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是先读李若冰写柴达木的散文,尔后才走进柴达木的。那时候他的那些散文都零零散散地发表在报刊上,凡我尽力可以找到的都会找来珍宝般地保存起来。他笔下的格尔木、察尔汗、大柴旦、茫崖、茶卡……都是我多次到过的地方。他在前,我在后。我发疯似地寻找李若冰的书,发疯似的读他的作品。我总觉得他就在我身边,就在我前面不停地走着,写着。我追他,却追不上;我崇  相似文献   

2.
季孟祥 《走向世界》2009,(22):38-41
7月11日上午10点多,我接到钱文忠先生发给我的一条短信:季老今晨去世了.这短信像一枚威力巨大的炸弹,立时将我震晕了,惊呆了.我傻傻地盯着这条短信,心里的悲痛无以言表,眼泪已不能缓解心中的悲哀.那个疼我、爱我、关心我,那个春节给我压岁钱的老爷爷真的走了吗?我实在不愿相信这是真的.  相似文献   

3.
杨赤  苏航 《东北之窗》2011,(14):60-60
在庆祝大连艺术学校建校40周年的时刻,我得感谢马志广校长能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代表老同学抒发一下我们对母校的感激之情,此时此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我已经毕业了三十多年,但是我永远忘不了当年在大连艺术学校,我和我的同学们—起生活、学戏、练功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4.
两地缘     
经常会有人问我一个问题:你是哪里人?难以简洁地回答.山东,生我养我的地方,从出生,到一个求学的儿童、少年、青年,我在那片东临黄海,西谒泰山的土地上,生活学习了整整20年,至今乡音难改;重庆,接纳我、拥抱我、爱护我的地方,而立未立之年,未脱青涩的我,经过辽宁十年的"见习",迎着年轻直辖市的召唤,又来到了这个山环水绕的江山之城,倏忽已是十四年.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风光     
Lisa.Yu 《走向世界》2014,(38):90-95
旅居加拿大的十几年间,我生活在如画风景中,却不自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摄影这门艺术,它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曾经忽视的美丽。学习摄影的过程,也是寻找美、发现美、呈现美的过程。我乐在其中,并享受它带给我的点滴美好。我很幸运,能用摄影来点缀生活、丰富人生,而不枉度时光。  相似文献   

6.
辽师记忆     
王晓雪 《东北之窗》2011,(Z2):64-64
虽然,曾经的我对辽师是那么不待见,可是,离开校园若干年后,我才发觉,我对那片土地其实是无限眷恋的。偶然遇到一些辽师毕业的师哥、师姐、师弟、师妹们,我竟然没来由的感到亲近,不为别的,只为那所校园,曾留下我们青春的身影和美好的梦想。也包括年少时,懵懂的爱情。在辽师,我独来独往,常有偶然相识的外系同学问我,你是哪个系的?我说,你猜!每次不是说我中文系的外语系的就是美术系的,反正没有人能猜准我是历史系的。那时我很瘦,还不到100,但据说大家都认为我身上有艺术气质。从到辽师那一天,从心里讲,我对辽师的男生就没任何想法。也许是因为对自己考了辽师很不满意,我尤其喜欢名牌高校的男  相似文献   

7.
这几年,我接触到了不少下岗、失业或者残疾的妇女,她们的生活来源基本靠国家补贴或慈善捐助,她们的住房、吃饭、子女教育、看病等问题都比正常人多得多,社会保障只能帮她们缓解贫困,但不能消除贫困.我也是她们中的一员,残疾、失业让我的人生布满荆棘,但我始终怀抱梦想,渴望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我希望通过自己的故事,为社会上像我这样曾迷失在痛苦和绝望中的人点亮一盏明灯.  相似文献   

8.
熊焰 《产权导刊》2013,(4):24-24
今天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选举我为新任协会会长,我感到非常荣幸,在我们这个英才辈出的同业里面,比我智慧多、能力强、知识广的人不在少数,但是历史给了我机遇,在这里我真诚地感谢业界全体同仁对我的信任!我自2002年投身产权事业11年以来,多得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市国资委等监管机构的指导与帮助,多得东南西北中会员机构的支持与合作,多得各类企业的帮助。正是这些关心、信任和帮助成就了北京产权交易所的事业,也成就  相似文献   

9.
单位人     
我是一个有单位的人,在某局上班。作为一个单位人,我最大的感觉是有靠山。单位是我的衣食父母,单位是我的上帝,我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了单位,单位是我的一切。我的全身上下都打上了单位的烙印,我不知我是单位,还是单位是我。我太爱我的单位了,因为单位给了我一切,工资、职称、  相似文献   

