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已成为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增强城市经济活力,持续推进“体育强市”战略的重要抓手,兼具经济、社会效益的马拉松赛事也因此越跑越“热”。本文收集整理2008年以来中国各地级市举办的马拉松赛事信息,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DID)模型,考察了马拉松赛事对主办城市经济增长的“强市”作用。实证结果显示:马拉松赛事显著促进了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且赛事累计举办年份越长、举办场数越多,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越为明显。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2015年马拉松审批制度实行“放管服”松绑改革之后,马拉松赛事对主办城市经济增长的“强市”作用明显增强;马拉松赛事对主办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对东部和中部地区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西部和东北地区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效应较小乃至为负,出现了“赛事诅咒”效应;与常规马拉松相比,特色马拉松赛事更能促进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马拉松赛事通过引致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旅游经济以及擦亮城市品牌等渠道,显著“跑热”了城市经济。最后,本文还就如何完善大型赛事管理,提升赛事的经济增长效应,避免盲目跟风“马拉松热”,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潘春阳  廖捷 《财经研究》2021,47(2):124-138
"稳外资"已经成为当前政府经济工作的一大重点,而积极有为的地方政府对于吸引FDI具有重要意义,但政府是否积极有为难以在短期内被外来投资者全面观察和准确识别到.为此,文章将举办马拉松赛事视为地方政府向外界传递"有为政府"形象的信号机制和竞争FDI的手段,并基于2009–2018年中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探索了城市马拉松赛事对于吸引FDI的影响.研究发现:(1)举办马拉松赛事显著促进了FDI的流入,平均而言,城市每举办一场全程马拉松赛事能够使FDI相应增加约16%;(2)举办马拉松赛事的"引资效应"在市场规模较大、政府财力较雄厚的举办城市更为明显.文章不但拓展了我们对于地方政府竞争策略以及FDI流入决定因素的理解,而且也启发城市政府应在市场发展和财力保障的基础上,积极建设成"有为政府",通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以吸引外资流入,从而促进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为例,量化评估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对当地经济的影响.作者利用2009年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通过因果分析方法中的虚拟事实(counterfactual)对举办马拉松比赛的机会成本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在赛事举办期间,厦门经济得到了正向的刺激.这和利用调查问卷方式估算的厦门举办马拉松期间经济活动产生的直接经...  相似文献   

4.
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天津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优势、劣势、机会和挑战进行分析后,提出天津市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的战略选择:适时申办亚运会,全面提升城市形象;积极引进重大商业赛事,拉动经济增长;以体育赛事营销城市,办好特色品牌赛事。  相似文献   

5.
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由中国田径协会、河南省体育局、郑州市人民政府、开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是河南省唯一常设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也是目前中西部地区规模最大的全程马拉松赛事,赛事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对河南省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体育文化、体育经济、服务行业等。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现有58个县和县级市,其中县级市14个。虽然改革开放以来,县域经济发展还是比较快的,整体县域经济发展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但有2/3的县(市)工业化水平尚未达到县域平均发展水平;主要是一些沿海的强县超常规的发展掩盖了欠发达县(市)经济落后的实际情况。特别是与周边的浙江、广东以及江苏、山东等省份相比则有较大差距。除少数城市郊区县和沿海富裕县外,大多数县(市)都是工业小县、财政穷县,有的还是农业弱县,县(市)发展很不平衡。如何正确看待欠发达县(市)党政主要领导的政绩,对于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取2007-2019年中国大陆县域数据,以撤县设区改革为切入点,借助计量模型探讨行政区划调整对县域绿色低碳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地方政府行为(经济增长目标约束、地方政府官员变更和县域环保部门执法)在其中表现的作用。研究发现,整体来看,撤县设区改革显著增加县域碳排放量,致使其上升约0.202个单位。被撤并县域基础设施建设(县域公路密度规模和区域绿色植被覆盖程度减少)、工业转移集聚(污染转移准入与专业化集聚滞后)与政府财政失衡是导致其碳排放增长的重要机制路径。政府经济目标增长硬约束、市(县)长更替和县级环保部门执法监督弱化均能够显著负向影响被撤并县域的绿色低碳质量。研究建议,政府应该注重提升被撤并县域绿色低碳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法(DID)考察了“撤县设区”政策对撤并县域创业活动的影响。研究发现“撤县设区”政策可以显著提高撤并县域的创业活跃度和创业规模。本文从劳动力要素和土地要素使用的视角,解释了“撤县设区”政策影响地区创业活动的机制,发现“撤县设区”政策显著提高了撤并县域的劳动力流入,降低了农业用地使用面积;本文还发现“撤县设区”政策对创业活动的促进效应在公司制企业和第二、第三产业中更强;在调节效应方面,本文发现当撤并县域所在地级市的基础设施水平越高、营商环境越好时,“撤县设区”政策对撤并县域创业活跃度的正向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9.
阴长霖 《发展研究》2005,(12):10-11
一、泉州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按照县域经济的概念,泉州的县域由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惠安县、安溪县、永春县、德化县等七县(市)组成,各县(市)均有其主导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同时,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市场机制较成熟且外向化程度高的县域经济格局,这种发展格局使得泉州市县域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综合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0.
建设国家创新型县(市)是我国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选取全国50个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法,对2017-2019年创新型县(市)的科技创新效率进行静态与动态分析,并利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17-2019年我国县域科技创新效率整体表现较好,从各项指标看,创新型县(市)的综合技术效率、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说明3年来国家创新型县(市)科技创新态势持续向好;创新平台、创新主体、教育经费、创新政策均与县域科技创新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但经济发展水平对创新型县(市)科技创新效率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成功的物流运作是大型体育赛事举办成功的强有力的支持,大型体育赛事的配送涉及到供应商、物流中心、场馆等,系统的分析赛事的物流配送工作,建立总体配送计划.本文只是提出这个课题并做了一些初步的研究工作,希望能有助于这个具有较大经济意义和实用价值的较新的研究课题最终能成为有实用价值的系统模型。  相似文献   

