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粮食现状与粮食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粮食现状1.粮食供求矛盾缓解,我国步入了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农村改革的20年是粮食流通体制不断改革的20年,中国农村改革最显著的成效是粮食生产的发展,是粮食从供给短缺变得相对充裕。1996年到1998年我国粮食连续3年丰收,总产量超过或接近5000亿公斤,人均占有量均超过400公斤(见表1)。粮食供求矛盾大大缓解,农业生产经营目标也开始由原来的保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单一产量目标调整为保证供给和力争农民收入增长的产量、收入双重目标;人们的生活消费也开始从温饱型向质量型和选择型转变;农产品市场…  相似文献   

2.
政策要览     
农业部确定“十一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三大任务农业部近日发布了《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根据规划“,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努力完成确保粮食等农产品有效供给、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确保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三大基本任务。规划提出,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使农业加快向高产、优…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0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1月7日在北京闭幕。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会议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一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东部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要大力发展高科技农业、高价值农产品和出口创汇农业,沿海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中部地区要发挥粮食生产优势,优化粮食品种和品质结构,发展加工转化和产业化经营,把粮食产业做优。西部地区要加大退耕还林步伐,发展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节水农业。二是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用化。三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四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会议深入分析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农业发展和改革将产生的影响。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较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具有比较优势的...  相似文献   

4.
增加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收入的基本思路韩俊,余贤1996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是:在保证农产品供给稳定增长和农产品市场稳定的前提下,努力使农民收入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稳定农产品生产和市场,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1、完善粮食购销政策...  相似文献   

5.
<正>安徽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深化农村改革,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实际,提出了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努力推进"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的落实。稳定发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作为农业大省,安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主要指标与全国相  相似文献   

6.
1积极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市场,增加农产品需求弹性。农产品流通的发展和农产品购销活动的加强,既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应实行鼓励发展粮食生产的购销机制和价格政策,改变现行的由国家统一调拨粮食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增加农民收入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基本目标.目前,河南农业和农村经济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产品供求关系、农业增长方式、运行机制、市场竞争关系特别是农民增收的因素发生了很大变化,短期内粮价等主要农产品的价格继续上升的可能性不大,全国农产品尤其是食品的需求增长缓慢,国内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不会有大的改变.加上入世之后,粮棉油进口总量有可能增加,粮食等农产品的卖难问题将进一步加剧.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乡镇企业的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提高发展水平需要一个过程,当前很难出现高速度的发展.总的看,目前农民收入增长仍处在非常困难的爬坡时期.  相似文献   

8.
全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传出喜讯:种植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养殖业生产逐步消除了禽流感的影响,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加;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利润与税金同步增长;农民现金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增收目标有望超额实现;税费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看好……  相似文献   

9.
赵显英 《农业经济》1992,(3):24-26,32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流通滞后的问题日益突出。在现时条件下,流通对于生产的反作用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生产发展。虽然,几年来在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方面已做了大量努力,但是现行的农产品流通体制仍然不完全适应农村商品生产发展的需要,亟待进一步采取措施予以解决。一、存在的问题和矛盾1.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农产品卖难。以粮食为例,粮食丰收带来了粮食市场疲软。1990年辽宁省人均粮食占有量仅为369公斤,相当于正常年景水平,不应存在卖粮难问题。但实际上,卖粮难却反映强烈,到1991年夏,全省粮食部门已超储粮食  相似文献   

10.
发展节本农业,促进农民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完善,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目前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地达到5亿吨的水平,人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已稳定地达到5亿吨的水平,人均粮食占有量由解放初期的200多公斤提高到400公斤以上。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来,农业连年丰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出现了价格下跌和卖难现象。农产品供给状况的重大变化,表明我国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局面已经改变,大多数农产品开始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步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1.
资讯     
农业部:力争“十一五”粮食稳定增产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提出,粮食增产是“十一五”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事关全局的重大目标。既要着眼于粮食产量的稳定增加,更要着眼于粮食品种改善、品质提高、结构优化,力争“十一五”期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5000亿公斤水平。杜青林表示,农业增效是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千方百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和综合效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他还表示,农民增收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农村经济的…  相似文献   

12.
信息瞭望     
《农业发展与金融》2013,(1):105-106
政策风标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13年农业农村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日前在北京举行,重点研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全面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积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机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在"收入倍增"中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会议提出,2013年要扎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继续抓好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农业步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形势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大增强,农村经济趋于全面协调发展,农业抗灾能力增强,致使近几年来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连续获得好收成,农民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在新形...  相似文献   

14.
要闻     
正《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六大举措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国务院近日通过《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一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二要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依靠科技创新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安全保障能力。三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电子商务、创意休闲农业等新业态,多渠道促进  相似文献   

15.
《农村工作通讯》2011,(8):64-64
近日,湖北省召开春季农业生产工作会议。会议要求,各地要切实增强抓好春季农业生产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确保完成省委、省政府确定的粮食增产目标,实现粮食总产“八连增”,保证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保持全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要突出抓好春管春播、优质高产创建、“菜篮子工程”、防灾减灾、春耕备耕服务等重点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农村工作通讯》2016,(2):26-27
[编者的话]“十三五”的农业农村发展,怎么办?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定了策、出了谋。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时期农业农村工作,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强烈的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切实拉长农业这条“四化同步”的短腿、补齐农村这块全面小康的短板。全国农业工作会议提出:“十三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要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坚持“一条主线”,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突出“一个中心”,就是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努力实现“六个全面提升”,即全面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的引领水平、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效益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这些将成为我们各级农业部门今后一个时期抓好农业农村工作重要指引。从本期(2016年第2期)起,本刊陆续推出“学习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科学谋划十三五农业农村发展”系列谈,请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以及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向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搞活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流通问题。下面,仅就这一问题发表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韩玉 《农金纵横》2004,(3):18-20
为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增长和农村社会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今年初,中共中央以“一号文件”形式出台了《中央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了解决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贯彻落实中央文件  相似文献   

19.
农业市场化面临六重制约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标志着农业市场化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生产商品化、经营市场化,全面放开农产品价格、经营和市场,已逐步成为现实。但放开市场并不等于农业发展和效益提高,市场化的进程是一个长期的...  相似文献   

20.
声音     
<正>"十三五"是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农业高点强攻、高位护盘的关键期,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阵痛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爬坡期,是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攻坚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深化期。"十三五"推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要突出"一个目标",就是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一条主线",就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六个全面提升",即:全面提升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水平、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农民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