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当前我国粮食生产、流通和调控中出现的隐忧,有关专家和基层农业干部认为,应从加强粮食信息权威发布、抑制市场炒作行为,理顺现有调控体系、畅通粮食产销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形成农业补贴"拳头"效应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2.
农业结构调整时期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储备的若干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充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前提,农业结构调整又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创造了条件。在农业结构调整时期,必须加强粮食生产能力储备与保护,以便在农业遇到自然灾害或国际社会动荡时,能够通过具体生产过程的组织、运筹与调控,使储备的生产能力转化为粮食产量,确保我国的食物安全,这是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以粮食生产能力储备的内涵开始,论述了进行这种储备的理由和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中国资源制约型农业:长期困境与基本农业战略革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年代农村实行土地承包制的初期 ,我国农业及粮食生产一度发展较快。但从 80年代中期开始 ,农业生产效益低的问题就开始明显困扰我国的农业发展 ,尤其是困扰粮食生产。 80年代末 ,似乎只是”一夜”之间 ,人们忽然发现我国”南粮北调”的传统格局已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北粮南调”。这主要是南方首先调整了农业生产结构 ,减少了粮食播种面积。随后调整浪潮也波及到北方。而且全国很多地区出现了前所未闻的粮田抛荒现象。 1 994年 ,国内粮食出现短缺。粮价飞涨。为扭转粮食生产颓势 ,政府采取了省长负责制等有力措施 ,约束农业生产结构调…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与粮食生产的微观经济效益分析山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综合考察研究所张宝林史清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我国的农业及其粮食的增长与发展。如何诱导农户增加农业及粮食生产投入,关键在于农业及粮食生产经济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日前在哈尔滨主持召开东北三省农业和粮食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尽快落实中央对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的支持政策,扎扎实实地抓好农业和粮食生产,千方百计增加粮食生产和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粮食部门是农业的基础部门,粮食生产与流通的基础在农村,粮食收购的主要对象是农民,粮食流通的重要任务就是服务于农业、服务于农村、服务于农民。因此,粮食流通工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相连。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方式、政府对社会粮食流通活动的管理体制、农业保护制度等方面的深刻改革,客观上要求粮食流通工作的任务、目标、内容以及工作和思维方式都要尽快适应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7.
2000年四川粮食总量平衡问题研究报告四川粮油集团信息部四川省粮食局政策体改法规处四川省统计局农调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迅猛发展,粮食生产与消费已经达到或接近低水平的平衡、但是由于人口增长,耕地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压力越来越...  相似文献   

8.
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持续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广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陈宏霞如何处理好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与持续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关系?这是关系到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关系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大问题。广东省在过去几年发展“两高一优”农业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民以食为天”。古往今来,人们始终把粮食问题看作生死悠关的大问题。党中央、国务院对农业尤其是对粮食生产极为重视,把它做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并强调指出:“我国是一个大国,有十几亿人口,这样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在经济的任何阶段,都不能削弱,而只能加强。”江泽民同志指出:“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始终保持粮食的稳定增长。”黑龙江省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首位,把粮食生产当作农村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使黑龙江省的粮食生产在年连持续增长的同时,1996年粮食生产突破了300亿公斤的大关,夺大灾之年的大丰收,成为全国第一的商品粮大省,粮食生产形势令人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0.
法国的粮食生产和流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国土面积54.9万km~2,耕地面积2800hm~2,上世纪90年代初的人口为5 620万,农业人口不到300万,约占5%;农业劳动力130万,约占总从业人口的5.5%,占农业人口的40%。法国许多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生产和出口均居欧洲首位,被誉为“欧洲的粮仓”。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法国粮食总产量稳定在5900万t左右,人均粮食约1.05 t,1993年根据欧共体的要求,将15%的耕地休耕,粮食总产量降到5560万t,人均不足1t。法国粮食商品率高达80%,是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粮食出口国。法国农业生产以中小型家庭农场为主。  相似文献   

11.
粮食问题,已经成为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拟就沈阳市的粮食生产形势,发展粮食生产的途径和应当采取的措施等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认清形势,增强发展粮食生产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当前,沈阳市的粮食生产的形势基本同全国一样,可以说是既喜又忧。所谓喜,就是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沈阳市的农业有了极大地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连续几年获得了好收成。1983年粮食开始自给,1984年粮豆总产量实现23亿多公斤,创历史的最高水平。由于粮食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农村的百业兴旺。到1987年,沈阳市的猪肉自给率达到50%以上,其他副食品也基本上实现了自给。全市每100个农业人口供养活185个城市人口。这无论在全省还是全国都是比较突出的。所谓忧,就是自1985年以来,沈阳市粮食生产一直处于缓慢发展状态,发展后劲明显不足,这是其一;其二,对粮食的需求量不断增大,农业负荷日益加重,供求矛盾日益尖锐,形势十分严峻。这主要表现在:一是目前粮食的自给水平较低,回  相似文献   