12.
孙希芳  王晨晨 《财经研究》2022,48(4):154-168
2010年以来,我国农信社改革进入了全面股份制改革阶段,作为我国县域金融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一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一个有待探讨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文章利用历年收集的全国金融机构的金融许可证信息来识别全国范围内农信社改制进程,采用1 549个县(市、旗)在2011-2018年期间的数据,基于双重差分模型系统评估了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机制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能够抑制资金供给不足的县域的资金外流,促进县域资本积累和提升县域投资效率。地区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农信社股份制改革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而在东部地区则表现为“脱农离小”和加速县域资金外流。文章的研究拓展了对农信社改革绩效的研究,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农信社改制工作和今后的政策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决策依据,同时对新阶段县域经济的平衡充分发展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3.
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乡镇为纽带、以农村为基础、以县辖行政区为单元的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市、省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运行质量和发展后劲。近年来,保定市各县(市)经济均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河北省内的先进县(市)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2006年,保定市22个县(市)的人均GDP平均值仅为9035元,远低于河北省各县(市、区)人均GDP的平均水平(14278元)。根据“2006年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排名”,保定市22个县(市)在河北省140个县(市)中经济排位进入前50名的只有涿州、高碑店和定州3个县(市),排在100位以后的有10个县(市)。保定市排位最前的涿州为27位,最后的唐县为135位。排名结果说明,就整体而言,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还比较滞后。因此,推进保定市县域经济发展已成为十分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王娜 《经济师》2023,(1):127-129
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文章以山西省为例,探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系,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程,并选取了反映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一系列指标,通过因子分析降维和系统聚类,将91个县(市)分成4类,最后提出了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举措。  相似文献   

15.
二元经济结构是发展中国家所特有的一种经济现象,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二元特征尤为明显。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但是由于衡量指标的限制,很少有学者对其进行计量模型分析。以浙江省县域经济为研究对象,探讨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采用经济计量学的分析框架,利用浙江省58个县(市)2011年的横截面数据回归分析了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县域经济的增长与二元对比系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城乡居民收入比之间虽不明显但存在负相关关系,二者综合表明二元经济结构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较显著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阶段,县域经济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县域经济(包括县级市)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运行的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单元。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获得了长足进展,县域经济也不例外。经历了20年来的发展,目前多数的县(市)已经摆脱了仅仅依靠农业来推动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而随着乡镇企业的崛起,非农产业已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增长最快的部分。不论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加,还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都日益依赖于非农产业的发展。20年来的改革开放经验证明,县域经济的改革和发展能够对整体国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2013,(9)
大型体育赛事在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转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上海网球大师杯赛为例,该赛事不仅对当地总体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影响,并且促进了当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云南106个县为例,对地方财政分权如何影响县域经济增长及其传导机制进行实证考察。研究发现:地方财政分权与县域经济增长呈现出显著的倒"U"形关系,地方财政分权主要通过影响财政支出行为进而影响县域经济增长;以上级补助为主的财政支出分权对经济增长存在负向影响,以上解支出为主的财政收入分权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影响,这种影响作用主要取决于经济环境所决定的财政支出行为。进一步挖掘发现,地方财政分权影响县域经济增长传导过程中的财政支出行为存在明显的经济行为依赖和地区特征依赖,其中:前者表现为投资和消费增加以及城镇化推进,有助于激励地方政府改变财政支出行为,提升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增长的财政努力;后者表现为越是重点发展或富裕地区,越有利于财政分权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作用的改善,但针对民族、边境等特殊地区却不然。最后,文章提出了强化地方财政分权对县域经济增长引导和激励作用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皖江城市带为例,从规模、质量、潜力3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度2000~2012年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值;并通过ESDA模型揭示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2年县域经济发展综合值增幅达到32.29%,变异系数CV上升说明县域经济发展差异日趋显著;县域经济全局上呈现出空间自相关性,表现出集聚型发展模式;局部上热点区主要分布在芜湖、合肥的县(市),而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池州、安庆的县(市),且分异格局相对稳定。并从重组城镇空间结构、调整城市产业格局、完善区域基础设施3个方面提出皖江城市带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整合建议。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20,(1)
西安将体育赛事与当地旅游业结合,不仅能够提高赛事与城市知名度,还能够提高商家与企业的关注度。但承办体育赛事不能一蹴而就,要想发挥对体育旅游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优势,并能够形成长期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动力来源,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政府引导与企业参与、群众支持与旅游业人才培养以及做好实践经验总结,同时借鉴其他城市优秀的赛事经济和旅游管理经验,并根据西安城市特点,实现多方共赢的办赛模式,推动西安体育旅游产业经济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