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选取吉林省九个地级市2009—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以抵御恢复力、调整适应力、创新转型力融为一体的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经济韧性测度后发现:从静态角度看,吉林省九个地级市经济韧性差异较大,呈现空间分布非均衡特征;从动态角度看,2009—2012年九个地级市经济韧性稳定提升,2012—2018年九个地级市经济韧性保持稳定。采用因子探测器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地区生产总值、公路网密度、一般预算收入和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对经济韧性值影响较大。本文可为吉林省经济发展提供一定思路,其研究结论可以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现阶段,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冲击都对中国的对外贸易出口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如何提高我国出口贸易韧性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中国2009-2019年出口贸易数据为样本,基于路径突破视角,研究出口贸易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出口贸易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贸易政策、贸易方式、产业结构和外商投资等4种因素。根据研究结果,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葛璇 《中国商论》2023,(24):56-62
本文基于理论分析提出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存在直接影响、间接影响及非线性影响假设,利用2008—2020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该结论经过内生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数字经济主要通过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增强政府干预程度两条路径间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存在非线性影响,且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干预程度能够强化这一效果;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提升效果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因此,本文提出加快推动城市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发挥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干预程度的间接驱动作用、制定差异化城市经济韧性发展规划等相关策略,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县域是连接乡村与城市的重要纽带,是拉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中转站。通过测度2014—2020年我国2 074个县以及296个城市的经济韧性发现,城市经济韧性整体高于县域经济,当受到外部冲击后,县域经济韧性逆势上升;在产业方面,第三产业韧性高于第二产业,受到外部冲击后,第一产业韧性逆势上升,第二产业韧性波动较小,第三产业韧性下降明显;在区域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县域经济韧性较强,东部地区的城市经济韧性较强。此外,通过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发现,经济增长和经济稳定对经济韧性均有显著的边际贡献,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活力,经济稳定为降低韧性波动提供有益支撑。2020年受新冠疫情冲击,县域的经济增长对韧性的边际贡献有所下降,经济稳定对韧性的边际贡献显著提升;对县域而言,第三产业、东部地区、外围城市的经济增长显著,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稳定显著。为实现县域经济韧性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要充分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提高县域经济韧性,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要注重经济韧性的产业和区域差异,协调产业间及区域间经济发展协作关系;既要充分发挥增长对经济的带动作用,也要发挥经济稳定对降低经济波动作用,实...  相似文献   

5.
发展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有效增强农业经济韧性。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发展通过农村产业高级化,强化农业经济韧性;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作用,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农业经济韧性发展程度的影响。基于此,应围绕加强数字化基础建设、推动农村产业转型、消弭数字鸿沟等方面,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经济韧性的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城市的经济韧性及由来:产业结构多样化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圆  张林玲 《财贸经济》2019,40(7):110-126
面对诸多来自内外部环境的不利因素,中国经济的"韧性"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开创性地将经济韧性引入对中国现实情况的实证研究中,在反事实实验的框架下运用GMM-SL-SAR-RE模型分期测度230个城市的经济韧性,同时构建涵盖工业与服务业44个大类的产业结构多样化指标和产业结构调整指标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差异性进行解释。研究结论显示,面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中国各城市间的经济韧性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拥有多样化产业结构的大城市更能抵御风险。更为重要的是,当经济进入恢复调整期后,越多样化的城市就越具有调整能力,这些城市通过发展"新经济",激励新一轮更高效的生产活动,从而获得长久和坚实的经济韧性。由此可见,多样化的产业结构不仅有助于城市抵御外部冲击,而且能够为冲击后的适应性结构调整提供更大的空间,是中国城市经济韧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7.
陶怡 《商场现代化》2023,(24):135-137
我国经济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这一过程中涌现了一系列挑战和机遇。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我国经济增长转型升级所面临的问题,包括结构调整不平衡、创新驱动不足、金融风险隐患、农村发展不平衡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加强创新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监管防风险、推动乡村振兴等途径,我国可以迎接挑战,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建设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经济密度、Herfindahl指数和地理集中度三方面测度了我国各地区的经济集聚性。首先,基于人均、地均指标子系统所构成的经济密度综合评价模型,运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系数计算2004年-2013年十年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外)的经济密度。其次,通过测度Hifendahl指数和地理集中度指数对经济集聚性进行多角度验证,并对我国各地区经济集聚性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以探讨我国经济的集聚发展趋势。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总体经济聚集度呈现缓慢下降趋势,各地区经济聚集度变化较为平缓,说明我国的经济聚集速度在逐渐降低,经济发展趋于平衡的趋势在加强。经济密度较高的地区其产业的聚集性也相对较高,如北上广、天津以及江浙一带。  相似文献   