12.
[目的]基于江西省20个粮食主产县的408份有效农户调查数据,实证研究老龄甚至高龄农业劳动力是否会影响粮食生产效率。如果会,机耕、机收等农业生产性服务对农业劳动力老龄化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方法]运用Stata 14软件,引入机耕、机收服务两个调节变量,区分老龄和高龄农业劳动力进行了计量实证分析。[结果]老龄农业劳动力暂时并没有显著影响粮食生产效率,而高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生产效率表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如果粮食生产过程中能得到机耕、机收等农业生产性服务,都可以显著降低高龄农业劳动力对粮食生产效率的负向影响。[结论]为了缓解高龄农业劳动力给粮食生产效率带来的负向效应,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同时,应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受不同区域气候与地质条件的影响,各个地区形成了不同的粮食生产区域。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我国农业耕地数量逐渐缩减,各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面临较大压力。粮食生产作为国计民生的根本,对国家的发展与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需要加强对当前国内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制定相应的策略,在保证经济发展与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基础上,提升国家粮食生产总体产量,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王元胜 《农业经济》1998,(11):37-37
众所周知,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粮食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又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个地区粮食生产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该地区国民经济其‘已部门的发展。目前,大连市粮食生产与国民经济的发民存在的突出矛盾已粮食产量满足不厂国民经济日益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是摆在大连市各级政府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大连市粮食生产现状1997年,大连市耕地面积为423万亩,当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451万亩.亩产248公斤.总产量112万吨。1980年,大连fff粮食播种面积为493万亩,亩产299公斤,总产达147万吨,是历史上…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将农户、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水平三个层面联结在一起,构建了生产集聚与粮食生产效率不同发展路径的逻辑机理与理论模型,并利用我国1996-2015年31省面板数据,以生产集聚为切入点揭示了农业生产集聚水平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内在决定机制以及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农业生产集聚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地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效率,进而解释了我国粮食产量"十二连增"的"快速性";农业生产集聚通过农户层面的外在规模经济(规模效应)、农业生产层面地方化经济(专业化效应)和经济发展层面共享经济(技术溢出效应)三个层面作用机制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6.
加入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即由于国际市场大宗粮食品种价格普遍低于国内市场,国内市场粮食价格有下降的趋势。在不考虑其他条件变化的情况下,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粮食国内供给将会下降,但是由于中国的粮食生产特点,即粮食生产者数量多、规模小、粮食商品化程度低再加上粮食自身的特点,其用途的多样性,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本文试图从粮食生产波动来源,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来讨论粮食生产波动。一、粮食生产波动来源…  相似文献   

17.
刘玉清 《农业经济》1989,(3):20-21,17
近几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正陷入一种徘徊状态。1978~1984年,粮食产量从30,477万吨增加到40,731万吨,平均每年增长4.23%。1987年粮食总产量为40,473万吨,比1984年下降了253万吨。很明显,1984年后粮食生产徘徊不前。引起粮食生产徘徊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目前粮食生产出现的迟滞绝非偶然,追根溯源,倾斜式工业化战略是导致粮食生产徘徊的重要原因。倾斜式工业化战略,其实质就是加速农业部门的资源向工业部门转移,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保证工业及城市社会的优先发展。世界发达国家工业化一般是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多美元(1965年价格)开始的,此时农业劳动力份额占60%左右。而我国1952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50多美元,农业劳动力份额高达83.5%,就是说,我国开始实行工业超前发展战略时,人均产值水平很低,农业劳动力份额却很高。要在如此低水平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唯一有效的办法便是提高国民的积累程度,进而保持较高的投资率。而做出这方面牺牲和贡献  相似文献   

18.
<正>农发行作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的直接参与者,必须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立行之本、发展之基,积极探索支持国家粮食安全的新路子。当前,农发行支持国家粮食安全可供选择的路径主要有:一、大力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农业基础设施是粮食生产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农业的基础设施条件很差,许多地区还是上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年久失修,严重影响了粮食生产。因此,农发行要将支持农业综合开发和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客观要求。粮食生产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和主体,实现粮食生产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选择。通过构建粮食生产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评价体系,并对其进行定量分析,探索两者间的协调发展程度、特征与实现对策,进而促进安徽省农业现代化、农业科技创新的健康发展,促进“四化”同步、乡村振兴发展步伐。[方法]文章通过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创新的内在联系和协调发展的一般规律,从投入产出角度构建粮食生产现代化和科技创新的协调发展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实证研究2011—2017年安徽省16个地市的互动效应和协调状况。[结果]从总体效应来看,安徽省粮食生产现代化和科技创新呈现良好的协调关系,地市间协调水平差异较大,但是总体呈现上升趋势; 从具体效应来看,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效力更优,但是皖中地区粮食生产现代化促进效力显著。[结论]推动粮食生产现代化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安徽省需要健全协调发展体系、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注重地区发展差异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为两者协调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20.
提升农业生产和粮食产能,是黑龙江省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点课题。本文结合黑龙江垦区的实践经验,提出积极运用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和粮食产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