政策,以上海为例,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政策及成效,反思发展方式中存在的主要不足,提出要突出地区优势聚焦重点领域,适应新兴产业特征完善环境机制,创新消费环境和政策释放内需,优化投融资机制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引导经济资源配置的重要动力机制。"十二五"期间,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具有核心的支持作用。文章提出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过程及体系,在此基础上,以上海为例,设计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8.
慈善机构①作为慈善事业的载体,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慈善机构的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慈善机构存在组织涣散问题。本文从慈善机构组织涣散的表现入手,分析了慈善机构组织涣散的缘由。慈善机构的组织涣散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组织不团结,慈善机构之间不合作,同时慈善机构内部人心不齐;其次,慈善机构自身组织目标不明确,定位模糊,缺乏长远规划;再次,慈善机构依赖政府;最后,慈善机构作用发挥不足,总体而言与社会需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慈善机构的组织涣散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就外部环境而言:政府为慈善机构提供了特殊的体制保障,而且是没有约束机制下的保障;就内部而言:慈善机构采用行政方式组建,发展动力不足,同时对政府的保障形成了依赖心理。  相似文献   

19.
现代化后发赶超要求以城市群作为主体空间形态,实现效率增进、功能跃升、均衡发展和开放合作.城市群正日益成为托起中国现代化的巨擘,目前我国19个城市群之间规模结构差异较大,以东部城市群发展质量最高.城市群发展失衡的原因在于,城市群城镇体系不合理、公共服务一体化存在障碍、区域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城际间综合交通网络体系亟待完善.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我国需要在城市群加快推动形成快速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与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以都市圈为载体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与推动城市群协同发展,加快构建包容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城市群的开放发展水平,引领中国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向明生 《特区经济》2014,(12):42-44
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是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有效路径,通过对中小企业集群成长动力机制研究,有助于培育和促进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集群动力机制分析,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成长主要受企业家精神、追求利润、创新、政府、消费者需求五种动力互相作用,并提出了促进中小企业集群成长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