10.
爸爸的财富     
周碧荷 《东北之窗》2014,(13):95-95
正每当我彷徨失落的时候,爸爸的谆谆教诲就自然而然地萦绕在我的耳际——今年的父亲节,我不能陪爸爸了,我的爸爸永远离开了我。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当我捧起书时,爸爸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越来越强烈的追思之情让我无法释怀,此刻,我拿起倾诉之笔,为爸爸画一张素描,表达一个女儿50多年来从未对爸爸表述过的最真挚、深切的爱。  相似文献   

11.
<正>在批改四年级学生的习作《我的理想》时,我以为学生的理想至少会有很多和当年的我们一样:做一个科学家、医生、作家、军人、教师……可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我的理想是做一个像成龙那样的明星,有着很高的出场费。""我的理想是做个土豪,可以开名车,住别墅。""我的理想是做一个旅行家,游遍全世界。""我的理想是做个游戏测试员,可以成天打各种游戏。""我的理想是当个大官。""我的理想是做个超级特工。"……我不由得有点恼火,一时间脑子里冒出  相似文献   

12.
董伟学 《中国西部》2013,(15):54-59
在漫漫人生路上,与我们相遇、相知、相处的人不计其数,但真正能让你记住一生并且时不时让你回味的人,却不是很多。在我的从教生涯里,有一个既可以被我称为我的同行,也可以是我的父辈,抑或是我的朋友的人,一个影响着我从教生涯的人——老局长魏应安先生。  相似文献   

13.
永不忘怀     
彼时我曾言:“我将永不忘怀!”但我依然将其遗忘。写下文章标题后,许多画面涌入脑海,无论是握手、言别或问候,还是那些欢乐的时光,它们在我的生命里如此重要,以至我曾深信不疑:“我将永不忘怀。”但我依然将其遗忘。母亲离世时,我抬头看着墙上的时钟,多想让钟摆永驻在她停止呼吸的那一刻。而时至今日,我已然忘记那一刻是哪一刻。我知道她离开了我,但我更多能记起的是和她共同度过的那些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14.
各位理事,各位监事,同志们: 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六届五次理事会推举我担任总社主任职务。首先我要感谢党和人民对我的培养教育,感谢总社理事会对我的信任,感谢总社、各级联社及从事城镇集体经济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特别是士能同志为班长的总社领导集体对我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相似文献   

15.
每一次都在徘徊挫折中坚强 柳炜玮是济南人,谈起对于这座城市的印象,她坦言,"济南是我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城市,是我跨入演艺界的启蒙老师.在这里,我拥有快乐的生活;在这里,我进入山东艺术学院学习、成琶;也是在这里,我踏上了自己的文艺之路.这里的一山一水养育了我,也培养了我大气、随性的性格特质." 很多人知道柳炜玮现在的职业,例如模特、演员、车模、足球宝贝等等不胜枚举.殊不知,其实在从事演艺事业之前,她是一个对舞蹈非常热爱的女孩.  相似文献   

16.
我与农业、农村、农民有着不可割舍的情缘。我的学习、工作、生活和成长,从没离开那个让人们感到厚重而闪光的“农”字。“三农”使我痴迷于斯,照亮我的路,温暖我的心,哺育我成长,激励我前行,给予我太多太多的感知、感悟和感奋,赋予我永不舍弃的情感、责任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易山 《上海国资》2006,(3):83-83
我有一个英雄梦。上世纪末,就有媒体形容我为中国地产界的“教父”,但比较起来,我更喜欢那种山为绝顶我为峰的英雄感。因为我是万科的董事长王石。数十年前,武侠小说《说英雄谁是英雄》曾经风靡全国,小说的主人公与我只有一字之差——王小石。拔剑、修炼,再拔剑、再修炼——王  相似文献   

18.
我是浦东人     
我是浦东人。以前,我对任何不知我究竟住在上海哪里的新老朋友,都绝对不会吐出这么一句话——尽管我真真切切、确确实实在浦江东畔呱呱坠地,又在外滩对岸渐渐长大。记得很多年前应邀参加上海、  相似文献   

19.
读者心语     
《中国老区建设》教我讲革命故事我是《中国老区建设》的热心读者。退休后,我经常与老同学、老同事在家乡的广场公园闲聊,大家很喜欢我讲战争年代的革命故事。我讲红军五次"反围剿",讲红军飞渡乌江,讲遵义会议,讲张国焘分裂红军,讲西路军浴血祁连山,等等。大家都说我记忆好,讲得很有味道。其实,我的记忆、味道,大多来自《中国老区建设》。其中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我生活得快乐、充实" 一晃6年过去了,这位老人亲历了6年来刘庙村的变迁,感受到了中国的变化.她常对来访者说:"我喜欢中国,我热爱生活,我要把我的余生留给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