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民工荒”现象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人口大国,拥有巨大的劳动力的市场,在近三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贡献了伟大的能量。改革开放硕果累累,"民工潮"亦浩浩荡荡,令世人羡慕。可是随着近几年民工短缺现象的出现,即所谓"民工荒","无限劳动力供给"优势受到了很大质疑,更有人提出了"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出现"的论断。"刘易斯拐点"真的出现了吗?引发"民工荒"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理性地看待"民工荒"现象?本文拟就此作一些相关的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发生在我国东南各省的“民工荒”现象给“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假说”带来巨大冲击,对此现象的各种解释纷呈出现,文章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出发,分析“民工荒”现象的根源,指出“民工荒”现象的本质是我国处于国际分工体系和国际价值链低端的体现,反映了“飞地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是西方发达国家利用我国廉价劳动力,赚取高额利润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结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增长30年以来的第一次劳动力短缺,出现于2004年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民工荒".在那以后,这一现象不仪没有消失或缓解,反而蔓延到中的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4.
今年两会的主题“建设和谐社会”,如果实现这一目标,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农民问题。民工荒现象引出的民工的待遇问题,让我们有了重新审视民工价值和社会贫富差距的机会。将民工短缺问题同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联系起来看,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中,国内投资大涨,推动劳动力需求量的骤然增加。但是,受到计划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束缚,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当宏观经济出现波动影响到劳动力需求量的变化时,劳动力市场无法及时、准确地传递这种信息,导致了民工荒现象。本文将从我国社会经济制度角度,分析民工荒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5.
崔艳艳  杨秉鹭 《中国外资》2012,(24):317-318
2004年春季,我国以东莞为代表的东南沿海地区突然出现了"民工荒"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民工荒"的势头并没有减弱。到2005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荒"再度成为关注的焦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农村剩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农业大国来说,发生"民工荒"似乎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因此,"民工荒"的出现就很快引起国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也成为经济学界讨论和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民工荒等问题.民工荒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劳动力供给出现短缺,学术界看待中国刘易斯拐点存在争议,我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来到中国并持续一段时间,针对刘易斯拐点到来以后劳动力不足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从国情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针对个别学者由"民工荒"问题推论中国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笔者利用1990-2011年农业发展等经济数据,对中国是否出现"刘易斯拐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仍存在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仍是未来农村劳动力配置的长期趋势,现阶段并未出现"刘易斯拐点";接着,笔者深入探讨了造成"民工荒"问题的直接与根本原因;最后,从国家,企业和居民三方面对解决"民工荒"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个别学者由“民工荒”问题推论中国已经出现“刘易斯拐点”,笔者利用1990-2011年农业发展等经济数据,对中国是否出现“刘易斯拐点”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农业仍存在数量可观的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流动仍是未来农村劳动力配置的长期趋势,现阶段并未出现“刘易斯拐点”;接着,笔者深入探讨了造成“民工荒”问题的直接与根本原因;最后,从国家,企业和居民三方面对解决“民工荒”问题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人口红利即将枯竭,中国何以面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中国社科院发布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认为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拐点将在“十一五“期间出现,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在2009年。从2004年开始,随着“民工荒“的出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我国劳  相似文献   

10.
许波 《云南金融》2011,(2):45-45
近年来,在中国隐然成型的"民工荒"2011年更是提早来临。"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东南沿海地区的许多制造业中心普遍面临用工短缺的问题。分析人士指出,随着中国经济和人口结构发生巨大变化,"民工荒"、"招工难"将常态化,并将从沿海向中西部扩散。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近年来我国"积极的"货币政策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认为"积极的"货币政策在向实体经济传导过程中出现了货币"渗漏",大量货币不是有效地作用于生产、流通和消费等实体经济环节,而是"渗漏"到资本市场"漏斗"和银行体系"黑洞",产生了削弱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漏斗"效应和"黑洞"效应.它们构成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反制力量,使持续5年多的"积极的"货币政策未能有效地推动经济增长.为改善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就必须针对货币政策传导的"漏斗"效应与"黑洞"效应采取有效措施,从而逐步抑制货币供给"渗漏".  相似文献   

