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最近,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禁止部分日本食品农产品进口。质检总局表示,日本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已对当地食品农产品造成严重污染,日本政府已从多个地区的有关食品农产品中检出放射性物质严重超标,并做出禁止流通和禁止食  相似文献   

2.
针对日本明治奶粉被检出放射性物质事件,国家质检总局12月7日表示,我国目前仍禁止日本产奶粉进口。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目前国内部分购物网站上仍能购买到日本原装进口奶粉。  相似文献   

3.
辐照食品     
辐照,一种新的灭菌保鲜技术,粮、蔬、果、肉、调味品、中药等领域均已应用,我国相关食品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然而,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辐照”一词还相当陌生。河南杞县“钻60事件”,把“辐照技术”这个陌生的专业字眼带到了公众面前。随着辐照技术的应用范围浮出水面,人们不禁发问,我们日常食用的哪些食品是经过了辐照的?放射性物质辐照过的东西人吃了安全吗?  相似文献   

4.
吃鱼使人健康聪明科学研究与实践表明,水产品是有益于健康的食品,也是促进智力发展的食品。生活在北极圈的爱斯基摩人因为自古以来长年吃鱼,是世界冠心病率最低的民族。日本人因为喜爱吃鱼而长年大量吃鱼,是世界平均智商最高的民族,日本每十年智商提高7.7%,而西...  相似文献   

5.
距离“3·11”日本大地震已经过去了4个多月,但核辐射扩散引发的影响还是阴魂不散。继蔬菜受到污染之后,近日,日本的牛肉也被检测出存在放射性物质超标的情况。综合当地媒体的最新消息,福岛县和新泻县已经发现存‘辐射牛”销售到日本十几个都、道、府、县。这些受污染的牛肉已经在当地市场上大范围流通了一段时问,甚至部分已经被摆上了人们的餐桌。日本农林水产省决定收购放射性铯超标的午肉,然后进行焚烧处理。  相似文献   

6.
日本人离不开便利店,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遍布大街小巷。食品架上,通常摆着便当、面包、饭团、三明治等保质期只有1—2天的食品,为保证新鲜,店主会在距保质时间几个小时前就丢弃。据悉,日本每天有几十吨食品垃圾产生。  相似文献   

7.
日本的食品控制制度及其最新变化孙杭生日本是个实行严格的食品控制制度的西方国家。日本的食品控制制度建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2年。当时日本对外侵略扩张,对粮食的需求急剧膨胀。为了维持军需和国内大米供应的稳定,日本政府于1942年根据颁布的食品控制...  相似文献   

8.
日本的食品与农林渔业面临着收入减少、农业劳动力严重短缺以及老龄化等严峻问题,加强食品与农林渔业的保障能力和竞争力刻不容缓。 为此,日本根据“日本食品与农林渔业再生所需基本方钳及行动计划”(2011年10月25日食品与农林渔业再生推进本部决定).大力推动农林渔业的复苏和人们对农产品信任的复苏,计划用5年的时间全面提升农林渔业的竞争力,促进区域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膳食品走俏海内外目前,全球食用药膳防病治病、营养健身的人已达5亿多人,药膳罐头、药膳糖果、药膳糕点、药膳饮料等倍受青睐。由于药膳食品市场日趋看好,中国药膳身价倍增,药膳业不仅在国内和港澳地区走红,东南亚、海湾地区和许多西方国家也趋之若骛;日本、...  相似文献   

10.
凡到过日本的外国人,几乎都会惊讶当地食品价格的昂贵。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报告,东京食品价格比世界其他主要城市高出25%-100%。在日本,“吃”的开支是每个普通家庭必须精打细算的日常支出。  相似文献   