9.
郦斌超 《对外经贸》2022,(10):42-46+61
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都是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以2008-2020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为依据,分析了创新投入与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用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两个指标的中介作用,还对不同地区进行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创新投入始终是主要驱动因素,高级化在产业结构升级中占据主导地位,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显著差异。基于结论,从提高创新投入水平、推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制定适宜产业政策等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是国民经济稳健循环的基础,亦是保障经济社会长期稳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省份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影响产业链韧性水平的效果、作用机制、异质性表现及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产业链韧性水平,并且,这种影响随着数字经济水平的提升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特征;数字经济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具有非对称性,对东部和西部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弱地区产业链韧性的提升更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人力资本和技术创新效应两条路径间接影响产业链韧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增长率只有7.3%,引发了多方关注。本文简论了中国经济的韧性,阐述了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在于韧性经济,说明韧性经济的实质是促使政策和体制做出适应性改革和改变,最后分析了政府和市场形成良性的互动来实现创造性新增长,得出韧性经济是确保中国经济良性和可持续发展这个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经济增长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D生产函数在传统的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两个制度因素,建立了贵州省经济增长的因素模型。通过Eviews3.0作出的贵州省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了贵州省的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是资本的投入,其次是劳动力的投入,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显著的结论,并提出了几点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采用C-D生产函数在传统的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因素的基础上,增加了市场化和产业结构两个制度因素,建立了贵州省经济增长的因素模型。通过Eviews3.0作出的贵州省经济增长模型说明了贵州省的经济增长主要动力是资本的投入,其次是劳动力的投入,制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显著的结论,并提出了几点科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迪  温利华 《商业时代》2021,(13):189-192
经济韧性能够解释困境下的适应性发展与恢复,衡量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态势.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以及数字化经济的环境下,本文在回顾概念背景后,提出了结合双循环情境、数字化转型要求,以及经济适应性韧性的分析框架.文章进一步理清了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如何促进我国数字化转型,并基于三阶段分析法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15.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顺应世界发展大潮流的必然选择,应把碳排放作为重要的指标纳入到国家发展战略体系中。本文考虑到不同区域的异质性,采用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深入研究了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认为影响我国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产出规模、产业结构以及能源消费结构,而清洁技术水平是低效率的,没有发挥碳减排效应。同时,不同区域中影响碳减排因素的效果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显得尤为重要。基于2006—2019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及空间杜宾模型,探究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财政分权能够显著增强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科技创新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上述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空间杜宾效应分析表明,财政分权可通过空间溢出效应作用于邻近城市贸易经济韧性。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财政分权对城市贸易经济韧性的促进作用存在区位和贸易经济韧性水平差异,在中西部地区及贸易经济韧性水平较低的城市中其作用效果越强。  相似文献   

17.
面临内外部环境双重压力,建设具有韧性的区域经济体系,对我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测度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韧性,采用shift-share方法将其进一步分解为产业结构偏离分量和区域竞争力偏离分量,并通过三次产业分解分析经济韧性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1997-2022年我国区域经济韧性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在不同时期区域经济韧性表现差异明显;在经济冲击中,产业的竞争力对提高区域经济韧性发挥主要作用;由于发展阶段和冲击类型的差异,不同时期各产业竞争力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不同。基于此,应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从而提升我国区域经济韧性。  相似文献   

18.
朱亚 《消费导刊》2014,(6):236-236
国外对于学业韧性的研究已近20年,我国对于学业韧性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目前国内对于学业韧性的研究较少,通过文献分析法只发现七篇文章。学生在经历了学业困境之后通过学业韧性调节学习状态和学业成绩,那么对于学业韧性作用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学业韧性的作用机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9.
我国各省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具有显著的不平衡性差和阶段差异性。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结构负责多样,经济活力强劲,这些地区在人均GDP,第三产业活力上也相对其它地区具有明显优势。一个地区经济结构的现代化水平程度往往代表着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和经济地位,它对于经济福利,国内经济平衡和国际经济地位变化都具有标志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省域人力资本投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29个省市的截面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计算出省域人力资本投资综合指数。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省域人力资本投资不均衡现象突出,省市内部人力资本投资安排失衡。政府应合理布局三大区域的资源配置。各省市则应根据自身特点合理调整人力资本投资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