12.
岁末年初,一般是各种年会、饭局、团拜安排较为密集的时间,而在这些活动之中,酒桌文化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今年,由于疫情影响,很多地方提出了减少乃至取消各种聚餐聚会活动的要求,"打工人"们喝酒的压力想必会减少很多,这也给了我们一个反思酒桌文化的机会。中国的酒桌文化可以说源远流长,当今喝酒仍然是商务交流、亲朋聚会的重要活动...  相似文献   

13.
"公地悲剧"及其治理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经济学得出的“公地悲剧”的结论是片面的。需要从博弈论的角度,充分考虑农户间行为的相互约束和牵制。一定的条件下,农户们自觉限制羊的饲养量,是一个内生的博弈规则,它能够自实施,成为人们的共同信念,“公地悲剧”必然不再产生。  相似文献   

14.
The “Dogs of the Dow” (or “Dow Dog”) investment strategy, is a popular investment approach that promises huge abnormal returns for investors in the ten top yielding stocks from the Dow Jones Industrial Average (DJIA). However, periods of evident outperformance are balanced by periods of conspicuous underperformance. When strategy returns are adjusted for taxes and rebalancing costs, Dow Dogs perform in line with the DJIA over the 1961–1998 period. As a result, there is no robust evidence of an average return anomaly tied to Dow Dogs.  相似文献   

15.
《国际融资》2002,(5):21-21
盤谷银行新推出的一项信贷计划,称为"农业发展计划",这项计划着重扶助将新发明技术应用于农产品种植过程的农业项目,1999年,这项计划仍处于研究阶段,中部地区率先试行,2001年年初开始全面开展计划.  相似文献   

16.
马翠莲 《银行家》2002,(1):62-64
经过漫长的争取和等待,中国终于众望所归,在完成了各项法律程序之后,成为世界贸易组织重要的一员. 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上海巴黎国际银行行长蓝何洁明说,中国加入WTO对外资银行和中资银行互有优势和不足,但不进则退.  相似文献   

17.
According to conventional wisdom, the corporate raiders and buyout specialists who flourished in the 1980s were the antithesis of good management. Their goals of realizing quick profits from the acquisition of major companies--frequently through rapid cost-cutting and the breakup of conglomerates--made them the bane of old-school corporate leaders. Long-term management, it seemed, was being sacrificed on the altar of short-term profits. With the abatement of takeovers in recent times, top corporate managers have hailed a return to business-as-usual. But the takeover artists have not, in fact, retreated. Instead, these corporate acquirers, many of whom own large stakes in major industrial companies, are assuming board seats and switching their emphasis to overseeing the companies they control--with an eye toward the long term. In this new role, the takeover experts are not plunderers, nor are they creating quick profit at the expense of companies' long-term health; rather, they are defying expectations and, in a number of important respects, successfully implementing the agenda of the gurus of good management. Setting the pace in this new arena is the most powerful takeover group of the 1980s, the leveraged buyout firm of Kohlberg Kravis Roberts & Company. KKR's partners hold board seats at nine different companies with $1 billion a year or more in sales.(ABSTRACT TRUNCATED AT 250 WORDS)  相似文献   

18.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绝大多数的事情都已经忘记,怎么也记不起来了。但总有那么一些事情深深的嵌在脑海里,经常想起、与人谈起、难以忘怀……那是什么原因让你这样呢?我把这些事情看作人生的关键时刻。  相似文献   

19.
东莞经济、金融的高速、稳定发展,除了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社会环境外,更重要的是东莞地方政府、金融部门长期以来正确处理好银、政、企三方面关系,为经济、金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最终达到“三赢”局面。这就是“东莞现象”的内在奥秘。  相似文献   

20.
资产是评估的对象,有关资产本质的理论也是评估理论的基础,但在我国资产的概念更多的是从会计角度出发的,评估中资产定义也过多地体现了会计的计量性质.本文从资产评估的几个基本问题入手,结合资产评估的前提假设、原则,试图从评估中的资产与其它领域的资产的区别于联系中把握资产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