11.
1 日本人食品消费形态的变化高级化 东京都地区的调查结果表明 ,人们在购买食品时的选择顺序 :1品种或品牌名称 ;2口味 ;3价格。另一个以家庭主妇为对象的调查结果表明 ,她们购买大米时的选择顺序 :1口味 ;2价格 ;3品种。两个调查结果都显示出价格并不是日本人购买食品的首要条件 ,并反映出日本消费者的生活水平和对食生活的讲究。日本市场上食品丰富 ,同种食品按产地、品牌与生产方式的不同严格分等级 ,差价悬殊。如 ,日本市场上销售的近百种大米 ,价格相差 1~ 3倍甚至更多 ,日本最著名的新县鱼沼产品牌“越光 KOSIHIKARI”大米市…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一些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导致有些人对国内传统食品不信任,他们逐渐把眼光投向进口食品。"进口食品"一词在很多消费者心目中不但是品质生活的象征,更是食品安全的保证。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洋食品"也暗藏猫腻。今年央视3·15晚会曝光,日本核辐射食品流入国内。深圳市食药监管稽查部门发现,国内涉嫌销售日本核污染食品的网上商家初步统计已达13000多家。  相似文献   

13.
日本"肯定列表制度"知识问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5月,日本修订了《食品卫生法》。依据新修订的《食品卫生法》,日本将于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食品中农业化学品(农药、兽药及饲料添加剂等)残留“肯定列表制度”,并执行新的残留限量标准。与日本现行标准相比,新标准对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限量的要求更加全面、系统和严格。  相似文献   

14.
近日,日本食品供需研究中心发表了针对240个食品制造企业进行的7月份食品产业动态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15.
1大米 大米历来是日本人的主食。但是,随着消费者饮食呈现多样化.大米消费逐年减少。人均大米年消费量1962年为118.3公斤.2005年下降至仅61公斤。2005年.日本家庭食品支出中只有3.9%用于购买大米,而1985年则为8.5%。  相似文献   

16.
<正>凡是到过日本的外国人,几乎都会惊讶当地食品价格的昂贵。据世界贸易组织报告,东京食品价格比世界其他主要城市高出25%~100%。在日本,用于"吃"的开支在每个普通家庭中都是必须精打细算的事情。然而,尽管日本国产农产品价格普遍高于进口产品,在日本人的心目中,本国农产品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这与日本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分不开。本文主要讲述日本打造"品牌农业"的理念、途径和方法,希望能给中国的农产品品牌化事业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7.
日本早在1948年就颁布了《食品卫生法》。虽然不是最早实行食品法的国家,但日本十分注重对相关法律的完善与补充,使制度更具针对性与可操作性,防止出现监管真空地带。据不完全统计,自1995年起,日本先后对《食品卫生法》进行了10多次修改。同时,横向来看,日本与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也不断扩充,目前直接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法律己有20多部,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领域。  相似文献   

18.
如今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产品升级换代越来越快。消费者追求新颖、时尚、个性化,产品开发商竭力迎合人们这种喜新厌旧的心理,绞尽脑汁开发新产品。如果我们换个角度看总问题:新产品固然市场大,卖点多,但老产品也并全无是处,只要根据市场的新特点和用户的新要求不失时机地作一些改造,老产品同样也会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为企业创造出新效益。这种现象被人称为“枯树嫁接新芽”。以豆腐为例,这本是中国古老的食品,营养丰富、价格低廉、美味可口。在它的出生地中国,几百年甚至上千年,豆腐始终就那么个模样。传入日本后,却被日本人加以创新,并成功地打入了美国及欧洲市场调查中,有35%的美国人认为它是“最令人厌恶的食品”和“最无法下咽的食品”。精明的日本人针对美国人的  相似文献   

19.
随着食品科技的发展,强化食品在许多国家均已成为食品中的一个大类,有的国家在法令上规定必须进行食品强化。日本于1949年设立了关于强化食品研究机构,1952年在法律上制定了食品的强化标准。十九世纪末,由于精米工业的发展,日本人的主食逐步倾向于以精白米为主,引起维生素B1、B2、A及铸等重要营养的缺乏.特别是脚气病,在日本曾猖抓一时。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日本政府规定在面粉中添加维生素B1,豆浆中添加维#素BZ,豆浆、面粉、糖果等食品中添加钙。现在主要强化粮食食品有大米、面粉及其制品。大米中主要强化维生素B1,还添加微…  相似文献   

20.
据报道,日本“食品农业农村政策推进本部”近日制定了旨在提高日本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的“21世纪新农政2006”,计划到2009年日本农产品出口能够翻番达到6000亿日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